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不斷的違禁藥物、神秘的地下走私鏈條和極具誘惑的暴利空間——一家中國生物制藥領域的明星企業為何成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一宗禁藥走私查處案的主角?
上篇禁藥風波
在很長時間內,長春金賽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金磊的故事與那些不斷被演繹的海歸創業傳奇類似:名牌大學畢業,赴美鍍金,在全球最好的實驗室里贏得喝彩,然后回國創業,成為某一領域的佼佼者。
而它的“題材”又極易受資本市場的青睞:擁有生物基因制藥的尖端技術,所處行業競爭者不多,并且又有中國低成本制造的優勢。事實也的確是這樣,2006金賽銷售收入為1.8億,凈利潤就有7000萬元,并連續6年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長,在中國人體生長激素——這一生物基因制藥的特殊領域里市場占有率第一。而金磊本人則屢被贊譽為“長春市十大青年企業家”、“吉林省優秀省管專家”,并曾獲得國家級的“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
但一起波及美國27個州的有史以來最大的禁藥走私突襲行動讓此前并不廣為人知的這家中國生物制藥公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美國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出示的指控文件稱,金磊在網上使用化名,透過離岸銀行和走私網絡,將其生產的人體生長激素偷運到美國,價值數百萬美元。
人體生長激素雖不屬于類固醇藥物,但因極易被濫用(比如提高運動員的成績)而在世界各國受到嚴格監管。在中國,它亦被列入興奮劑的管理目錄之中。這份指控書同時批評中國是美國這一禁藥的最大來源地。在此次秘密進行、歷時一年半的調查工作中,美國警方共逮捕嫌犯124人、查封56個生產禁藥的實驗室,沒收1100多萬劑類固醇藥劑,價值1140萬美元,其中涉及37家中國的相關企業。
“我不太了解詳情,但是這應該是一場誤會,我絕對相信金磊是清白的。”金的摯友中美奧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CEO黎志良在接受《環球企業家》采訪時對此感到驚愕。在此之前,金磊因每年慈善捐助數百萬的錢物和藥品,幫助數以萬億的侏儒癥患者長高而備受贊譽,甚至專門聘用了身患侏儒癥的員工。在黎志良眼中,金是一位“有愛心、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科學家和企業家。在金賽藥業公司主頁上,一名侏儒癥患者被免費資助服藥7年而改變一生。而其生長激素治療的結果往往讓人吃驚。一位16歲身高只有65厘米、曾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授予世界最矮女人的女孩,在得到金賽免費治療之后,奇跡般的在8個月內增高了7厘米。“我感到很無奈,無法預料結果,只能等待。”金磊在接受《環球企業家》采訪時表示:“這一指控涉及中美兩國醫藥法規標準和認知的差異。”

但是這份由FDA的特別探員杰森·西蒙尼安(Jason Simonian)錄制的62頁口供,卻事無巨細、抽絲剝繭般展開了對金賽及其CEO金磊的指控。這份細節豐富指控書,提供了一份極為曲折的調查經歷,并展示了違禁藥物如何通過盤根錯節的網絡從中國流向美國。
一個代號為CS的合成類固醇和人體生長激素販賣者,是這次調查的起點。他于2005年5月被FDA注意,并于去年9月被搜查與扣押。之后,他向探員交代了一名叫作梅塔(Mamta)的上游供貨人。其實,在CS招供出梅塔之前,FDA已經有搜查令要求雅虎予以合作,提供mamta1001@yahoo.com這個郵箱內的關鍵信件。其中大量郵件是關于違禁藥品買賣的,包括讓CS等“轉包商”把錢匯入一些中國的銀行賬戶等大量關鍵事實。比如,2006年8月2日,CS從羅德島將2100美元打入長春一名叫作吳安生(音譯)的銀行戶頭。而他們買賣的主要產品,是一項名為金磊賽增(Jintropin)的生長激素藥物,該產品是金賽藥業針對兒童增高和侏儒癥治療的主打產品,在2006年,這個單一品類為金賽創造了高達80%的利潤。
在美國,因為生長激素有一系列未被完全確認的副作用,被FDA“小心管制”,而由于中美之間的藥物檢驗標準不同,金賽只有在取得FDA認證之后,才有權在美國境內銷售,否則就構成違法。據悉,金賽此前已經在FDA申請此類許可,但在事發之時還沒有通過FDA的認證。
依此,杰森·西蒙尼安開始調查金磊賽增,并在金賽藥業的官方網站上發現一個叫作jintropin2005@yahoo.com的電子郵件——CS曾與這一信箱進行過密切聯系,而對方的聯系人名為杰克·愛德華茲(Jack Edwards)。在其口供的第8頁和第9頁,警方列出了CS和愛德華茲的7封通信,內容涉及:CS要求購買一些金磊賽增,而愛德華茲則告之以價格、郵購方式以及匯款賬戶。在郵件中,為防止意外,愛德華茲建議CS購買額外保險,并許諾一旦寄送包裹丟失,他會無償補寄。
美國警方認為在這個郵箱中所蘊含的信息就極為豐富。比如,有人以www.propeptides.com網址的所有者的名義向jintropin2005@yahoo.com發信,而該公司注冊于多米尼加,公司的海外戶頭在塞浦路斯。這位發信人向愛德華茲詢問能否郵購類固醇激素,能否將其產品列在自己網站的銷售名單上。不過得到的回應則是“抱歉,我們并不賣類固醇激素,我們只賣金磊賽增”。美方認為愛德華茲在明知對方正以曲折方式向美國黑市銷售違禁藥品的情況下,有故意與之合作的嫌疑。
同時查到的,是愛德華茲經常稱自己為約翰以及他的另一個電子郵箱為luispower88@yahoo.com。在這個郵箱里,探員還發現一封無法忽略的抄送信件:發信人為leijin3@yahoo.com,收信人為intropindirect@hushmail.com。署名“金磊”的人對名為克里斯(Chris)的收件人表示:“我們過往的經驗是,當一個包裹被捕獲,最好的方式是,讓購買產品的人告訴我們一個新地址,我們會立即向新地址重新寄出產品。”而克里斯的回信稱:“金磊博士,感謝你的電子郵件。我正在巴拿馬,安置好我們的辦公室,并完成Jintropin和JintropinAQ的注冊程序。”探員西蒙尼安推斷,克里斯是“金賽藥業駐扎于巴拿馬的官方經銷商”。而在金賽的網站上,他也找到了與克里斯郵箱前綴極其相近的www.jintropmdirect.com被列入金賽官方經銷商的事實。
今年4月10日,西蒙尼安獲得了調查杰克·愛德華茲的權力。他在一系列研究后推斷,“金磊”、約翰和杰克·愛德華茲是同一個人。這一推測的論據是2006年1月25日,“金磊”和一個叫作蕾貝卡(Rebecca)的人的通信。其中“金磊”發予對方一張照片,并介紹上面的4歲女孩和7個月男孩的名字,對方回信說:“我知道他們是我的表親。”而在信中,蕾貝卡詢問“金磊”:“誰是杰克·愛德華茲?”得到的回答是:“杰克·愛德華茲是我用來測gmail的假名。”
此前,FDA探員們曾逮捕了一名代號為SOI的金賽藥業的經銷商。該經銷商確認,“金磊”使用“約翰”一名和jintropin2005@yahoo.com這一郵箱。在SOI銷售賽增的網站上,甚至有一張金磊個人的照片,而且在_intropin2005@yahoo.com里,有“金磊”寫給SOI的郵件,建議兩人會面。SOI在招供中稱,“金磊”曾對其表示,這是為了“讓面孔和名字對上號”。根據以上獲得的一系列電子郵箱內的交易信息,FDA探員進一步發現了5個署名同為金磊和一個名為蘇菲(Sophia)的人(她被指為金磊的秘書)的賬戶。大量的購藥款項被匯入這5個賬戶。比如一名叫布拉德利·布拉姆(Bradley Blum)的金賽經銷商,他的網站www.hgh-for-less.com同樣被列在了金賽官方網站的官方經銷商名單里。而他利用其在伯利茲、巴拿馬和美國富國銀行的三個賬戶,總共匯給發貨商高達170萬美元的貨款。類似國外經銷商的名字以及匯款金額,在FDA指控書的第25頁至61頁間比比皆是。在指控書的最后一頁,探員西蒙尼安認為金磊涉嫌違法——包括在超出應用許可范圍的情況下非法銷售生長激素、走私以及洗錢等多項罪名。

令人吃驚的是,在10月9日下午見到《環球企業家》記者之前,金磊本人對上述由FDA出具的這份指控文件一無所知,以下是當時的對話記錄——
GE:你怎樣看待美國調查機構對你的指控?
金磊:美國人認為我對藥物流向負有責任,或者是推波助瀾,但其實相當大程度上和我們沒有關系。當時沒有一個Emafl包括leijin3@yahoo.com是我本人實際使用的,而是我們的經銷商和自己的員工在用。Jintropin2005@yahoo.com曾出現在公司網站上,但是放在網站上這件事不是必須要我來做決定。過去我沒有把私下流通和個人買藥的事情當成很大的問題。我們忙著住打假,因為市場上有無數假貨和冒牌貨在非法流通,很多人通過其他渠道來買這類的藥品。
僅憑這兩個個人的Email無法證實是我們的官方Email。有問題,中國政府會找我們,美國找我們無所謂。產品如何賣到美國去和我們制造商沒有關系,我們的責任在于管理不嚴格。國家現在是在按照興奮劑來管理這類藥品,但是完全按照這個來管理的操作難度很大,幾乎沒有哪一家企業可以做到完全按照標準來執行。
GE:你沒有用個人Email來買賣這個貨品?
金磊:有人根據這個Email地址來郵寄購買藥品,我并沒有看過起訴書,我沒有必要和FDA對質。
GE:這些指控是真實的嗎?
金磊:絕大部分是不對的。
我并不是郵件的實際發出者,這和公司管理不嚴格有關系。你知道有多少人想得到我們的產品?你可以發現有很多網站和我們公司的網站做得一模一樣,還有我的照片。經銷商和我們員工在使用Jintropin2005@yahoo.com這個Email。leijin3@yahoo.com是我的郵箱,但現在我自己也很少使用。銷售是一部分外包出去的,經銷商和內部員工自己在做郵件銷售,有一些藥品流失在國外。有些經銷商是匿名的,類似的經銷商有20多個,他們從不露面。既然他來買我們的東西,為什么我們不賣給他們?
GE:在FDA的這份指控書里。提到你去見了中間交易商。這是否屬實?
金磊:事發之前,這樣的客戶我會見的,這在生意上很正常,昨天還有美國人要見我買藥。你說我違反了美國的法律,確實是。但是我沒有提著藥箱到美國去賣,利用郵箱來買藥確實是經銷商和員工來用的,而且不是一個人。
GE:但是你沒有估計這會存在像今天面臨的這樣巨大風險?
金磊:美國對這類藥品的政策和態度事實上一直在變化,作為生產者,我們沒法跟蹤這個事情。生長激素的很多產品是走私交易,我們確實沒有見過這個產品的幕后交易者,他們通過各種途徑走私到美國。我們知道這個事情,但是無法控制這個事情,這些經銷商國內的居多,國外也很多,除了攜帶和郵寄方式,還有經過第三國的方式,途徑非常多。
域名分別為www.jintropin.cn和www.genescience.cn的兩個非法網址后來我查到了,他們是金賽授權的經銷商,賣的是真的生長激素。但是中國不管產品流向的問題在醫藥界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之所以被炒起來,是因為我們是激素類,讓人聯想起興奮劑,并且又是在奧運會的大背景下。如果是其他的藥品,美國人也不會起訴我們,我們相信有政治問題在里面。美國市場我們也不再指望了;在中國我們是這個行業最規范的,不規范的太多了。
GE:信件中的蕾貝卡(Rebeca)是誰?FDA似乎有充足的證據證明你涉嫌黑市交易。
金磊:Rebeca是我的朋友,一個親戚,大家愿意如何評判我也無可奈何,是否有罪這是一個法律結果的問題。現在的情況是我沒法去美國打官司,太多的美國人在賣,我們的人一過去就會被扣下,美國人相信是我在幕后主使,有太多的人把太多的指責給我們。
事實上其它30多家中國企業的生產條件、質量控制、流向控制等還都不如我們。我們的錯誤在于不該多賣藥給一些散戶。
GE:迄今為止,你們受到中國有關部門的調查了嗎?
金磊:事情出來之后,吉林省藥監局來過我們公司,它出具了正規的符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書面文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他們也認為我們在流向管理問題上有漏洞。我們沒有控制,但是沒有違反中國法律。
在金賽藥業向記者出示的正式書面證明文件中,證實在國外的確存在不明身份者非法網絡交易金賽產品的行為,金賽藥業行政總監林緯向記者強調“該行為并非金賽所為,金賽此前對境外非法交易的泛濫程度并不知情”。林緯向記者表示在美國,有不少不明身份者利用設立在美國的服務器在互聯網上進行黑市交易:“在金賽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未經批準冒用金賽企業標識、產品(注射用人生長激素,商品名賽增)進行宣傳,并在網上(域名分別為:www.jintropin.cn、www.genoscience.cn)全球公開銷售假冒金賽的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屬肽類激素類興奮劑)。”事發后,金賽已經就此事通報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并抄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并請求公安部¨在中困境內查封屏蔽該網站和追查此事。
下篇生物制藥灰幕暗流
自從1982年第一個基因工程藥品重組人胰島素誕生以來,在漫長的25年里,這一領域鮮有中國面孔。金賽所在的生物制藥業在全球發展迅猛,2004年,全球生物藥物的市場總規模達到561億美元,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全球有254種新生物工程藥品上市,可治療385種疾病。這一市場的年均增長率高達11.1%,到2010年市場總規模預計將達1052億美元。
在無限風光的背后卻不為人所知的是,這個行業或許是全世界最危險的行業之一,一直處于法律雷區的邊緣。關于生長激素行業的應用也是一波三折,備受爭議。人類生長激素(HGH)是一種由腦下垂體分泌的、在兒童期和青春期促進生長的物質。其功效早在1909年就被發現,但直到1957年才被用在兒童侏儒癥臨床治療上。當時它只能從死去的人的腦下垂體中提煉,售價極其昂貴。科學家隨即在臨床后發現,患者使用這一途徑得到的HGH,將可能被傳染上類似瘋牛病的病毒,造成病人肌肉逐漸萎縮或者老年癡呆癥,病發幾年后腦萎縮死亡。因此,HGH在1960年代被FDA禁止使用。
生物科技的發展讓其重現曙光。1984年,美國基因技術巨頭Genentech公司率先在全球利用生物細胞和基因技術生物提取HGH,兩年后,另一個醫藥巨頭美國禮來公司將之改進,并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由生物合成的這種生長激素,其組成和天然激素完全一致,并解決了之前病毒感染的問題。但出于對新藥的慎重使用,FDA只批準HGH適用于垂體損傷和兒童侏儒癥等特殊病例。
在此期間,美國人德克·培森(Durk Pearson)和桑迪·肖(SandyShaw)合寫了一本并無太多科學依據的暢銷書《實用科學延壽法》,并在全美巡回上百次脫口秀表演,鼓吹生長激素能夠增強肌肉、減肥并延壽。一些制藥廠商開始跟風宣稱生長激素能夠增強肌肉、減肥并延壽,當時主流醫學界認為此說乃是無稽之談。但是,高級白領、健美人士、棒球手和橄欖球運動員各取所需,開始直接使用生長激素,一些不法醫生和醫藥商從售價高昂的生長激素中開始發現商機,利用處方權濫開針劑,從中牟利。整個HGH市場開始趨于混亂,黑市交易和違規使用非常盛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紐約市消費者事務處曾經處理過一些宣傳生長激素的公司,但當時HGH已經風靡一時,整治活動對整個市場而言收效不大。
1990年,美國威斯康辛醫學院DanielRudaman博士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論文試圖重新定義HGH的功效,這篇論文的結論在此后的十余年前引起了巨大爭議。Rudaman在從12名年齡從61歲到81歲老人HGH對比實驗中,表明HGH治療會導致了脂肪組織減少、肌肉組織增加、腰椎密度增加,可能有延緩衰老的作用。但是這篇論文也警告說不當使用也有可能導致副作用,比如男性化、心臟病并發癥、猝死等,當時美國主流醫學界認為,這次實驗并沒有檢測到注射了激素以后是否確實地增強了肌肉力量、靈活性或者生活質量,其量化的指標和具體的結論可疑。
但是這篇文章的反響之大卻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它甚至促成了1993年,美國抗衰老醫學會(A4M)以及未被承認的醫學專業“抗衰老醫學”的成立,這家協會當年即擁有會員多達1.1萬多名,多數為專業醫生。他們均宣稱提供昂貴的號稱能判斷病人所謂“生物年齡”的檢查,并許諾能用昂貴的激素針劑來降低“生物年齡”。“年輕夢”讓無數富翁以及公司高級白領騷動起來,無數專業運動員也樂于鋌而走險借此提升運動成績。但是他們必須面臨這樣的壓力——生長激素在美國從沒有被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范疇,動輒上萬美元花費全部需要個人買單。對于不少美國人,這筆不小的開支是一個巨大的壓力。需求刺激了供給,他們開始尋求全世界價格最低的貨源。由于國際間藥檢標準不一以及關稅原因,正常的出口往往需要出口國藥品管理部門的審批以及海關部門的監管往往無利可圖,于是走私的地下產業開始日臻活躍。
極大的暴利空間以及市場對生長激素的瘋狂追捧制造了這一不道德的交易關系。數以萬計的網站和垃圾郵件發送者開始利用互聯網正式叫賣生長激素以及其他興奮劑類藥物。此前,為尋求最低價,這類中間商往往從加拿大、墨西哥等地低價走私藥物原料,在美國境內地下封裝后伺機處理。在2005年之前,大約4/5的非法藥物是由墨西哥黑市流出的,美國曾對其進行過大力查處。由此,售價不及美國產品1/3的中國生長激素成品開始吸引買家的注意。根據美國法律,政府一般允許入境者可以攜帶不超過三個月的藥品,起初,個人私下來中國采購并夾帶回國成了最為快速安全的捷徑。隨后,這種行為開始演變為有目的地夾帶、大批量的郵寄、第三國交易,甚至地下走私。
在中國,生長激素作為特殊藥物,一直被劃歸為興奮劑類藥品的特殊管理范疇。2004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反興奮劑條例》規定:“醫療機構只能憑依法享有處方權的執業醫師開具的處方向患者提供蛋白同化制劑、肽類激素。處方應當保存2年。”但事實上,藥物流向的監管一直難以建立,在現實中,你不必憑借處方就可以很輕易地在醫藥批發部門以及醫院買到。這種情形被金磊形容為: “就好像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理論上你必須交,但是不交,似乎也沒有人找你的麻煩。”
這個黑色產業鏈到今天已日臻完美。只需要一個傳真或者Email,不必見面,就可以匿名和廠家交易,即使是正規廠家也不會審核購買者的資質或詢問其藥品流向,而互聯網則提供了全球交易的便利性。金磊承認,通過此類渠道,去年一年金賽藥業就獲得2000萬元左右的銷售收入。與金賽進行交易的這樣的神秘買家有20多位。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生長激素生產商私下違規向散戶銷售已經成了這個行業的潛規則,在互聯網上隨意搜索即可發現,這些原本應該被嚴格監管的生長激素產品多如牛毛,多被冠以強身健體之類的功效被肆無忌憚地叫賣。嚴格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得到生產批號的正規廠家僅有金賽、安徽安科、上海聯合賽爾、深圳科興等五家規模較大的企業,其中以金賽知名度最高,其網上販賣者以及仿冒者也最多。盡管正規廠商屈指可數,其原料藥的生產者卻有數百家之多。
而來自大洋彼岸的指控,提前讓中國整個生長激素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焦慮。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近日表示,中國政府將對違法生產、銷售興奮劑的行為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她同時意味深長地表示:“在有關情況未得到核實前,美方單方對外發布信息是不妥的。”上海聯合賽爾公司生產總監胡繼紅告訴《環球企業家》:“今年國家加大了生物醫藥制品的檢查力度,上半年有專項對血液制品和疫苗的監管,新設的駐廠檢查員,按著GMP標準嚴格監控生產和流通各個環節。下半年還有對注射劑類似的專項檢查。”
昔日明星
漩渦中的金賽藥業所在地——長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河街72號的氣氛驟然比以往低沉許多。這家看起來只有一個足球場占地面積的公司有著比一般公司還多的保安,并對試圖與下班的員工進行交談的陌生人保持警惕。
創辦這家公司的金磊在此之前的履歷堪稱完美。1985年從北京大學生物系畢業,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1989年赴美進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生物實驗室。金在Genentech公司服務了11年,從事基因藥物設計,內容涉及生長激素在眼科方面的衍生研究。在這家全球最著名的基因生物公司里,吸引金的不僅僅是優厚的股票期權、免費的咖啡甜點、定做的日本壽司、每周五晚上的徹夜舞會,還有這家公司敢于挑戰傳統、追求自我狂想的文化——這家公司的商業信條是“商業拯救生命”與“別管他媽的危險”。
金很快在Genentech展示了其作為科學家的天分。赴美不久,他的學術論文《抗體—抗原相互作用》曾被選為《國際分子生物學》雜志的封面文章。1994年6月,金磊獲得了博士學位,其論文被評為1994年度加州大學最佳博士論文,并被提名為該年度全美最佳博士論文。一年后,他贏得了美國生物學界最高獎克萊文獎,并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外國人。
金決定離開這一切的榮譽和光環,回國創業。這在當時很多人看來并非明智之舉。華爾街的銀行家們還沒有準備好向一家中國企業提供風險資金,而國內的融資和創業環境并不樂觀,政府官員對生物離新技術的概念更是一無所知。為此,金不得不四處變賣其在美國的房子和汽車,為節約并籌集到創辦企業的錢,他一度拮據到需要借住在同學家中。“當時的金磊十分落魄,他打印了好多投資計劃書,輾轉于全國各地希望爭取到投資,雖然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但是最后的實際收獲卻寥寥。”一位接近金的知情者透露,其歸國后的境遇頗為周折,“吃了不少常人無法想象的苦”。
絕望中的金磊幾乎跑遍了幾乎所有沿海城市,在漫長的三年時間內拜會了上百個潛在投資者,最終在長春落腳。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公司(000661.SZ)出資7000萬人民幣,金本人放棄控股議以技術入股的方式擁有了30%的股份(后稀釋至24%),擔任總經理。
盡管拿到了投資,但在人地兩生的長春,他需要平衡各式各樣的人際關系,甚至像廠房建設這樣的事情都差一點讓他的創業計劃泡湯。最艱難時,這個心高氣傲的加州大學博士不得不委曲求全租住在一棟破舊的民居里,在東北零下數十度的嚴寒中忍受暗夜的孤獨和嚴寒。由于一個產品的生產周期需要三周左右,所有的環節都必須精密控制,為此他不得不吃住在廠區。有時甚至24個小時都泡在車間里。1998年5月,由金自行研發的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和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rhGH)在國內率先通過了衛生部新藥評審,并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他希望打開的是一個尚未被充分挖掘的市場:金將生長激素的市場定位在兒科市場,在中國,矮小癥發病率大約l%~3%,按每年新生兒1600萬粗略估計,國內每年患者約16~48萬人,其中50%為城市兒童。但問題是,就連一些專科醫生也對生長激素這類產品知之甚少,而產品名稱中的“激素”兩字也嚇退了不少家長。
在當時,生長激素的最常見應用范圍是幫助燒傷患者康復,但金在此之外,專門組織了一支試圖打開兒科市場的銷售“別動隊”,一種藥品,兩支隊伍,這種奇怪的銷售組合被譏諷為重復投資,成本壓力非常之大。
1999年,由于前期投資巨大以及后期回報的滯后,金賽藥業現金流出現了巨大的短缺,公司到了打印一張紙都需要簽字的窘境。為了節約開支,接送員工上下班的班車也被迫取消了,手下的管理者頻繁更迭,而金磊本人則收到了董事會要求下課的最后通牒,萬念俱灰的他甚至有了關門走人的想法。便賣掉金賽藥業的想法,最終因為母公司長春高新與潛在買家美國風險投資商德州太平洋(TPG)之間未能達成出價協議而放棄。
為了盡早擺脫盈利乏力的困境,金磊甚至不近情理地要求管理者夜以繼日開會解決所有問題。在最艱難的時刻,他甚至把自己不及乒乓球臺高的女兒帶到公司,教其打乒乓球緩解內心的孤寂和苦悶。
金磊并不是那種喜歡大肆張揚的人,但是他對成功的期待卻是不言而喻的,在其身邊工作的人時常會認為最難對付的,不是他的苛責和嚴厲,而是他所制造的無時無刻的壓力。博士出身的金磊身上散發著精英當道的氣質,他極少在基層員工面前出現,發表演講或者表明自己的看法,這種精英意識得罪了不少人。在這個不到400A的小企業,不少資深員工都難得見他一面,他處理問題的方式是召集來直接主管,然后交由他們去處理。“我們都覺得他有些傲慢,還有些怕他,但是他的的確確值得敬佩。”一位金賽基層員工向《環球企業家》坦言。歸國之前順風順水的生活以及創業時的磨難,這些都成為下屬茶余飯后的談資。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個人經歷潛意識地激勵著下面的人必須要拿第一,而不是混日子。金磊甚至特意把“永遠爭第一”刻在了公司的墻上,每天上下班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必須從這五個大字面前走過。
金也許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生活。他擁有數輛豪華轎車,從沃爾沃到路虎一應俱全,他還喜歡在長春凈月潭荒無人煙的湖邊,開著那輛神氣的路虎在泥濘的蘆葦叢中穿行,直到深陷其中,亦樂此不疲。這個內心強悍的CEO還喜歡騎快馬來消解掉身上壓力,有時候,他要為這個危險的愛好付出代價,比如摔得鼻青臉腫地回來。現在,他可能要為他的瘋狂、大膽和無所顧忌付出代價,那個曾經給過他榮譽、機會和綠卡的國家已將其視為犯罪嫌疑人,而他所在的中國也不會繼續對這樣的灰色行為置之不理。
記者張亮、沈霄戈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