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歸我管
聽到電梯到達的鈴音,我披起外套一路小跑匆匆沖了進去,差點兒撞在一位纖瘦女孩的身上。當我不好意思地抬頭看向那雙怒視我的眼睛時,忽然感覺有些眼熟。而對方已經尖叫起來,天吶,居然是大學的室友。
我們差不多10年沒見,卻還是很有默契地選擇了同一家酒店的餐廳。當我們從各自的大包包里掏出同樣的會員卡都要點一杯英式紅茶時,把服務生都給逗笑了。
“怎么樣。現在做什么工作?”
對方,遞過一張散發著幽幽薰衣草香氣的淡紫色名片。“曹鵬”,哦,我想起來了,這個聽上去更像男孩的名字,從前一天不知道要喊多少遍,再次見面我竟想不起來了。名字下方跟著一個響亮的職務——外資公司區域經理。
“你呢?”曹鵬問道。
“哦,就在你剛才出來的那個辦公大樓,在一家合資公司管財務。”我邊說著,邊遞上自己的名片。
“看來我們當年在宿舍里許的愿望都實現了,”回想起曾經那幾個愛做夢的女孩兒,曹鵬不禁感慨。
是啊,除了“做夢”,當初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快樂就是千呼后擁地去逛街、“淘寶”。如今,我們的夢想實現了,可聽的出來,曹鵬和我一樣,幾乎沒有了自己的時間,和家人一起一日三餐,是無比珍惜的享受;旅行只是商務的代名詞,去過了很多著名的城市,能介紹的也只有哪家酒店的服務和設施高級。不知不覺中,我們都成了名副其實的“奔奔族”。
從過去聊到現在,曹鵬突然把話題轉到目前最熱鬧的股市上:“中國的股市真讓人說不準,看去年那走勢,我還想賺的錢又能給套房子付首付了,沒想到如今都收回去不說,又搭了不少。你進股市了嗎?哦對了,你當初總嚷嚷著未來老公的錢你要全權代理,愿望實現了嗎?”
“我現在的錢都在我婆婆那兒。”我脫口而出。
聽了我的話,曹鵬的眼珠子差點兒掉進茶杯里。她哪知道,我在公司每天經手幾百萬,來龍去脈都得理得一清二楚,剩下的時間,一談錢就煩。而且,工作繁忙,別說對炒股、買房無暇顧及,連逛街花錢的時間都沒有。我平日生活的簡單和忙碌,是別人無法想象的。不過,曹鵬的話倒是提醒了我。
晚上回到家,老公也剛到家不久。在電腦前等一封郵件。我幫他沖了杯蜂蜜水端到跟前:“親愛的,我聽說現在股市起伏很大,不安全。你說媽不會拿咱們的錢去炒股了吧?”
“媽是那么有魄力的人嗎?給她錢讓她炒,她都不肯呢。”老公覺得這問題問得可笑,“媽現在不光管咱們,弟弟的錢也交給她了。前陣子還跟我說,她現在用的是‘利滾利存款法’,說咱們的工資卡都是活期的,利息低。她給存了一個定期賬戶。這個賬戶是存本取息的,每個月她又把利息取出來存進一個零存整取的賬戶,這樣一來存本取息的利息在零存整取中又獲得利息,相當于兩次獲利。不過這么個折騰法,也就是媽才有那個閑工夫。”
聽了老公的話,我放心了。
健康這筆賬不能不算
要積累工作的能力不僅來自于理論,更多需要實踐,包括與公司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因而,我晚上加班到12點,節假日、周末,仍然需要為新項目做出財務計劃就成了家常便飯。忙碌的工作像沒有盡頭一樣,占據了我的生活。要不是生命中出現的一些插曲,我以為日子就會一直這樣重復下去。
從小到大,我是一個不容易生病也不習慣吃藥的人。我一直認為,身體上出現的~點兒小問題總能靠自己的調整逐漸化解。唯獨這次,在公司體檢時被查出身體里長了腫瘤,我害怕了。確診之前,我沒敢跟家人說。我擔心它是惡性的。此時此刻,家庭在我心中前所未有的沉重。
當我被醫生告知腫瘤是良性的,問題不大,只需要實施一個小手術之后,我擔心的問題立刻變得現實了——“醫藥費要花多少錢?除了日常的零用錢,其余都被婆婆存了定期。”忽然想到公司為員工繳納了醫療保險,我的心情才一下子又輕松起來。
手術進行得很順利。術后觀察一段時間后,我可以出院了,也就在這個時候,新的問題出現了。出院結賬時,總共花費了23000元醫藥費,其中近10000元是醫保報銷的,剩下的一多半需要我自己支付。這個消息又給了我當頭一棒,讓我有些迷糊,不是有醫保嗎?
這時,之前讓我避之不及的一名保險經理成了我最需要的人。我翻箱倒柜,從他的名片上找到了聯系方式。和他會面時,我頭一次靜下心來,認真地聽他的解釋。
“您公司為您繳納的跟我們保險公司的醫保不同,它是社保的一部分,我們對它的簡單理解是‘保’而不‘包’,對于一些多發病、常見病提供的保障是很有效的;但針對于疑難雜癥、重大疾病,推出的新藥、新材料,醫保藥物目錄的更新卻嚴重滯后。所以,您這次生病個人負擔仍相當重。”保險經理見我主動找上門來,十分熱情,“而商業保險也是針對社會醫保的缺陷提出的,比如最受歡迎的重大疾病保險,既可以補充醫保不予報銷的部分,還可以彌補病人的營養費、護理費、誤工費等等。所以有了社會保險,再加上個性化的商業保險的補充,就可以免去您的后顧之憂。”
這次生病可以說是虛驚一場,卻給我敲響了警鐘。和突如其來的疾病造成的大額開銷比起來,絞盡腦汁爭取到的用百分比計算的存款利息顯得那么微不足道。即便我現在收入可觀,但一旦失去健康,那我現有資金的安全、賺錢能力和那些對親人的責任都將無從談起。
雖說生病不是什么好事,但自從我給自己的健康上了“雙保險”,生病給精神和生活帶來的壓力卻實實在在地小了許多,甚至讓我嘗到了甜頭。不久之前,運動時不小心造成的小腿骨折,讓我在醫院一呆就是20多天,從住院的第四天開始,定額投保的“安心住院險”就把每天100元的住院津貼存進我的賬戶。最后所有賬目算清,我居然賺了近2000元。
那次之后,我像突然參透了一些道理,對于我這樣的“奔奔族”來說,理財最重要的是對健康的投資。
拆分生活增加收入
“別再那么拼命工作了!”這是生病后,家人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雖然不能肯定地說,健康亮起的紅燈是由忙碌的工作引起的,但大家都覺得我以往的生活狀態需要改變一下了。其實,我又何嘗不想,但崗位在那里,就注定要付出比別人多的辛苦。反復考慮后,我征得家人的同意,向公司辭職。
新的工作仍然跟財務有關,只是工作量少了一半,相應的工資收入也大不如前。第一次看到工資條上的數字,我多少有些不習慣,甚至開始懷疑當初是否做錯了決定。
“物價一個勁兒地上漲,咱們家的收入卻不如從前了,我這心里可真不好受。”我看著廚房里的柴米油鹽忍不住向老公抱怨。
老公不以為然地說,“咱們還不至于為這塊兒八毛的發愁。”說著從公事包里掏出一張卡舉到我面前。
“剛說錢少就給我送錢來啦,真好。”我撒嬌似的搶過卡,“花老公的錢感覺真……”
“好”字還沒說出口,就在半空中停住了。拿到手的卡片上赫然印著“健身貴賓卡”五個大字。
“我看你工作沒那么忙了,就辦了個年卡,沒事兒的時候你也去練練瑜伽,我看我們單位的女同事好多都在練。”老公的一席話說得我有些感動。
從第二天開始,我就興致勃勃地開始了鍛煉計劃。不曾想,卻有意外的收獲。
健身房的瑜伽教練是一位四十出頭的中年女人,一口標準普通話,說話時語速配合著動作緩慢柔和,猶如一位超脫的仙子,雖不傲慢,卻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我跟她練習了一個多月,卻沒好意思打過一次招呼。
“你以前練過嗎?”一天,教練走過來問我。
“沒,沒有啊。”她突然的問話讓我有些不知所措。
接著,她告訴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這段時間下來,看我動作做得不錯,以為我有練瑜伽的底子。“現在有些小年輕的瑜伽教練,動作也不比你好到哪去。”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激勵。
回到家,我把教練的話添油加醋地轉述給老公聽。說著說著,突然有一個念頭從腦子里冒出來——我能不能也當個瑜伽教練呢?
“給你點兒陽光你就燦爛起來了。人家教練只是想鼓勵鼓勵你。”老公當即給我潑了一盆冷水。
“我看不像,教練輕易不說話。要不是我真的做得好……”
我沒繼續跟老公辯解,當天就上網開始搜索考瑜伽教練證的一些信息。原來,考證一般要參加一些訓練班,總共花費算下來,也是筆不小的開支。不過要豐富自己的“實力存折”就要有付出——我把這當作增加未來收入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投資。
既然為夢想投資了,就不再是說說而已,當我拿到證書之后,又找到給我希望的那位女教練,請她幫忙留意一下有沒有健身中心需要瑜伽教練的。沒過多久,她告訴我跟她輪換的一位晚班教練辭職了,我可以去試試。
現在,我的生活被一分為二,而收入卻合二為一,絲毫不比當初做高級白領時遜色。老公說我注定要做一輩子的“奔奔族”了。可不管怎么說,現在的工作壓力和收入壓力的都比從前小了許多。有了健康保險和雙重職業的生活,讓我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