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老的鉆石切割工具相得益彰,極富藝術感的歐洲陳設凸顯出一種獨特的品位和時尚感,歐洲皇室專用香水彌漫于空氣中,散發出優雅的氣息……撲面而來的歐倫風情,讓顧客不由置身于濃郁的比利時鉆石文化氛圍中。
這是比利時TESIRO通靈上海旗艦店。如今,處于后工業時代的跨國企業,已經越來越重視運用文化傳播的營銷思維。它們的屢屢成功也向人們清晰地發出了一個信號:未來企業競爭的焦點是文化,文化將決定企業的競爭力。
翻開人類社會的宏偉篇章,競爭的硝煙始終裹挾著歷史前行。茹毛飲血的奴隸社會,武力彰顯優勢。男耕女織的封建社會,權力主宰命運。科技發達的工業社會,技術決定未來。如今的后工業社會,文化則是競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
眾所周知,產業經濟是工業時代的特征,而知識經濟則是后工業時代的趨勢。在后工業社會,商品經濟高度發達,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個人物質需求能夠達到最大限度的滿足。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們在滿足了較低層次的需求后,會產生歸屬和自我實現需要的精神需求。
這引導著生產、服務形式的更新和升級,從基本經濟規律來考察,人們對精神需求的要求越多,對文化消費的需求也會越高,擁有高文化附加值的商品會受到普遍歡迎。
因此,文化除了可以直接作為商品、資產進入市場外,更是現代營銷的資本。在很多領域,文化營銷資本是貨幣資本、實物資本和土地資本的先導資本。沒有文化資本的企業,無法塑造一流品牌,也無法最大限度地整合它們所擁有的土地資本、貨幣資本和實物資本。沒有文化營銷手段,沒有強勢品牌,企業資源就有可能變成存量資產,它們的生產也就有可能是對資源的浪費。
優秀的跨國企業對此早已有深刻認識,并依托文化資本成功實施營銷。星巴克的咖啡文化,首先提出第三空間概念,快速開辟全球市場。麥當勞顛覆了快餐業的運作模式,向世界展示了一種全新的餐飲文化。而可口可樂傳導的文化甚至成為一個國家精神的象征。
而全球最大鉆石貿易商EDT(Eurostar Diamond Traders N.V.)旗下頂級珠寶品牌、歐洲在華最大珠寶零售機構──比利時TESIRO通靈之所以在中國快速拓展,其文化營銷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進入中國市場之初,TESIRO通靈推出了氣勢弘大的“比利時鉆石文化之旅”活動:大獎獲得者自上海出發經巴黎前往TESIRO通靈總部、鉆石之都安特衛普,參觀鉆石加工廠,親身感受全球一流切工的生產過程,并游覽著名的鉆石博物館、鉆石交易所,再前往首都布魯塞爾游覽參觀,體驗歐洲經典的優質切工鉆石文化。通過這次活動,TESIRO通靈展示了自己深厚的歐洲鉆石文化底蘊,全面傳播“凝聚人生特別時刻”的品牌訴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中國市場得到了較大提升。
不僅如此,TESIRO通靈圍繞比利時鉆石文化理念,提出了5S策略,從Sense of sight(視覺)、Sense of listening(聽覺)、Sense of touching(觸覺)、Sense of taste(味覺)、Sense of smell(嗅覺)5個方面創造協同效應,形成獨特的識別系統,在信息爆炸的環境中,提供一種新的理念和觀點來接觸潛在客戶及現有的客戶,持續地給予顧客獨特的、能夠留下清晰印記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運用文化資本時,企業首先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文化定位,每個企業的基本條件不同,所擁有的文化資源也各具特色,企業依據戰略需要,充分運用嫁接以及深度挖掘相關文化等方式,合理取舍,選取最具價值的文化信息。
文化嫁接是借用外部關聯文化資本,對一個特定的有著清晰特征的消費族群進行精耕細作,實現需求創新。而深度挖掘文化則是從自身出發,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文化資產,抓住品牌的主力或重度消費群。
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找到能夠成功導入文化營銷的途徑。從企業內部看,每一位職員都是文化傳遞者,如果他們的文化理念不明確,則會導致信息傳遞失真,進而影響企業品牌建設。從企業外部看,企業需要著力塑造與其所傳遞的文化相一致的營銷形象,得到社會公眾認可,提升企業形象,強化品牌感召力和影響力。
因此,在環境時刻變化、信息傳播渠道多樣化的市場上,企業需要以品牌建設為中心,采用360度管理模式,制定文化傳播方案,使用多樣化傳播工具,傳遞與品牌精神相一致的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