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韋的“富翁”們窮得一塌糊涂,而在中國,真正的富翁們卻絲毫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他們的購買力一如繼往,奢侈品公司的銷售增長依舊,不大可能被通貨膨脹所左右。
成為一個百萬富翁,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在某個國家,卻是件再容易不過的事。
津巴布韋,這個全球百萬富翁最多的國家,正在上演令人啼笑皆非的奇怪一幕——遍地都是“百萬富翁”,但他們卻什么也買不起。打個出租車的起步價至少也是100萬津元,一包3片裝的刮胡刀片要1500萬津元,到餐館吃完飯準備結賬時,一沓沓的鈔票堆在餐桌中央,給用餐者的感覺就像是坐在拉斯維加斯的賭桌旁一樣。這還算不了什么,10年前買首都哈拉雷上層街區的一套公寓的鈔票,如今只夠買一塊磚頭。
高達3700%的惡性通貨膨脹率已經摧毀了這個國家的經濟,而它帶給成千上萬的平民是何種的夢魘,可想而知。
而在中國,今年的通貨膨脹率也是居高不下,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小麥和其他農產品的漲價也已經深深地刺激了消費者,對許多中國人來說,通貨膨脹會遏制他們的非生活必需品支出。比如,食品漲價可能減少購買新鞋、服裝和家用電器的支出。
相比之下,我們離津巴布韋的噩夢還很遠,8月份6.5%的這個數字,已經讓人感覺是很高的通貨膨脹率了。
尤為不同的是,津巴布韋的“富翁”們窮得一塌糊涂,而在中國,真正的富翁們卻絲毫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他們的購買力一如繼往,奢侈品公司的銷售增長依舊,不大可能被通貨膨脹所左右。
服務大眾市場的消費品制造商日子不那么好過了,而奢侈品領域中的知名品牌和企業卻在富有的消費者面前仍掌握著定價的主動權。
原材料價格上漲,高端白酒類企業就可以通過將銷售價提高10%#12316;15%來應對。這類公司包括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生產深受國人喜愛的白酒的這兩家公司,正是在通貨膨脹中受到影響最小的、處于市場高端、利潤率較高、客戶不太關注價格的企業。
奢侈品品牌如今也潮水般地涌入了中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國:新的奢華風潮》的報告指出,到2008年中國奢侈品銷售將以20%的年增長率狂飚;2010年,中國將有2.5億消費者有能力購買奢侈品,到2015年奢侈品銷售額將超過115億美元,消費總量將占全球的29%。
奢侈時裝品牌寶姿公司的毛利潤率約為80%,在全球奢侈品公司中屬于最高的,它一直希望把自己包裝為海外品牌,尤其是在女性消費者面前。寶姿非常了解中國消費者,而且它在國內擁有的零售網絡比任何其他高端時裝零售商都大。
寶姿今年以來將其Ports International品牌產品的平均售價提高了12%,無疑它早就將目標客戶對準了那些未受超市豬肉價格大漲影響的群體。
有統計說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年銷售額已經達到20億美元,已經成了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國,僅次于美國和日本。而在過去3年里,開業一年以上高端零售類企業的收益增長率一直超過其他領域的企業。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問津奢侈品的,目前的事實是,物價在上漲,在以罕見的速度和罕見的范圍內上漲,給普通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影響。
另外,通貨膨脹導致銀行利率上升,其中貸款利率的提高,給百姓購買房子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房價將可能繼續保持上漲的趨勢。
通貨膨脹給老百姓帶來的影響最主要的是百姓手上的錢的購買力在下降。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將要付出更多的金錢,才能維持和原來一樣的生活水準。沒有成為富翁的普通人,生活在通貨膨脹這種處境之下,則必須學會生存的智慧了。
不過,當人們看到房產、股票和越來越多產品的價格升高時,他們會逐漸開始接受漲價的現實。過去幾年中,中國的消費群體都生活在一個高經濟增長和低通貨膨脹的時代。
但無論如何,這一局面已經改變了,面對通貨膨脹,富人與平民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引用經濟學家謝國忠最近的一句話,“通貨膨脹在中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