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到底是什么?有錢?家庭幸福?兒女能干?如果按照這樣的標準,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女人——丈夫事業有成,兒子在一所名牌大學讀書,我不用到處奔波也能衣食無憂。可不知為什么,我絲毫沒有幸福的感覺,反而覺得空落落的,像缺少些什么。
我們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丈夫經過多年的拼搏,已經擁有幾家效益不錯的小公司。而我,在兒子6歲的時候,就辭職在家安心做全職太太,相夫教子。也許這樣的生活,是很多女孩子夢寐以求的。沒錯,當初我也感覺自己到了天堂——不用睡眼朦朧地上班,不用看老板的臉色做事,不用為了微薄的工資而付出超額的勞動,不用……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在家專心教育孩子。
以前上班時,我和老公都忙于工作,孩子就只能放在父母身邊。可是,因老年人的教育觀念問題,孩子養成了很多不好的習慣,比如任性、自私……我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等老公的事業步入正軌后,我就辭職在家照顧兒子。
說是全職太太,可一點也不輕松。每天早上,我必須提前半個小時起床為孩子準備早餐。送他上學后,然后買菜,回家打掃衛生。到11點,又要準備午餐,然后到學校接孩子回家吃午飯。下午送孩子上學后,還得研究孩子的課本,以便輔導他作業。下午5點鐘左右,又要去接孩子,然后回家忙活晚飯。吃了飯洗碗,監督孩子做作業,然后伺候他們爺倆上床睡覺,我才有機會喘口氣。這樣的生活真是比上班還要“忙”。不過,忙也有忙的好處,至少很充實,很有成就感——孩子在我悉心照顧下,健康、聰明地成長著。
兒子也非常爭氣,沒有辜負我的希望,去年以670多分的成績考入了北京一所名校。拿到通知書那天,我的眼睛濕潤了——覺得自己十幾年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8月份送孩子去學校報到那天,丈夫還說我忙活了十幾年今后也該好好休息了。可是回到家,我并沒有預想的那樣輕松自在,反而感覺無所適從了。
每天早上我都會“按時”睜開眼睛,心里還想著要給孩子做飯。衣服穿了一半,才反應過來,孩子已經遠在北京,沒有人需要我做早飯。丈夫工作忙,很少在家吃飯,我常常是一個人面對一桌子的菜靜靜地發呆。我真有點害怕在家,家里的一切都能勾起我對兒子的惦念,這真是一種煎熬——一想到兒子我對什么事情都興趣索然,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看著兒子的照片發呆、落淚。我覺得自己的快樂也隨著兒子上大學嘎然而止,每天都在度日如年。丈夫看見我郁郁寡歡的樣子,就勸我多去找朋友聊天。其實,我也想去找以前的朋友聊天,可是大多數的朋友都在為養家糊口而忙碌奔波,哪有時間和我閑聊。這樣的日子真是越過越沒有意思。
有時想,自己真不該讓孩子到那么遠的地方讀書。但是,孩子要發展,做父母的又怎么能阻擋呢?可是一想到今后的“空巢”生活,我真是感到心酸。
醫生診斷: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空巢家庭”是社會進化的“必經階段和必然代價”。所謂“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長大離家后,僅由父母組成的家庭。調查顯示,“空巢家庭”的大量涌現,中年女性面臨嚴重的心理沖擊和情感危機。
在家庭里,女性投入的感情和精力更多,她們擔任著照顧孩子,照顧家庭的重任。特別是那些全職太太,生活的全部重心就是孩子、家庭。當孩子長大成人,需要離家在外時,就會產生強烈的孤獨寂寞感,以至無法適應“空巢家庭”的生活,出現一系列心理障礙,比如煩躁易怒、失眠健忘、焦慮憂郁等。
醫生支招:
其實“空巢”也有“空巢”的好處——女性有更多的時間關愛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女性之所以會被“空巢”問題所困擾,主要是沒有及時調整角色。只要女性能正視變化,積極應對,說不定還能享受“空巢”帶來的樂趣呢!
那么到底該怎樣戰勝“空巢”帶來的心理困擾呢?你只需這樣做——
◎正確認識。不少女性將在空巢家庭中度過30年以至更長的時光,如果終日陷于空巢帶來的失落感中,不滿、孤寂、自我折磨是很不明智的。因此,“空巢家庭”成員應認識到,“空巢家庭”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母女關系,親子關系并不是附屬關系,兒女終成為獨立的個體。同時“空巢”也有“空巢”的好處,它能使自己有更多的時間關愛自己,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想做的事。
◎充實生活。孩子的離去,會使女性喪失生活重心,如果不找到新的生活重心,就會感覺失落,空虛。女性應該建立這樣的觀念——多年來,自己一直圍繞孩子轉,如今孩子長大了,自己應該用更多時間關心自己。生活的樂趣其實無處不在,關鍵在于你是否有雙發現的眼睛。比如,可以多參與健身運動,這樣不僅減少孤獨感,還能保持身體的活力。另外,也可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夫妻間的相互關愛上,增進夫妻的情感交流與溝通。和丈夫聊天,散步,共度晚餐——你也可以重溫年輕時的浪漫。
◎擴大社交。“空巢”環境所帶來的孤寂、失落、悲觀等心境,可采取擴大社會交往、廣泛交友的方法來傾訴壓抑與不快,及時排解不良情緒。所以別一個人悶在家里,走出去與同齡人相互切磋,交流經驗,達到娛樂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
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