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Q:我兒子1歲多,最近突然發現他左邊耳后有一個小指甲蓋大小的包,在皮下,不是很硬,摸著也不滾動,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要不要緊?
A:淋巴結的主要功能是產生淋巴細
胞,攔阻或吞噬流經淋巴系統侵襲人體內的細菌,并阻止細菌的蔓延,所以它具有免疫功能,是人體防御細菌感染的屏障。局部淋巴結的腫大,反映了相應部位的組織正發生或發生過炎癥。您兒子的情況有如下幾種可能:
1、耳后淋巴節反應性增生,這和您兒子以前的呼吸道感染有關,常見扁桃體炎,腫大的淋巴結表現為質地略硬,表面光滑,無壓痛,活動度尚可。這是最常見的情況。2、淋巴結炎,后頸部皮膚癤腫等細菌感染,會引起該部位附近的淋巴結腫大,壓痛伴有發熱。3、惡性淋巴瘤和白血病等惡性疾病,除全身淋巴結腫大外,還有發熱、出血、貧血及肝脾腫大等。4、結核性淋巴結炎,一般有肺結核病甚至結核性腦膜炎史,呈慢性過程,腫大的淋巴結互相粘連而成團塊狀。5、外耳道炎癥,還表現外耳道流膿,聽力減退。從您的表述看,您兒子是淋巴節反應性增生,應當沒有什么關系,實在不放心也可以去醫院看看。
Q:兒子每天在上睡覺醒來就會有很多眼屎,睫毛上全都粘滿了,有時候哭起來,也會有軟軟黃黃的眼屎流出來,其他時候就還好。是因為內火旺嗎?不知道需不需要給他用點藥?
A:我個人認為不是內火旺的原因,而可能是:1、淚囊炎,這是由于細菌入侵到淚囊,在淚囊中繁殖形成炎癥進而化膿,膿性物填滿整個淚囊,無法往下排泄,只有沿著淚囊、淚小管向上排到眼睛里。如果不及早治療,有可能并發角膜炎,進而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2、結膜炎,結膜組織在外界和機體自身因素的作用下而發生的炎性反應的統稱。結膜容易受到周圍環境中感染性(如細菌、病毒及衣原體等)和非感染性因素(外傷、化學物質及物理因素等)的刺激,結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結膜濾泡形成。感染性結膜炎應選用廣譜抗生素眼液或抗病毒眼液;過敏因素導致的結膜炎可選用抗過敏眼藥或非甾體抗炎藥。
Q:我兒子經常流鼻血,多數發生在早晨和晚上,有時坐在那就流出來了,幾乎每周流一次鼻血。請問是怎么回事,應怎樣治療?
A:鼻出血又叫鼻衄,在小兒期很常見。鼻出血可單純由鼻部的病變引起,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兩者各占1/2。局部病變的原因有1、外傷輕微的外傷如用力挖、擤鼻子,損傷了鼻黏膜豐富的血管而導致鼻出血。 2、炎癥鼻腔局部的炎癥,如急慢性鼻炎、鼻竇炎,或者鼻中隔偏曲,也會使鼻黏膜血管擴張或潰爛而致鼻出血。3、腫瘤鼻腔、鼻竇和鼻咽部的腫瘤,出現潰瘍、組織壞死及繼發感染,都會表現鼻出血。4、氣候因素:氣候干燥,鼻黏膜干燥結痂,可致鼻出血。全身因素有1、急性感染: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體炎、肺炎,或者是猩紅熱、腮腺炎等傳染病,會出現高熱,此時鼻黏膜的血管也會劇烈地充血腫脹,甚至造成毛細血管破裂而出血,這種鼻出血一定伴有高熱。2、血液系統疾病:患血液病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白血病等,鼻出血常常是最早出現的癥狀,孩子表現為莫名其妙地鼻出血,此時需要家長格外注意了。建議您還是帶兒子去醫院做個檢查。
護理
Q:現在天氣比較熱,孩子衣服穿得少,非常容易引起燙傷。萬一發生意外的話家長可進行哪些急救措施?
A:治療燙傷的第一要務就是預防,燙傷一旦發生后,作為家長要保持冷靜,通常可采取三字急救法:一是“沖”,用流動冷水沖洗。二是“脫”要盡快脫離熱源,清除污染物(如粥、菜湯),小心地脫去衣物,以免衣服上的熱度繼續作用于創面,使創面加深:如果是硫酸或生石灰燒傷,應先用軟布擦去,而不能馬上用水沖洗。三是“泡”,在冷水中持續浸泡創面15分鐘左右,至創面疼痛感緩解。當然,上述處理僅為簡單的應急措施,并不適用于面積大、燙傷嚴重的患兒。對于嚴重的燙傷,家長應迅速送往當地醫院,進行急救處理。有些家長會在孩子燙傷處涂上醬油、香油、小蘇打等,然而這些做法有害無益。輕則污染燙傷創面,給以后的治療帶來麻煩,重則引起創面化學燒傷,使創面深度加深。
Q:現在我女兒兩個多月了,我媽媽經常會提醒我抱孩子的時候要多加小心。寶寶到多大的時候脖子才能夠支撐頭部的重量呢?
A:在最初的幾個月里,寶寶的頸部力量增強是孩子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將寶寶俯臥,兩個月前的寶寶可以掙扎著抬頭1-2秒并四處張望。3個月就能抬頭并保持一會兒了。4個月時寶寶就能用肘支撐抬起頭部和胸部,并根據自己的意愿觀察四周了,這時候您就用不著在抱他時總支撐他的頭頸部了。
Q:我兒子早產,33周時就出生了。不知道在給他增添輔食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開始添加的時間是否和其他孩子一樣?
A:早產兒最好是母乳喂養或者給予早產兒配方奶粉。添加輔食的時間和其他足月兒沒有什么不同,不過早產兒一般都有:1、鐵儲存不足,生理性貧血出現早,持續時間久,貧血程度重;2、維生素D和鈣磷儲存少,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最早添加的輔食應是蛋黃。新生兒體內儲存的鐵主要來自母體。足月新生兒體內儲存的鐵是很有限的,僅夠出生后四五個月造血之用。而且產兒從母體得到的鐵質就更少了。足月新生兒可在生后4個月左右在主食中添加蛋黃,早產兒和多胎兒從滿月后就可開始,而鐵劑于兩周后開始補充。早產兒滿1周、最遲兩周后,應添加維生素A、D(即濃縮魚肝油),王要是為了促進鈣的吸收。一般用魚肝油滴劑,每日滴4滴,也可以選用維生素AD混合膠囊。但要注意不能直接把膠囊放在嬰兒嘴里,以免引起窒息,而應剪開膠囊,把油汁滴到寶寶嘴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