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煙是一個重要而龐大的社會工程,若是舉國上下一并努力,方法得當,認真推動,中國完成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的目標就一定可以完成,甚而是指日可待。
2007年5月,本刊邀請到國際控煙專家臧英年教授針對控煙問題和記者暢談了關于政府、煙草公司和煙草消費者三方共贏的問題。時隔五個月,隨著2008年綠色無煙奧運腳步的臨近和中國控煙工作的逐步開展,臧英年教授再次做客本刊,就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的問題作出了詳細的解答。
《中國科技財富》:目前中國的控煙現狀如何?
臧英年:身為世界第一產煙、售煙、吸煙和煙害大國的中國,現在正面臨著一個關鍵和時來運轉的時刻。中國是要履行“世界煙草框架公約”簽約國任務的成員國之一,對減少煙草銷售和消費要爭取必要的措施。中國也承諾要舉辦2008年綠色奧運,必須要嚴守奧運比賽場地全面禁煙的規定。北京市也得在迎接廣大國際游客到達北京參觀奧運的時刻展現控煙的成果。這便是在天時和地利的配合情況下給北京和整個中國一個大好的時機和推動力量,讓中國在控煙的工作上大跨一步,趕上時代,與國際控煙的發展趨勢接軌。
然而,目前雖然控煙的時機很好,但中國控煙的現狀卻是亟待改善。國家、社會、單位、家庭和個人都需要在控煙工作的領域里改善和堅定觀念,安排和采取行動,既要點滴積累,又要彼此呼應,讓推動控煙的各種有效措施可以落在實處,產生效果。掌握時機,行動到位就可以利民救國。反之,便會禍國殃民,后果堪憂了。
《中國科技財富》:對于控煙,國內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臧英年:不像臺灣和香港都有“煙害防治法”的頒布和實施,中國控煙的全面立法根本不存在,這也形成了中國有效推動控煙工作的致命傷。中國有零星的法律、法規涉及控煙領域,如1987年國務院頒布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1991年衛生部發布了該條例的實施細則,但對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沒有明確的規定和嚴格實施的手段,缺乏成效。199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提出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和保護兒童不受二手煙害的規定。1997年全國六大部委又頒布了《關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煙的規定》。以上種種立意良好,而未見徹底實施的法規條例都只是在中國控煙工作的推進中不無小補和聊具一格,稱不上是大刀闊斧和雷厲風行,其成效也十分有限。由于國家在全國性控煙立法里缺乏力度,漏洞太多,地方性控煙法規的跟進就也自然反映出上行下效的立法不足和執行疏忽了。
當然,一個完善的控煙立法除了要強調執行公共場所嚴禁吸煙的規定外,還要包括嚴禁香煙廣告、加強煙盒上煙害警示、提高煙稅征收、普遍控煙教育宣傳和提供戒煙服務等種種措施。其綜合作用一是壓縮煙民吸煙空間,減少煙民散布二手煙害的機會,促進煙民戒煙。二是保護非煙民,提高他們的自衛條件和鼓勵他們協助吸煙親友戒煙。三是勸阻青少年不要開始吸煙,以斷絕吸煙大軍的來源。針對以上種種控煙的措施,當前中國控煙法律的有關規定可說是漏洞百出,微不足道。
《中國科技財富》:有無條例規定公共場所不可吸煙?若有的話,執行得怎樣?是否還存在許多大家不知道的法規條例?
臧英年:如上所論,規定公共場所不得吸煙,有條例,但執行不利。例如《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已早于1996年頒布,禁煙范圍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場所,1997年全國六大部委也同樣頒布了公共交通工具的禁煙規定,但在出租汽車內乘客吸煙是為所欲為,缺乏管理和制裁。許多長途交通車和一些火車上也常見違規吸煙者出現,沒有受到制止或懲罰。最新的情況是,北京市已宣布于10月1日起全面執行出租車內禁止吸煙。希望這一規定可以徹底實現。
因而,公共場所的禁煙規定要產生實效,維護人民健康,必須在執行時見其功效。在場的非煙民要提出抗議,要求執法者(有權制止吸煙和進行罰款者)執行規定,不得有誤。例如北京市要整頓出租汽車內乘客吸煙現象,就得由市交管局工作人員執行罰款,出租汽車公司要求司機制止乘客吸煙,并將“吸煙違規,罰款若干元”的標志貼在出租車前后座,讓搭車者看上去一目了然,若違規受罰便咎由自取。
《中國科技財富》:您怎樣看待煙草企業在中國的強勢發展?
臧英年:目前中國的煙草企業強勢發展,在中國企業界評選后于9月1日發布的“2007中國企業500強”的名單里占有十席地位,這既是煙味濃濃,又是隱患深深了。因為煙草產品越暢銷,煙民越廣大,整個社會、家庭和個人受害也越深。煙稅之得不如煙害之失。這也正是國際社會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倡導下,要對全球煙害彌漫的發展加以迎頭痛擊的道理所在。
今年四月我曾在《中國科技財富》雜志刊載“控煙救國人人有份”一文。在文內我提出,煙草工業應自省自問,配合國際控煙大勢,順勢調整,不要逆流而上,自討苦吃。如今我還要舊話重提。我們非常體會煙草工業從業者為維護自身利益,要自吹自擂,虛張聲勢一番。可是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又要看重國家和全民利益,我們就不能閉了眼或瞎了眼,一味為“煙草勢旺,國家振興”的錯誤想法和目標去鼓吹或搖旗吶喊了。我也曾于今年5月接受《中國科技財富》雜志的采訪,暢談了積極控煙,三方(政府、人們和煙草行業)共贏的道理。
去年我從一位一向力挺我控煙行動的老友(年已九旬開外)處取得一個煙廠慶祝百年建廠的紀念冊,該冊的上、中、下篇小標題是:生存的樂觀,壯大的樂觀和發展的樂觀。冊子序文的最后一段又說:“××已走過的百年是傳奇的百年,是和國家命運緊緊相連的百年,我們始終懷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愿,她將承載百年品質,承載百年價值,承載百年精神,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中去,續寫新的百年傳奇!”這番話既顯夸大,又顯無知。我不相信煙草工業還有百年輝煌的前程可以和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并駕齊驅。反之,它必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中淘汰出局。
《中國科技財富》:在中國,全面禁煙是不是一個大的趨勢?如果是的話,中國正在進行哪些舉措?
臧英年:中國已于2005年8月28日由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批準成為世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簽署國之一。中國也于2007年1月由國務院批準成立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八個部(委、局)組成了中國履約部際協調機制,負責協調全國的履約工作。衛生部在2007年5月發表了“2007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報告內提出了被動吸煙對健康的危害何在,我們至少有5億人正遭受被動吸煙的危害,并強調說,立法是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的關鍵措施,而立法禁煙的觀念已成為公眾共識。該報告的結論是,中國政府要為有效履行控煙框架公約全力以赴,修訂控煙條例,推行控煙措施,補助地方控煙經費。但據了解,2006和2007兩年里中央補助地方推動控煙工作的經費尚不足人民幣一千萬元。這要應對全國13億多人民防治煙害的重大課題,可真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我長住已40年的美國華盛頓州,全州居民約600萬,而全年控煙活動經費,取自法院對美國煙草公司的罰款,是2800萬美元。推算起來,在中國的1元人民幣要用在13個人的控煙工作上,在華盛頓州是近5美元用在該州1個州民身上。兩者之間的差異已是天淵之別。
衛生部報告結論的另一要點是,開展公共場所禁煙行動。說明到2004年,中國已有一萬兩千多所學校被命名為“無煙學校”,北京已有44家醫院達到了“無煙醫院”標準。但實際情況是,“無煙”之稱是有名無實,命名之譽是虛有其表。在控煙工作里是不能夠走走形式,點到為止的。
為迎接奧運會明年8月在中國的召開,舉辦“無煙奧運”便也是中國控煙的緊要目標了。這要在全國推動和建立無煙、清潔的工作和公共環境。要接待奧運國際客人的飯店和餐廳便都是創建無煙環境的必然區域了。可是,據觀察了解,推行此一目標的進度有限,促進手段也得加強。要完成指定目標,即“奧運簽約飯店、奧運場館及奧運村的餐廳在2008年6月前要達到全面禁煙,各大、中型餐飲經營場所提倡全面禁煙,不能達到全面禁煙的餐廳,75%的面積設為無煙區”,還正是“任重道遠”和“同志仍需努力”。
《中國科技財富》:全面禁煙是一個過程,您覺得它要克服哪些困難?
臧英年:全面禁煙(公共場所)是一個重要而龐大的社會工程。這也是推動全國控煙工作中最首要的一個起動步驟,任何公共場所(如餐廳、辦公室、商場、娛樂廳館等)若沒有全面禁煙的硬性規定和嚴格執行的措施,就無法防止煙民的吸煙和擴散二手煙毒。因而,要推動公共場所全面禁煙,首先要全國建立妥善可行的禁煙立法,要制定嚴格執行的行政措施,要培訓有效執法的工作人員,要普遍宣傳禁煙的好處,全面規定內容,嚴格執行方法,完善檢舉(對違規吸煙者)途徑,鼓勵非吸煙者為維護個人拒吸二手煙的權利,在禁煙區對違規吸煙者采取勸阻和檢舉行動。在社會、學校和家庭環境里要散布控煙、禁煙的信息和知識,新聞媒體要介入加以宣傳(這不是每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一天的事,是全年里要關注和隨時行動的事)。
香港自2007年初開始啟動全港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的規定,結果使香港煙民大量涌向醫院,要獲得戒煙的指導和協助。中國要推動公共場所全面禁煙,也得提供煙民完成戒煙的好去處和好方法。中國急需在醫院里完成準備,充實條件,設立戒煙服務,也需要努力開發和擴大使用戒煙有效用品,其中的首選便是“尼古丁替代品”,有貼、吸、食、嚼、噴等多種劑型存在,可供戒煙者選擇。但中國醫生要首先戒煙,再掌握助人戒煙方法,才能發揮完成自己“濟世救人”的天職和使命。
我也認為,建立“無煙家庭”是中國推動控煙和禁煙的必要措施和最佳起點。因為家人朝夕相處,彼此關注親愛,要協助家人戒煙是天經地義和利及全家的大好事。而助人戒煙不能只靠意愿和強行上馬,要能支持戒煙者求得專家協助和使用有效戒煙產品,以增加戒煙成功的勝算。今年8月18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曾在“人物新周刊”欄目內播出一個控煙、戒煙的節目,我是節目里受訪的嘉賓。節目中我分析了煙民的心理,提出了助人戒煙的必要和方法,也倡議了“無煙家庭”的建立是中國控煙的必要手段。
《中國科技財富》:在控煙方面,美國是如何做的?它對煙草企業又是采取的何種態度?中國有什么可以借鑒的地方?
臧英年:美國由國家倡導,推動控煙始于1964年。那年美國衛生署首次著書公布吸煙與肺癌的直接關系,以后每年都要出版一冊控煙專著,執行至今。1971年美國國會規定,香煙盒上要注明“吸煙有害健康”。1970年代起,美國中、小學都開始推行控煙教育。1990年代里美國國家和民間的控煙工作迅速積極展開,政府加強了各項控煙措施,如嚴禁室內吸煙和資助煙民戒煙費用等。美國民間和衛生機構也風起云涌,大舉介入了控煙工作。與此同時,美國各州的總檢察長聯署控告美國煙草公司案在法院勝訴,各州取得了年年支付的巨額賠款,用于州內各種控煙工作的開展,成效顯著。我居住的華盛頓州近年來大力推動控煙活動,青年人的吸煙率已從往年的百分之三十幾下降到如今的百分之十幾,這是令人欣慰和振奮的具體成就。
參照美國經驗,中國推動控煙似可采取以下行動:
一、摒棄“煙稅救國”的構思和取向。建立“控煙興國”的正確想法和政策,由國家最高行政決策的國務院成立“中國防治煙害領導小組”,全面策劃,深入檢討,妥善制定中國控煙在立法和行政兩方面的必要措施,落實步驟,促其實現。為全國控煙工作定基調,做后盾,發首槍。
二、增加煙稅,提取其中部分收入,投入全國控煙工作。支持地方的控煙活動,擴大民間社團(如中國控煙學會、宋慶齡基金會、全國婦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組織),就不同角度和群體介入控煙工作的動力和能量,給予經費支持和行政贊揚。
三、中國的保險企業要在人壽、醫保、駕車和房屋保險的規定里加重吸煙投保者的保險費,以合理調整收費標準,降低非吸煙投保人在支付保險費時為煙民投保者額外增加的負擔。
四、中國政府要鼓勵和支持戒煙有效產品的開發和推廣,許可戒煙費用在醫保或工作單位報銷。中國衛生部也要認真推動無煙醫院和戒煙服務的建立,讓戒煙者有去處,獲協助,可以戒煙成功。美國許多企業都和設有戒煙服務的醫療機構簽約,支持企業里的吸煙者前往治療(吸煙是一種慢性病),費用由企業負擔。這也是“一兩撥千斤”的好招,企業花小錢進行預防,讓企業省大錢(工作人員因煙害重病的開支),從而提升企業效率和形象。中國的“國家資產管理局”似應鼓勵其所屬國家大企業采取此一措施。
總之,中國推動控煙大業,需要政府牽頭,行動在先。社會和單位跟進,共襄義舉。家庭和個人介入,人人貢獻,人人獲益。
《中國科技財富》:就目前狀況來看,您認為中國離全面禁煙還有多遠?
臧英年:若是舉國上下一并努力,方法得當,認真推動,中國完成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的目標就一定可以完成,甚而是指日可待。中國若是陋習難改,放空話,喊口號,做虛功,中國實現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和完成其他控煙措施的希望就十分渺茫,前景就十分暗淡。正所謂“事在人為,成事在我”,中國已面臨推動控煙的大好契機,決不能虛晃一招,良機痛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