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ing Painting Guide
投資、附庸風雅還是愛好?
收藏或出于愛好,或出于附庸風雅,或出于投資。投資古書畫,十年以上才有回報。投資當代藝術,五年以上可見分曉。五年以上無人問津的作品,其作者前途渺茫。出于愛好的收藏,藏品會讓你惦念與癡迷,成為你生命的體外部分,而不像附庸風雅者只是身份的象征。這類收藏出自單純的藝術志趣,它是精神的寄托并帶有排他的占有欲,藏品如妻似子。如果同類作品的市場價位不斷升高,你會獲得雙重的滿足。
造訪畫家忌諱輕率買畫
初次造訪陌生畫家,尤其是重要人物,事先瀏覽他的各種資料,交往時才有可能一拍即合。否則,你表達不出欣賞他的理由,貿然提出買畫,甚至當場討價還價,把自己降格為掮客,到了真心打交道時反而變成永久的障礙。
挑剔名家成名前的作品
名家成名前的作品大都平庸,否則當時不會被人忽視。無論國畫家還是油畫家的早期作品,畫底差,顏料差,技術差,保存條件差,因而易變質,易龜裂,易褪色。
顏料艷麗的畫易褪色
無論什么畫種,玫瑰紅、紫羅蘭、紫紅、大紅、銀朱、朱紅、桔紅、桔黃、中黃、中綠、鈦青藍、花青、群青、鉛白都不穩定,容易變質。較穩定的有赭石、土紅、土黃、鈦白與黑色。國產顏料不如進口顏料,套裝顏料不如特制的巖彩。仿印象派與后印象派作品,時間一長就面目全非。艷俗畫風如同快餐食品,過不了多少年,色相就會蛻變。
有針眼的油畫不能久藏
買馬看牙齒,買畫看針眼。從畫的背面朝著亮處觀察,發現透光的小針孔,表明底子沒有做到位,調色油會滲透畫背而使畫布變脆。
易地收藏可重新繃框或裝裱
濕度大的南方,畫布繃緊才能避免塌陷,一旦轉移到干燥的北方,畫布緊縮而失去彈性,硬如鼓面,需要重新繃框或調整畫框。國畫也不例外。
不能在卷筒內收藏油畫
油畫收藏在卷筒中,時間一長,取出時顏色脫落,如同美人長滿牛皮癬,慘不忍睹。油畫布卸下后卷成筒,畫面應當朝外卷!否則顏料厚處會龜裂。
小心作品發霉
普通房間或地下室儲藏布面與紙本作品,最怕潮濕的季節,開窗通風易長霉,不通風長霉更烈。
防止作品變形
國畫作品變形,或因為裝裱粗糙,或因為受潮,或因為干燥。油畫作品變形,多是內框的木料不佳。舊杉木舊桐木較好,普通松木容易扭曲。裝框作品要垂直置放,讓畫面布紋始終保持橫平直豎。畫布不能繃得太緊,放進干燥的房間容易收縮炸裂。
警惕炒作
時下的畫廊,誠信者少而投機者多。投機者對畫價的炒作,往往是通過托兒競拍洗黑錢的勾當。這類伎倆經過精心設計,常常奏效。天下烏鴉一般黑,鑒定、評論、出版、策展中也有出于情面或利益的藝托,通過鑒別、評價、宣傳、展出,暗渡陳倉,提高作者的級別和作品的地位,讓你上當。
畫價判斷
當今繪畫價值與價格的尺度出自歐美。作為全球畫壇攀比的對象,它不大合理。盲目尊崇歐美標準的收藏家、經紀人、拍賣行,遲早會破產。把握繪畫價值與價格的合理尺度,你的收藏事業將超越收藏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