用《孫子兵法》和《毛主席語錄》來指導自己,美國人柏力正在實踐他獨特的“中國路徑”。
柏力(Mitchell A·Presnick)是“速8(Super8)”、一個全球經濟型連鎖酒店的中國區(qū)董事長和首席運營官。大部分的外企高管,都是從海外派到中國來的,但柏力不同。他從零開始,在中國學習、成長,并把美國的“速8”帶到了中國。
剛認識柏力(Mitchell A·Presnick)的時候,那是1988年,當時他還是一個學生。柏力沒有選擇大多數美國人都過的那種找個好工作,娶妻、生子、養(yǎng)寵物的穩(wěn)定生活,而是來到了中國,在北京大學學習中文。在美國申辦中國留學簽證的時候,他還給中國主管教育的部門寫了一封信,表示希望將來做一個“中美商業(yè)的橋梁”。那一年他才21歲,賣了自己的摩托車來到中國。當他抱定經商念頭的時候,和他一同學習的留學生,大都致力于佛教、哲學,文學、中草藥等領域,柏力那時候就有些另類。
這個“商業(yè)橋梁”的志向,是一個冥冥之中、遙可及的夢想,柏力從輕狂、急躁到瀟灑、篤定,18年的經歷,在中國修煉自己的功夫。
柏力生于一個普通的猶太家庭。他從爺爺和父親身上學到了為人厚道,也從家族的親戚當中看到了商業(yè)成功的榜樣。在他15歲那年的家庭聚會中,就有家人問到他長大的志向是什么?當他還懵懵懂懂的時候,家里人就告誡他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對自己的人生要有設計,做人要有目標。中國改革開放不久,柏力就有親戚訪問過中國的北京和上海,并把所見所聞帶回美國。這可能就是柏力來中國的契機。
柏力說他小的時候從來都沒有做過全A的尖子生。在成績單面前,父母問柏力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他是不是盡了最大的努力,當然,想取悅父母的柏力會說自己對學習是盡心盡力了。但是從孩提時代他就學會了用事實審視自己的內心。有的時候,面對自己沒有努力的內疚感,他會做更多的努力來補償。
柏力從北京大學畢業(yè)以后,在美國航空公司的香港分公司做過短短的一年分析員,就開始了公關顧問的職業(yè)生涯。他服務了很多世界500強的企業(yè),包括寶潔、微軟、英特爾等。這些讓柏力在品牌的建立、推廣、發(fā)展方面變成了一個行家里手。而把建立執(zhí)行百威啤酒進入中國市場的策略,從市場推廣到區(qū)域酒廠的并購,以及百威啤酒的企業(yè)文化對柏力都是一段難忘、珍貴的經歷和記憶。
后來,選擇將全球最大的連鎖酒店之一的“速8”進入中國發(fā)展,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柏力一直致力手找一個優(yōu)秀的美國品牌,帶到中國、依靠國際化的管理,讓中國人享受到一種全球標準化的服務。他走訪了無數個城市研究中國目前的酒店市場,對比不同的品牌。除了縝密的市場分析外、還有柏力對中國文化的諳熟。
在眾多的經濟型酒店的品牌中,柏力選擇了帶“8”的速8。他知道“8”和“發(fā)”的諧音,對生意有一個好兆頭。聊起中國的文化、談及中國的政治家、思想家和主要的著作,柏力滔滔不絕,如數家珍般。《孫子兵法》和《毛主席語錄》里面的很多篇章柏力倒背如流,并用來指導自己的行動 談到“速8”品牌的發(fā)展,柏力告訴我,“在確保質量和品位的前提下,我們堅持農村包圍城市的戰(zhàn)略,支持合作伙伴。”柏力強調樹立品牌不僅是廣告宣傳,根本上是要了解自己的產品服務對象;自己客戶的多樣化特點:如何持續(xù)不斷地為客戶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提高核心價值等等。
柏力認為他的長項是能夠發(fā)掘他人身上的優(yōu)勢,并與優(yōu)秀人才同舞。這些優(yōu)秀人士提高了速8的競爭優(yōu)勢。從采種意義上說,柏力的這個長項也說明了他欣賞別人、包容別人、不自私的個性,柏力坦言他個性成長,是在中國的工作、生活中實踐和磨練出來的,他還說有資格做CEO的人,一定是一個好人,會尊重別人,會考慮別人。
柏力覺得中國的商業(yè)環(huán)境和美國因為文化背景而有差異。柏力也認為、中國的商業(yè)環(huán)境,節(jié)奏速度比美國要快,同時要考慮人文因素,客戶的要求不低于美國甚至高于美國。速8已經涉足18個省。有了“速8”連鎖,柏力希望中國人都能成為“徐霞客”,也希望更多的美國人能來到中國,看到一個真實的迅速發(fā)展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