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明:值得樂觀的是,中國的一部分領導人在過去的三四年中已經開始正視環境問題了
發言人: 易明(Elizabeth Economy,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中國問題專家),
CV Starr 高級研究員/對外關系委員會亞洲研究室主任
主持人:吉丹·羅斯(Gideon Rose)
吉丹·羅斯(以下簡稱G):中國的環境污染究竟為什么這么嚴重?這僅僅是經濟大規模高速增長所帶來的后果,還是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特殊的問題?
易明(以下簡稱E):當然,20年來保持每年10%-12%的經濟增長,一般的國家真的很難做到,更別提還要同時兼顧環境了。但是中國政治經濟的現狀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特例。
在中國的政治體系中,地方官員經常是各自為政,他們往往只想發展當地的經濟,并不真正重視環保。而且,體制中也沒有使地方政府更容易進行環保的激勵機制,不管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的。舉例來說,地方政府通過提高水價籌資建立了污水處理項目,然而,由于法律規定的排污處罰額度過低,工廠寧愿一邊支付罰款一邊生產,也不愿使用污水處理設備,結果付出的代價比以前更大。

政治方面也是如此,保護環境確實不能給地方官員帶來實在的好處,只有非常顯著的經濟增長才被看作是他們的政績。中國的領導層正為此而傷腦筋,他們猶豫不知道是否該任由媒體、NGO組織和司法系統這一類力量介入環境領域——盡管在美國和其他國家,人們早就將這些力量看作是非常重要的環保力量了。他們擔心如果這些力量真的介入,可能會帶來更廣泛的政治變革。所以,我認為是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才造成了今天這樣的局面。
G:如果是源于如此深層次的結構性的因素,那么究竟該怎么做才能實現變革,這些變革有可能實現嗎?
E:值得樂觀的是,中國的一部分領導人在過去的三四年中已經開始正視環境問題,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遠遠超越了他們的前任。在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節約用水和增加環保投資方面,他們制定了一系列明確的目標。
但是,如果真的想要實現根本的變革,就必須像我剛才所提到的那樣,完善機制。也就是說,要迫使地方官員必須提高水價,即使他們可能會因為來自公眾的壓力而不愿這么做。同時,還要制定相應的法律,確定一個合適的排污罰款額度。此外,還需要加強執行機構的力量,因為一個只有300人的國家環??偩郑氡O督13億人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也要加大在環保方面的人員投入。
最后,還要完善監督機制,讓媒體、NGO組織和司法系統的職能得到充分發揮。如果失去了工作的透明度,失去了問責制度,環保問題根本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改善。
D:您是否認為,水資源或水污染問題會成為中國與其鄰國關系潛在危機和潛在沖突的導火索?
E:中國擁有流入東南亞和俄國的七大水系。在水資源使用的問題上,中國與其鄰國已經發生了一些沖突。比如過去哈爾濱水污染對于俄國的影響,還有中國西部和西南部對于湄公河水域的破壞,使柬埔寨和越南捕魚業和水平面遭受一系列影響,這些都是已經實實在在發生了的。最近我還聽說了關于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的水資源爭端。因此,水資源的問題對于中國來說,已經是迫在眉睫。
坦白地說,中國很幸運,所有的鄰國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希望與中國冷靜地交涉這些問題,只有哈爾濱水污染事件時,政府的不作為讓俄國稍稍動了怒。即便如此,我也覺得他們并不想真的去惹中國。
所以,不僅是水資源的問題,還有像空氣質量這樣的問題,在日本和韓國也同樣人人都知道問題所在,卻沒人愿意真正站出來指責中國。更有甚者,他們還花了很多時間鼓勵中國去研究和判定這些環境問題的來源,還整天想著怎樣和中國合作,一起來推脫這些問題。實際上,中國是這個區域內最有力的一方,在水資源的問題上,中國掌握著絕對的控制權。所以,我認為除非出現政治上的變化,這類低層次的爭端雖然還會一直持續,但是我不認為這些爭端會發生實質性的升級。

G: 現在有的人想借奧運之機抓中國的小辮子,是不是你提到的有些NGO組織其實也是想這么干?
E:總的來說,NGO組織既不會把奧運當作某些行為的借口,也不會借奧運之機將某些問題升級。大多數環境NGO組織都致力于在奧運來臨之前將北京推到它應在的位置。中肯地說,確實有像法輪功這樣別有用心的非政府組織,想借奧運之機揪住中國政治體系和政府行為中的漏洞不放,但我認為環境問題不在其列。
我不認為奧運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對于一些像我這樣的人來說,奧運成了指標只是因為它可以說明中國一貫的問題,并且中國也想把奧運當成一個對外展示的大舞臺,僅此而已。再說,想借奧運之機在環境問題上有所建樹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奧運又確實是一個信號。不管是涉及知識產權、產品安全,還是環境和公共衛生,只要你想跟中國合作就必須懂得,北京的做法、說法,還有他們所制定的目標,在實際運作中都只占很小的比重。沒有人不希望看到他們能在奧運的環境問題上實現承諾。
G:您剛才提到了比賽項目可能因為空氣污染而延期的問題,如果真的發生了,那會非常尷尬吧?
E:當然。我想他們會竭盡所能避免這樣的情況。有趣的是,就在幾個月前,中國宣稱要在奧運期間完全關閉一些工廠,于是,那些工廠就根本沒有出現在他們近期的測試名單上。
然而,北京的一些工廠不愿意在奧運期間完全停產,只愿意減產。這就是我在觀察今日中國時發現的另一個有趣的問題。包括我在內的任何人,只要關注過這個國家就會發現,在某個階段,人人都愿意為了民族自豪感去做任何事——這樣他們就可能會關閉工廠。
令人吃驚的是,經濟利益有時還是會打敗民族自豪感,占得上風。所以,你說得沒錯,如果因為空氣質量而延后賽事的情況真的發生,那將非常尷尬,并且會打破北京想要向全世界和全國人民展示的所有美好圖景。(編譯:段醒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