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7日,陳曉旭慈善基金會在網上發表聲明,透露了一個震撼人心的消息:“尊敬的各界朋友:我們沉痛地宣告,2007年5月13日18時57分,陳曉旭女士(妙真法師)因患乳腺癌安祥示寂。親屬、友人萬分悲慟。遵其遺愿,即日起成立陳曉旭慈善基金會,始創基金5000萬人民幣……”
此消息一出,熱愛“林妹妹”的人們悲痛不已,雪片般的紀念文章更是在網絡上潮涌。而此時,正在山東臨沂拍攝一部名叫《純真歲月》電視連續劇的“寶哥哥”歐陽奮強,接到“林妹妹”病逝的消息時,雙手發抖,差點拿不住手機。頹然地坐下后,一語不發地沉默了好長時間——往事歷歷在目,然斯人已逝,他的眼眶里有淚花在顫動。
“寶”“黛”相聚
陳曉旭1965年10月29日生于遼寧省鞍山市,15歲成為鞍山市話劇團演員。1983年5月,18歲的她聽說王扶林導演要拍攝《紅樓夢》,便興沖沖地給王扶林寫了一封長長的自薦信,希望能夠出演林黛玉一角。信寫好后,她又隨信裝進了一張自己的照片、一張有自己肖像的掛歷,并在照片背面題寫了自己曾經發表的一首名叫《柳絮》的小詩。
“我是一朵柳絮,
長大在美麗的春天里;
因為父母過早地將我遺棄,
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問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風把我吹到天涯海角,
我要給大海的角落帶去春的消息。”
收到這封頗有心思的信之后,王扶林一邊讀著這首小詩,一邊端詳著照片上那個有著一雙純真而略顯憂郁的眼睛,看上去有一種天生的孤傲與敏感,有幾分詩人氣質的小姑娘。他有些動心了,提筆給陳曉旭回了一封信:我們非常歡迎你來我們劇組,如果你真有這個理想,最好來北京一見……就這樣,陳曉旭最終成了林黛玉的扮演者。
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的經歷也比較曲折。1964年3月5日出生的歐陽奮強14歲起就在峨眉電影制片廠當演員。可是,從14歲到20歲,他一直都只能演些匪兵甲、匪兵乙之類的角色,原因是他長著一張娃娃臉,演青年小了,演兒童又大了。看著別人忙著演戲,而自己卻閑得無聊,他在羨慕別人的同時也備感自卑且苦悶,他不知道這種日子什么時候能熬到頭,甚至開始后悔入了演員這一行。
1984年夏的一天,他從片場收工回家后,父親告訴他說,擬拍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王扶林導演到成都挑演員,叫他去試試。在普通戲里要演一個角色都難上加難,自己怎么可能被《紅樓夢》劇組選中呢,本能的自卑讓他對此提不起興趣。但他父親卻積極鼓動他:“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去試試,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在父親的反復勸說下,他最終很不情愿地去碰運氣了。
那天晚上,穿著背心、大褲衩兒、拖鞋,好像剛從地里收工的他騎著自行車到了王扶林下榻的錦江賓館時,已是晚上十點多了。王扶林在對他進行一番打量后,發現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頓時喜不自禁:眼看電視劇就要開拍了,可賈寶玉一角卻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演員,這讓自己和劇組的人員都著急不已,因而見到歐陽奮強時,他大有一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覺。但他仍不動聲色地對歐陽奮強說。“過幾天到北京去試試鏡吧!也許賈寶玉那個角色適合你!”
“去北京啊!坐火車來回四天,再試鏡頭就是六天,好耽誤時間喲!”聽了王扶林的話,一心想著自己即將在成都一個電影中要出演的匪兵甲角色,“不知好歹”的他很不情愿地說道。
“你要嫌坐火車耽誤時間的話,那乘飛機吧!我給你報銷。”就這樣,歐陽奮強決定去試一試,因為他沒坐過飛機,正好可以坐一坐,同時也可以看看久仰的天安門!
歐陽奮強是最后一個敲定的主要演員。由于比其他演員晚進劇組三個月,也沒參加培訓,所以他跟劇組的人都不熟,尤其在美女堆里,天性靦腆的他更顯拘束。為了讓他與《紅樓夢》中那個帶著脂粉氣,面如粉團,唇若施朱,每日只知花前月下、不務正業的賈寶玉融為一體,總導演王扶林不僅告訴他不要緊張,還給了他特權:“你可以和女孩子們打打鬧鬧,耳鬢廝磨,甚至可以上她們的床——聊天。”
是啊,要演好賈寶玉一角怎能在見美女時瞳表現得緊張和羞澀呢,于是他在心里刻意地將自己當成女孩子。把那些美女當成自己的姐妹,與她們打打鬧鬧起來。特別是跟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他更是對她親熱得不得了,不僅一起讀書,低角嬉戲,也像劇中情節那般,時不時地惹得性格內向的陳曉旭生氣,之后又像討好戀人般地連連賠不是。
陳曉旭演戲很投入,幾乎完全將生活中的自己融入到戲中角色。她與寶釵的扮演者張莉住在一起,因為“神魂顛倒”,她總是把對寶釵的怨恨都發泄在張莉身上,兩個小姐妹時常鬧矛盾,弄得相對清醒的張莉又好氣又好笑,每次都得主動跟她和解。
“葬花”是黛玉的重頭戲。在一夜大雨之后,拍攝地的梅花紅紅白白地落了一地,紅消香斷的情景令人心痛。目睹這一切,堪比零落梅花的陳曉旭心中的自憐油然而生,淚流滿面。她旁若無人的傷感不僅打動了拍攝現場的演職人員,日后播出時更打動了無數觀眾。
賈璉的扮演者高洪亮在事后所寫的回憶錄中說:在《紅樓夢》中,陳曉旭根本就沒在演,因為她自己就是林黛玉——言談舉止含詩吐韻,走路又是蓮步輕移,輕盈如風;性格郁郁寡歡,身體弱不禁風,她的清高與自閉更是超凡脫俗。
有意思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二人的初次相遇卻火藥味十足。在配戲時,歐陽奮強開玩笑地說自己對林黛玉這一角色比較反感,說太矯情。有些令人起雞皮疙瘩,還是賈寶玉好,風流倜儻。不想歐陽奮強的話卻遭到了陳曉旭的激烈反駁:“你根本就欣賞不了她的美,不過是個凡夫俗子罷了!你認為你那個寶玉可愛啊,到處留情,是個須眉濁物,黛玉怎么會愛上他,奇怪!”
之后,兩人在排戲之時總是爭吵,但彼此之間的感情似乎越吵越親;吵過之后,他們很快又好得跟一個人似的,更沒有影響兩人在私下一起搞惡作劇捉弄劇組其他人的親密關系。
除了與陳曉旭嬉戲之外,歐陽奮強平常也很關心陳曉旭,特別是當陳曉旭生病之后,他更是像賈寶玉照顧林黛玉那般給陳曉旭端藥遞水。望著為了自己忙來轉去的歐陽奮強,陳曉旭已分不清是戲里戲外……
《紅樓夢》自1984年9月10日正式開機,在安徽黃山拍下了第一組鏡頭后,先后到10個省市的41個地區的219個景點,共拍攝了近一萬個鏡頭,至1987年上半年終于完成。在這三年漫長的拍攝時間里,陳曉旭與歐陽奮強已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那種亦兄妹亦戀人的感情將兩顆心緊緊地聯系到了一起,以至于這種感情伴隨了他們一生。
商藝殊途
1987年5月1日,《紅樓夢》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播出后。觀眾們好評如潮。隨后該劇又被全國各地電視臺重播了700多次。陳曉旭憑借自己精彩的表演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剛開始那段時間,一些導演紛紛找上門來,請她接拍一些影視劇中的重要角色。
然而,陳曉旭在接拍了電視劇《家春秋》中的梅表姐一角后。卻并沒有給導演和觀眾帶來多少驚喜:在《家春秋》中,人們只是看到了一個現代版的林黛玉而已。再加上陳曉旭性格固執、內向,此后再沒有導演主動上門找她了。于是她的星途日益暗淡起來——《紅樓夢》打開了一扇窗,讓她發現了精彩的大千世界.卻又向她關上了一扇門,使她不能繼續演藝事業。
除了事業不順之外,陳曉旭的愛情也遭遇了磨難——自己心里愛著的人,卻不敢與他在一起;自己不愛的人,卻要報恩于他。
當年,在鞍山市話劇團,陳曉旭長得溫柔美麗而又極富才氣,因而追求她的小伙子很多。在這些追求者當中,有一個高大魁梧、成熟帥氣的小伙子走進了她的生活,他就是陳曉旭的第一任丈夫畢彥君。
在陳曉旭的眼中,畢彥君是自己的大哥,更是自己的恩人。1983年的一天,畢彥君在《大眾電視》雜志上看到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中央電視臺準備籌拍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時,便建議陳曉旭給該劇導演王扶林寫信,自薦出演林黛玉一角:“你無論神韻、氣質,還是性格以及才氣都是演林黛玉的最佳人選,你不寫這封信真是可惜!”
就這樣,她大膽地給王扶林寫了那封自薦信。她原以為這封信會泥牛入海,卻沒想到10多天后,她竟收到了導演王扶林的回信,約她進京面試,于是,從此將自己一生的命運鎖定在了林黛玉身上。
陳曉旭是一個記情的人。她曾經充滿感激之情地對媒體記者說過。是畢彥君發現了她潛在的素質,沒有畢彥君就沒有她出演的林黛玉。因而兩人為了相互表示忠貞,她在離開鞍山之前,毅然地與畢彥君領取了結婚證。
后來,雖然在拍戲的過程中心中有了千千結,可是傳統道德卻又不容許她越雷池半步,因為她不能做對畢彥君來說忘恩負義之事。
“寶哥哥”也有屬于自己的情思歷程。在《紅樓夢》劇中,賈寶玉身邊總有無數個妹妹,卸妝之后走出大觀園的歐陽奮強在生活中的林妹妹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后來成為他妻子的康麗。
康麗是歐陽奮強的初戀。他和康麗因為拍一部戲相識并相戀——歐陽奮強在那部劇中跑龍套,而康麗卻是女主角。在他們熱戀期間,歐陽奮強機緣巧合地被《紅樓夢》導演相中,拍戲一走就是三年。
在那三年里,很牽掛康麗的歐陽奮強為了能聽到女友的聲音,常常不惜來回花上6個多小時從外景地坐車去香山,再倒車去頤和園,接著到動物園,然后再轉車到電報大樓給康麗打電話。
所以,陳曉旭心中非常痛苦,只得將那一腔心事獨自藏在心里,或者展示在拍戲的過程中。劇中郁郁寡歡,如梨花帶淚;劇外卻又若無其事,掩淚裝歡。
拍完《紅樓夢》之后,劇組很多演員都留在北京。但歐陽奮強卻毅然決然地去深圳大學讀書。之后又被分到了四川電視臺,當上了導演。再之后,他與康麗結婚了。
一直以來,不少觀眾都想知道陳曉旭與歐陽奮強當年是否相愛:三年親密相處,無論是什么感情,都應該是很深刻的。陳曉旭與歐陽奮強很般配,他們沒在一起,似乎成了最大的遺憾!
在《紅樓夢》劇組的關機晚會上,陳曉旭與伙伴們相擁痛哭,那時候,她心中的感覺就如同自己與林黛玉那脆弱的生命一般。都將結束了。之后,為了報答那份恩情,她回到了丈夫畢彥君的身邊。
然而,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陳曉旭在與丈夫畢彥君的相處過程中,卻發現畢彥君并不是自己心中的賈寶玉,因而她很不快樂;而畢彥君雖對她疼愛有加,卻也發現自從她成功扮演林黛玉后,性格相比于從前更加固執、憂郁、多疑且不易與人相處了……因而他們婚后沒多久,便心平氣和地分了手。
就在陳曉旭恢復了愛的資格,準備給歐陽奮強打電話聯系時。她卻在報紙上看到:歐陽奮強同女友康麗喜結良緣!她顫抖著雙手,機械地放落話筒,心里一酸,頓時悲從中來——她沒想到,戲里戲外自己的命運竟是那么相似。
事業和感情兩敗俱傷之后,她陰差陽錯地轉入了商界,1994年,29歲的她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世邦聯合廣告公司,并擔任董事長。有了新的事業之后,她很投入,并專注于財富的積累。隨后,公司越發展越大。到2000年時,已發展成包括廣告、文化和商貿三家公司的一個品牌企業;到2006年時,其營業額已達到2億元。陳曉旭自己也被評為“2005—2006年度中國十大最具風采女性廣告人”、“中國2005年度經濟風云人物”、“2004—2005年度中國30位杰出女性廣告人”。
雖然情感有了寄托,可是在陳曉旭心里,一直有著歐陽奮強的影子。
在離開《紅樓夢》劇組的20多年的歲月里,歐陽奮強從24歲當導演開始,先后執導過《山梁上的太陽》、《我的媽媽在西藏》、《愛在雨季》、《父親》、《欲海狂潮》等30多部、300多集影視劇,也把國內各種電視劇獎拿了個遍。
在歲月的更迭中,歐陽奮強人也變了許多,長胖了,蓄起了胡子,看上去蒼老了許多……但是無論歲月如何變幻,外貌如何改變,他的內心以及對“林妹妹”的感情卻沒變,相反歷久彌香。一別《紅樓夢》劇組后,雖然他與陳曉旭天各一方,但是卻一直保持著聯系,兩人將在虛幻的戲中與現實中苦求不得的愛情,轉變成了一種兄妹親情。陳曉旭遭遇到挫折,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寶哥哥”,每逢接到她的電話,歐陽奮強就會拿出萬般小心、千種柔情,將“林妹妹”哄到粲然一笑,方才罷休。那一刻,他們似乎都回到了從前。陳曉旭更是柔腸百結。
歐陽奮強每次到北京,也都會與陳曉旭相約見面。
歐陽奮強記憶最深刻的是2002年夏天他去北京見陳曉旭時的情景:兩人見面后二話沒說陳曉旭便送給他一張包裝精美的DVD光碟。這是一張名叫《了凡四訓》的電視劇光碟,內容講的是明代一個棄惡從善,從而改變命運的名叫袁了凡的人,在悟透人生后教兒子如何作人處事、如何消除災難、如何修善積福的故事。該片的制作單位是陳曉旭曾任董事長的北京世邦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歐陽奮強收到這份禮物后,笑著問陳曉旭道:“這么有深度的電視劇你也敢拍,不擔心曲高和寡嗎?不過,我相信這部片子有著很深的哲理,回頭我會好好欣賞的。”
聽了他的話,陳曉旭若有所思地說:“我拍攝這部片子并非是想賺錢,而是想弘揚了凡為人處世的道理,所制作的光碟都是以贈送的方式免費送人的。授人魚不若授人漁,與其經常資助別人,不如讓別人在漫長的人生中自己資助自己!”
陳曉旭的一番話讓歐陽奮強感慨良多。
情緣難了
陳曉旭與歐陽奮強在熒屏上做了一對中國文學史上最讓人感動的戀人,就算放眼全球,縱觀古今,“他們”的愛情也是排名在前面的。熒屏上如此,卸妝后也是如此嗎?他們兩個很投入地演出。將自己的真實生命完全融入到劇中人物身上,并且為了劇情需要而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約會、嬉戲、打鬧,甚至躺在床上聊天,他們縱然是木頭人,青春的身體里也應該產生感情……只是世事疲憊了他們彼此,加上不濟的命運捉弄,情深緣淺。于是陳曉旭跑去搞廣告了,歐陽奮強去當導演了,兩個人就這樣在愛的十字路口遺憾地錯過了,從此天各一方。
雖然陳曉旭與歐陽奮強心中的那段感情自從分開后就在各自的心中冰封,可是越冰封的東西卻越鮮活,因而在朝朝暮暮更迭的時間長河中,時位雖遠他們心靈卻近,商藝殊途卻真情如昨;他們從不表達,但“群眾的眼睛卻是雪亮的”……
2006年9月的一天,在央視《藝術人生》節目現場,導演特意安排歐陽奮強和陳曉旭出場,希望制造一種“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的戲劇性場面,以活躍氣氛。但陳曉旭與歐陽奮強上場后,兩人都不約而同地回避了視線,那場面著實尷尬。繼而,他們只是在觀眾面前淡淡地握了一下手,甚至,陳曉旭的表情還極為冷淡,仿佛剛認識一樣。
見此情景,觀眾們吃驚了:他們這是怎么了?難道昔日的友情被時間的流水沖刷得如此平淡?然而,當人們接著看到歐陽奮強沒位置坐,陳曉旭輕輕拉了他一下,幫他找位子時,似乎又明白了什么:因為誰都知道,只有兩個人在特別默契之時才會在公共場合顯得特別安靜。這是多么溫暖的感情啊!
在做節目的過程中,當朱軍談到在當年拍攝《紅樓夢》的集體生活中歐陽奮強時常捉弄人一事時,朱軍問歐陽奮強道:“聽說由于劇情的需要,導演給你安排的任務是叫你多多地捉弄人,有這么回事嗎?”歐陽奮強笑著說:“我承認我是捉弄過不少人,但這些點子都是陳曉旭出的。”對這個問題,朱軍又問陳曉旭,希望從她口中得到證實,哪知陳曉旭卻馬上把話題扯開了……
在整個節目中,二人之間沒說過一句話,仿佛對方不存在;但在做完節目,二人下場時,卻又都莫名地落下了淚,個中滋味,或許只有他們自己才最清楚。
節目做完后,編導曾問陳曉旭會不會關注《紅樓夢》重拍。陳曉旭卻說:“《紅樓夢》早已結束了,寶玉走了、黛玉死了,還能再拍出什么來呢?要拍,就等我們都死了再說吧……”
2007年2月22日,正在西昌的歐陽奮強接到鄧捷的電話:“曉旭要出家了,我們要不要勸一勸她,讓她考慮成熟一點再做決定。”隨后,歐陽奮強立即給陳曉旭打電話,發現她已關機。他又給其他人打電話,得知扮演妙玉的姬玉和當年《紅樓夢》的編劇周嶺等人已經陪陳曉旭到長春了。
歐陽奮強又給周嶺發了短信,希望把他們的勸告轉告陳曉旭。短信發出后,第二天中午他才收到回復。周嶺說,曉旭已經知道了大家的想法,但這是她的選擇,希望朋友們尊重她。
2007年2月23日,陳曉旭在長春百國興隆寺舉行了剃度儀式,法號妙真。周嶺和當年《紅樓夢》的攝影師、妙玉的扮演者姬玉,以及陳曉旭的其他30多位好友一同見證這一時刻。
既然這樣,歐陽奮強只有真心地祝福她了。
雖然陳曉旭的這種作法在一般人的眼中不可理喻,歐陽奮強卻能理解,但他沒想到陳曉旭學佛之舉卻是如此投入和了無牽掛。
更令歐陽奮強意外的是,他每次到北京都會到陳曉旭公司去找她,陳曉旭的氣色一直很好,她怎么會身患乳腺癌,并因此而溘然長逝呢?
2007年5月16日,QQ新聞曝出猛料,稱陳曉旭因為身患乳腺癌,在深圳一家佛堂不幸去世。消息一傳出,立即引發全國各大網站的高度關注。但該新聞虛實不定,顯得撲朔迷離。
正在人們持懷疑態度時,第二天清晨,這個消息得到了確認:剛剛于5月16日創立的陳曉旭慈善基金會代表陳曉旭的家人,正式通過網絡發表聲明,證實了陳曉旭因患乳腺癌已于5月13日18時57分辭世的消息。
于是,全國各地的記者紛紛飛往深圳采訪。全國各大網站更是快速出擊,鋪天蓋地地以最醒目的圖片加文字報道陳曉旭的去世,文章主題幾乎全是圍繞著香消玉殞,天妒紅顏:內容更是讓喜愛陳曉旭的人們看得眼里淚珠子打轉。
2007年5月18日,在陳曉旭的葬禮上,無法接受原本活生生的“林妹妹”竟永別人世事實的歐陽奮強,特地請周嶺帶去了自己的哀思。
歐陽奮強、陳曉旭與賈寶玉、林黛玉前生今世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緣,是否在訴說人生如戲,總有那么多缺憾和不完美。
(責編:弘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