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欣 陳 偉
這位中國制藥研發外包的后起之秀憑什么贏得跨國伙伴的高度信賴。
惠欣笑說他是個“瀟灑的創業者”,因為他幾乎從來不加班,每個月最多只有一兩天會晚回家。用這樣的頻率,年輕且“從未管理過別人”的惠欣在5年的時間里將一個只有10萬資金和加CEO在內共5名員工的研發小作坊,帶成了擁有6個子公司、超過1000員工、年銷售額過億的制藥研發外包集團。
他的瀟灑還表現在:所有的創業過程中,他似乎都躲在雷達的背面,不為媒體和大眾所熟悉,只是安靜地合成一種又一種的化合物,然后,就有人來和他談上市了。9月,他的睿智化學和美國投資公司德州太平洋(TPG)達成了融資協議,并開始著手在2009年上市的事宜。作為中國制藥研發行業毋庸置疑的亞軍,惠欣比他的欣賞對象——領頭羊藥明康德的李革更自喜:同樣是7年帶出一個上市公司,他自己則是白手起家,從零開始。
號稱中國“藥谷”的上海張江高科技產業基地在2002年還是人煙稀少的荒地,只有孤零零的3幢樓。是年,當惠欣辭去投行的工作,以10萬元資本在這片荒地上成立開拓者化學研究管理有限公司的時候,他多年從事化學研究工作的父母都表示反對。在他父母的眼里,這和包工頭承接建筑工程,然后找一幫民工來干活沒什么區別。

他的父母并不知道,歐美的制藥企業已經開始受累于耗資巨大但是卻鮮有成果的制藥研發,羅氏、禮來、諾華、葛蘭素史克等公司再也不愿意承受花費10多億美元、歷時10年研制一款藥物,最后卻難得能夠走到最后的臨床試驗并獲得成功。給惠欣帶來第一筆生意的禮來,便是首批進入中國市場尋求低成本的研發人力優勢的跨國藥企。
但即便如此,惠欣也從沒有作過市場分析,沒有寫過任何一份商業計劃書。開拓者化學剛開始運營時,是和禮來一對一的研發外包公司,“只需要做好禮來交給的活兒就行了”。信任需要一點一點的建立,最開始禮來只把某項產品20%左右的研發交給開拓者,并且是最簡單的合成化合物,到現在80%左右的研發在開拓者完成。這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項全新的生意:提供藥品研制階段某些鏈條的工作,最后由制藥廠商組合成品。“雖然我們擁有一些化合物的專利,但決不做仿制藥,這就是信任的基礎?!被菪勒f。
直到2003年4月惠欣成立睿智化學研究有限公司,開始承接其他制藥企業的外包業務,才是他真正走進市場競爭的第一步,其直接結果就是,惠欣現在身體健康狀況最差的部位就是喉嚨,甚至需要專門請一個中醫做家庭顧問,持續調理。因為他每兩個月就要飛赴歐美市場進行為期兩周的銷售,一個個去說服客戶把研發業務交給他的公司。
開始只有20多人的睿智化學接的第一筆單子價值沒有超過3萬美元,但到今年9月,整個集團的銷售收入已經有2/3由這個創立4年的子公司提供,它的人數也已經壯大到超過700人。隨之而來的,上海張江開始樹立起鱗次櫛比的制藥企業的辦公樓。直到現在惠欣還把睿智化學辦公樓的第三層借給了葛蘭素史克作為其臨時中國總部。
目前,中國的制藥研發企業正在繁榮中經歷隱憂,不利因素有很多:人民幣升值、工資水平的攀升、利潤空間縮小、競爭的加劇。“這些企業一個一個地競爭,最后只能一個一個地倒掉?!被菪勒f。盡管睿智化學也進入內地,在成都建立了研發基地,但在惠欣的日程表上排在更前面位置的,是如何向更加高端的生物、臨床等研發環節的遷移,并最終加強包括整個研發鏈條的整體實力。
他自己也開始了以投資者的身份管理公司的轉型。
俞永福 王 萃
他在打造手機上的火狐瀏覽器——并以此贏利。
2001年,25歲的俞永福結束了3年在深圳的證券公司工作,成為了聯想投資的創業員工。在淘汰率高達50%的聯想投資,他成功“存活”六年,本來有望在36歲之前成為聯想投資最年輕的合伙人。但在去年12月,他在短短一個月內作出決定,加入名不見經傳的優勢動景(UCWeb)。
熟悉他的人無不認為這是一個符合其天性的選擇:作為天生的投資者,俞永??释馨l現一個像Google這樣的公司;同時,他亦一直希望能“補上企業運營這一課”。對他來說,這似乎比成為一名風險投資家更具吸引力。
UCWeb則給了俞驗證自己判斷的機會,它現在是國內排名第一的手機瀏覽器開發商。在2004年8月推出自己的軟件后,客戶已達1200萬人,且以每月近100萬的速度增長。俞把寶押在手機上網的未來趨勢上,UCWeb為這些人提供了特別周到的用戶體驗,它能根據手機屏幕的大小對Web頁面進行自動優化和壓縮,這是其他的手機瀏覽器開發商目前都還沒能做到的。在俞加盟9個月后,他已經為UCWeb爭取到了兩筆總計超過1000萬美元的投資?!拔磥砦迥?,我希望UCWeb能夠發展成為令人尊重的公司。而我本人的價值會和公司的價值息息相關。”他說。
黃章 周玲玲
備受爭議的iPhone模仿者,能否打造出一家中國的消費電子明星公司?
魅族總經理黃章以—種極為矛盾的方式存在著。
他素少接受采訪(今年以來,本刊已經兩次申請面訪,均被拒絕。其下屬也無法確定黃章的確切年齡),但在魅族官方網站的論壇上,他又與魅族用戶建立了親密關系——他以J.Wong這一ID發表對于外界質疑的駁斥之辭,也會進行產品定價的用戶調查,甚至與用戶吵架,而魅族的用戶則稱之為“J老大”。
而這種矛盾的性格,在今年因為一款產品而被無限放大了:在今年1月蘋果公司推出iPhone之后不久,魅族在網上發布了其下一代MP3的照片:這款名為M8的產品,幾乎是iPhone的翻版,當然,價格會便宜得多。黃章和他的魅族宣稱,M8的設計草圖完成比iPhone提前了20天——而在內部論壇上,黃章一直強調公司在產品研發方面多有投入。
抄襲者還是創新者?追究這個問題的意義已不太大。重點是,這個瘦弱的廣東人,率領公司生產出了敢于公然模仿蘋果并在國外評測公司那里獲得較好評價的產品。他很可能是國內為數不多能夠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創造出一些新意巴的“模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