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竹市廣濟鎮仁賢社區黨支部書記曹代成,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母親、愛人和孫子,但他強忍著巨大悲痛堅持守護社區居民,帶領大家走出困境,恢復重建家園的信心。
天崩地裂災難降臨
2008年5月12日一大早,曹代成就從綿竹趕回廣濟鎮上班,愛人瞿亨華帶上1歲零8個月大的孫子也跟著來到廣濟鎮,想讓孩子和曾祖母親近親近。
下午2時28分,突然間天崩地裂,巨大的災難降臨。大伙在曹代成的呼喊帶領下,跑到了外面空曠地帶避難,而他自己則在疏散大伙時扭崴了腳。半小時后,曹代成趕回供銷社宿舍,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一家人居住的二樓已垮塌,母親、愛人和孫子都被壓在廢墟中。“當時母親和愛人都保持著雙手向前的姿勢,強震發生時,正是平日孫子午睡時候,母女倆肯定是想去救孩子被砸倒的。”曹代成泣不成聲地告訴記者。
強忍悲痛安撫傷者
自己的親人逝去了,但曹代成沒有沉浸在悲痛中,而是擦干眼淚,走進社區災區群眾的帳篷中,安撫其他幸存者受傷者的心靈。此次特大地震,綿竹市廣濟鎮受損情況十分嚴重,80%的民房倒塌,100%的房屋不能住人,仁賢社區就有30多人死亡。為了妥善安置社區中幸存下來的900多名居民,曹代成這些天沒日沒夜地行走在社區,哪里災民有需求,哪里就有曹代成的身影。
每天5時剛過,曹代成就要起床,在災區民眾安置點上一個帳篷一個帳篷地巡查,看看災民們一夜過后是否安全;上午領著社區干部向災區群眾分發救濟大米、蔬菜;中午吃飯時間,替換其他同志看護大量抗震救災物資;下午自己還要瘸著腿,來回拎水沖洗安置點的臨時廁所、打掃周邊衛生;誰家有個頭疼腦熱的,他要操心關照并找來藥品;哪個感到晚上睡在帳篷有點冷,他會親自送上毛毯。“一天忙到深夜才能回‘家’,雖然都是些細小瑣碎的事,也很辛苦,但只有我自己帶頭,災民們才能逐步恢復起信心。”曹代成說。
每天只睡二三小時
曹代成終日守護著受到創傷的社區居民,每天只能睡上二三個小時,一件黑色T恤衫穿在身上,從地震那天直到現在,都沒時間替換下洗洗。廣濟鎮陳副鎮長動情地對記者說,曹代成書記是“我們災區恢復信心的一面旗幟”,在他的感召下,廣濟鎮仁賢社區的居民目前也都振奮起精神,齊心協力重建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