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一場暴雨讓所有飛往北京的飛機停飛。雨停了之后,因為飛往北京的航班太多,航空公司要進行流量控制,原定晚上7點起飛的飛機,直到深夜12點才起飛,3個小時后飛抵北京。
8月8日,是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的日子,北京的狂歡提前開始了,這一點從機場就能強烈地感受到:GE在機場的廊橋里笑臉迎客;在候機廳大門的玻璃上,一向很少宣傳的安利也在向旅客們招手。
當天晚上,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辦了奧運倒計時一周年慶祝活動,這是北京奧運與中國形象的展示秀。北京奧運會受到如此之多的人士關注,據說屆時前來采訪的外國記者多達數萬名。世界各國對古老的中國與中華文明充滿了神秘感,渴望深入了解。對世界來說,北京奧運會不僅是一個展示品牌的窗口,更是一個了解這條東方新興經濟巨龍的契機。
《新營銷》聯盟伙伴品牌中國產業聯盟也將8月8日作為“首屆中國品牌節”開幕的時間。作為資源整合理念的同道者,我對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永的推動力刮目相看。雖然我認為中國遠未達到談論品牌的時候(我認為中國整體上還處于從制造到營銷的升級階段),但集合媒體的力量談論品牌對企業而言仍是有益的。
如今,品牌對于中國是一個誘人的字眼,尤其是即將來臨的北京奧運會,更是讓中國人對中國品牌充滿了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品牌節”自然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眾多重量級企業家及媒體記者出席“中國品牌節”,開幕式隆重而熱烈。當然了,這是一個巨大的品牌“秀”場,當然也少不了贊助商的身影。但在我看來,“中國品牌節”不應當只是一種姿態,中國企業更應該借助這一節日將品牌意識轉化為具體行動。
但對于中國企業家來說,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問題,就是如何搭乘奧運這趟豪華快車。內蒙古草原興發的品牌經理正在為公司的奧運系列活動忙得不可開交;廣東雷士照明的市場總監也到北京尋找宣傳企業形象的機會;沃天體育產業集團總裁郭杰雖說正在為生意應接不暇而發愁,但他已將目光投向奧運會之后的體育營銷;網站上凡是與奧運有關的文章變得炙手可熱,《新營銷》7月號的封面報道《奧運趕考》系列文章被多家網站搶著要……一切都與奧運有關,一切都與北京有關。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北京奧運會與歷史上任何一屆奧運會相比,都別具深意,與眾不同。這是一個中國元素被放大的時代,因為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中國的一舉一動。對于營銷人而言,北京奧運會無疑是一個值得奮力一搏的巨大品牌平臺,因為北京與奧運會聯姻,注定了這里將成為收獲全世界眼球的歷史高地。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人來北京都與奧運有關,大連壹捌零(中國)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中國著名廣告人雷少東將他的分公司開到了北京,希望與國際廣告業巨頭攜手合作;夸克電影網董事長李璐揚則摩拳擦掌,一如既往地為其全球首家正版電影網站奔波。
這是個炙熱的季節,雖然農歷的立秋將至。造型極其別致的中央電視臺新辦公大樓即將建成,和鳥巢(國家大劇院)、水立方(國家游泳館)一起成為北京乃至現代中國的標志性建筑。身邊的朋友來去匆匆,為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揮灑激情,奮力拼搏。眼前的一切告訴我,這是一個胸懷遠大、自信、包容而又充滿學習與創造精神的國度,一個有著足夠歷史文化積淀和自省傳統的國度,在不久的未來,品牌中國將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
本刊主編 段傳敏
dcm200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