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虹通訊做市場采用了倒推法:各省營銷中心以區域銷售目標作為底線,以利益下沉、驅動為手段,與每個地級包銷商確定一個買斷價格和買斷量,然后集中到省級包銷商的平臺上,以大幅度提升銷量和銷售效率。
“營銷鬼才”東山再起
“手機狂人”萬明堅又有可以狂傲的資本了。
“前段時間我們的銷量是50萬部,現在已經到了60萬部以上,而且你可以問問我們的經銷商,到處都在等貨。我們推出的第一款機型M638現在已經賣了200萬臺。”國虹通訊數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虹通訊)中國區策略總監劉文權告訴記者。
許多人或許還記得,2005年11月18日,“因病”從TCL辭職多日的萬明堅正式加盟國虹通訊,任董事長兼CEO。當天,國虹通訊、創維移動、大顯通信、萬利達這四支手機新軍的手就握在了一起,結成聯盟。而一大批TCL舊部也追隨萬明堅到了國虹通訊。人們在驚嘆“手機狂人”無與倫比的行業號召力時,也在猜測、懷疑:萬明堅能在國虹通訊延續TCL手機的神話嗎?
時移事易。彼時的國產手機早已是哀鴻遍野。隨著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和三星四大國外巨頭調整了自己的渠道戰略,渠道下沉,逐漸向二、三級市場滲透,技術、研發能力較弱的國產手機壓力陡增,市場份額不斷下滑。而市場上黑手機泛濫,擁有手機生產牌照的國產手機廠家近百家,競爭可謂慘烈。萬明堅的“TCL手機時代”所擁有的寬松環境不復存在。
對于萬明堅“操盤”國虹通訊的方式,人們也還停留在賣“寶石手機”的印象中。這個“營銷鬼才”是否依然會擎起“營銷為王”的理念大旗,抑或通過“袍哥”義氣,將渠道緊緊捏在手中?所有的一切都顯得不確定。
然而,在短短的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事情變得明晰起來。國虹通訊躋身國產手機第一陣營,在市場上逐漸有了品牌知名度、美譽度,5%以下的返修率也讓跨國手機同行們刮目相看。
人們依稀還記得那句口號“國產手機看萬總”,雖然萬明堅依舊看好國產手機,但似乎低調了許多。“萬總告訴我們說要低調,他說國產手機要實現突圍,要有品牌,要在研發和質量這一塊跟上來。他現在都在忙這一塊。”國虹通訊的工作人員說。
可以看得出,萬明堅在經歷了國產手機的繁榮以及蕭條之后,有了不小的變化。
多渠道戰略
從成立之初,國虹通訊在渠道上就采取了明顯不同于其他廠商的做法。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從三、四線城市迂回前進,這種中國式的智慧在萬明堅身上又體現出來。“一、二級市場的消費者更重視品牌,新品牌很難發展用戶,而在縣級和鄉村市場,消費者更關注性價比,這是國產手機最好的戰場。等品牌積累到一定程度,國產品牌再向一、二級市場進攻。”
萬明堅開始搭建渠道網絡,組建營銷隊伍。憑借其在業內強大的影響力,“虹聯盟”很快建立,成員遍布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零售網點、客戶服務網點遍布全國各地。隨著“虹聯盟”的成立,廠商高效協同的創新合作模式得以確定,廠商以聯盟共同體的姿態參與市場競爭,獲取相對競爭優勢。
更為特別的是,國虹通訊采用的是倒推法。“各省營銷中心以區域銷售目標作為底線,貼近市場操作,從地級市場競爭需求出發,以最大限度發揮地級包銷商積極性和主推力為目標,以利益下沉、驅動為手段,與每個地級包銷商確定一個具有比較價格競爭優勢、能迅速提升銷量、能讓地縣級市場‘火’起來的買斷價格和買斷量,然后集中到省級包銷商的平臺上,以大幅度提升銷量和銷售效率。”
劉文權說:“我們采用多渠道戰略,通過擴大經銷商利潤空間,使長虹手機迅速上量。渠道的多種模式都是因需要而定的,并沒有固定的限制。渠道像水龍頭,企業像蓄水池,只有水龍頭暢通,終端暢通,蓄水池才敢放水。”
深耕三、四級市場,通過強勢的地區經銷商推動長虹新品牌,采取多渠道戰略,長虹通訊得以迅速擴張,長虹M638手機也一下子成為明星機型,到目前為止賣了200萬部。但由于擴張速度太快,一些問題也接踵而來,一方面是全國性的缺貨,另一方面,其他手機新軍也逐步跟上,擺開了價格戰的架勢。
但對長虹通訊來說,缺貨是個問題,也不是個問題。“像今年8月份,市場需求是80萬部,到處都缺貨,但這個缺貨是我們沒想到的,沒想到銷售淡季市場需求會這么強烈。”劉文權說,“就在這幾個月,我們在深圳又建了兩座工廠,分別為40萬部和80萬部的產能,可是我們控制了產量。我們下半年采取的策略是多款產品快速上市。要保證低庫存率、高淘汰率和快速時尚力,就必須遵循多款產品上市的策略。今年,我們的產品線非常豐富,要推出80多個新品,包括股票手機、50天待機王手機、GPS手機、電視手機等,以最大限度地覆蓋細分市場。”
讓長虹通訊重視的是價格戰。萬明堅曾說:“我從來不怕價格戰。但國產手機不應只停留在加工模式,肯定還有其他模式。不改變最終只能是一個加工廠。”在萬明堅看來,國產手機沒有品牌內涵,沒有產品差異化,就避免不了價格戰,避免不了低端形象。
品牌塑造
今年是長虹手機的品牌年。1月,長虹通訊邀請臺灣明星林志玲擔任長虹手機的品牌形象代言人。于是,林志玲“加油”的鈴聲出現在長虹手機里,“虹·智玲”“小智玲”“冠軍手機”等多款長虹手機的電視購物廣告中也出現了林志玲的身影。
劉文權說:“請林志玲代言是取其‘惠外秀中’的形象,這與長虹手機的品牌理念相吻合。”
“‘虹手機,真品智’是長虹手機的品牌核心價值,‘品’是指品質,‘智’是指智慧。我們在品牌傳播、產品和服務上也圍繞這一核心價值進行訴求,希望軍工品質、質量過硬的理念深入人心。”
經歷了TCL“挫折”后的萬明堅明白,要在消費者心目中真正樹立起品牌形象,僅僅有營銷“外功”還不夠,還要有質量過硬的產品。
為此,萬明堅提出要打造“匠師文化”,要在產品質量精細化上下足工夫。“2005年,國虹通訊成立后,我們一直很重視精密制造。長虹手機除了在技術上以精密制造為核心外,還大量選擇精密品質的原材料,采用高級精密模具,普通廠商用30萬元的模具,長虹手機用的都是上百萬元的模具。以前,國產手機只是單純地引進技術,來料加工組裝成整機,技術含量低。現在,國虹通訊正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我們重視自主創新,比如,第一個使用納米屏幕,第一個實現手機SOS一鍵報警功能,第一個實現節日短信自動發送,等等。”劉文權介紹說。
有了一定品牌積累的長虹手機開始主動進攻一、二線城市,與國外四大手機品牌較量。憑借A320、V828、V888三款“超級隱身手機”進攻一、二級市場,國虹通訊迅速突破了國產手機2000元的價格瓶頸。
“剩者為王”
某種意義上,國虹通訊是萬明堅的另一塊“試驗田”。他所堅信的是,國產手機一定可以打敗國外品牌。
再次“操盤”的萬明堅對市場已經有了全新的認識。比如,當不少廠家拼命為手機增加功能,讓手機花哨起來,要引領手機潮流時,萬明堅卻堅持科技人性化。他說:“要讓用戶用過我們手機后成為一種習慣,從而提高品牌競爭力。”在他看來,諾基亞真正的品牌價值在于:眾多消費者已經習慣諾基亞的操作界面。為此,長虹手機在手機菜單設計和使用習慣上盡量模仿諾基亞。
“國產手機最大的軟肋就是品牌,我們和國外品牌最大的差距也是品牌。”他說,國外品牌在國內外市場已經摸索了幾十年,無論是工業設計還是品牌管理,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對于國產手機來說,一方面要保證高質量,另一方面要加快品牌建設,提高品牌美譽度,搶奪國外品牌的市場份額。
“今年下半年,經過洗禮,手機市場將出現國外品牌、國產大品牌與小品牌共存的局面。目前,擁有手機牌照的國產手機生產廠商近百家,手機行業將進入一個空前的競爭環境,補充淘汰出局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多,‘剩者為王’將成為市場的不二法則。”萬明堅說。
或許,等待萬明堅和國虹通訊的,將是更為艱難但也更為意義深遠的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