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衛生產業的照顧性政策
對衛生產業實行免稅政策。車輛購置等均不征稅。志愿者在醫院舉辦的“三產”,也都給予免稅照顧。成立全州醫院物資供應中心,醫院所需物資和被褥清洗等均由該中心統一提供,政府也實行免稅政策。
后勤管理承包政策。醫院食堂、旅館服務都由社會上的公司來承包經營,醫院提供必要的房屋和大型設備。潘契醫院安全保衛僅5人,需三班倒,既要負責安全保衛,還要照管停車和精神病人,以及承擔部分病人服務的助理工作。平時用車出租公司租用。有些大型設備,也到社會上租賃,使用三年取得效益后,合適再購買。
公共關系發達。潘契醫院公關部僅2人,去年社會集資達40萬澳元,主要來源于他們組織的俱樂部、集會和企業贊助,經費主要用于購置設備,有的設備上貼有募捐單位和個人名字。他們還組織一支常年為醫院服務的志愿工作者隊伍。志愿工作者利用醫院提供的條件,開辦了小賣部、花店、編織毛衣等,去年凈收入20萬澳元。
重視管理,降低成本
醫院的院長有時就稱為總經理,部門主管稱經理,職工對老板負責。醫院千方百計縮短住院日,減少工作人員或工作時間。工作人員由全日制減半日制或工時制,以節約工資。
政府對醫院幾乎是全額撥款,實行全民免費醫療。但政府仍要求醫院將醫療衛生作為產業來對待。衛生部每年與醫院簽訂合同,年終考核,未完成工作量的減少撥款。醫院吸引的病人越多,醫治疾病越難,工作量也就越大,醫院獲得的撥款也越多。只有經營管理好,才能贏得更多的病人,獲得更多的撥款。
為了控制醫療費用上漲,衛生改革基本趨向是綜合性醫院兼并專科醫院,大醫院兼并小醫院,效益好的醫院兼并效益差的醫院。
撤銷各醫院的董事會,建立集團董事會。獨立的機構減少,管理人員精干。實行經費承包。設院長一人,不設副院長和院長助理。對管理部門也進行調整,一律不設副職。醫護人員全部實行聘用制。醫院千方百計招聘高級人才,提高知名度。
州衛生廳采用DRG方法,按醫院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撥款,將撥款分為固定部分和可調整部分,后者即每個病人按800元計,達到一定的人數以后,按600元計。這樣達到管理控制的目的。
公立醫院的非臨床服務,如維修、飲食、被服洗滌和清潔工作等等承包給私營機構,部分臨床服務,如生化檢驗、腎透析等轉給私人醫院。
人性化服務
醫院的環境布置如同家庭、賓館、商場。醫院專門為患者配有社會工作都和心理精神工作者,設有專門的辦公室。手術室內放輕音樂。醫院餐廳每天向病人供應三頓飯兩次茶。為方便國外人士就醫,醫院配備翻譯。候診室內設有書報,茶水和飲料,婦產醫院還設有托兒所。
醫院還聘請患者代言人。代言人直接向董事會負責,有權到醫院各部門了解情況,向董事會作出書面報告。社會上還設立獨立于醫院和行政之外的健康服務委員會。
病人一般均有律師,私立醫院還有保險公司干預。如果醫院發生醫療差錯,院長必須登門道歉和解釋,并作出必要的賠償。
如新南威爾士州新兒童醫院,每個房間都有一個矮窗,小孩可在病房望到窗外的景色。在醫院旁邊有一旅館,可供陪人住宿。兒童醫院的病房有兩扇門,藍門為醫生進出之門、黃門為病人家屬進出門。醫生查房后在走道的特制小桌邊開醫囑,盡量減少對小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