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走進浙江省德清縣武康鎮五四村,在村民趙繼根家看到了當地村民時興的分體式污水處理池。它一端連著村民家里的廚房、廁所,一端連著屋外的污水處理池?!按迕窦依锵聪刺镁?,泡茶做飯用自來水,污水、泔水再進污水處理池,房前屋后可干凈了,既環保又節約!”村干部鄭小興介紹到。
五四村住著400多農戶,這里花果飄香、竹木茂盛,特別是村里全力創建省級小康示范村后,村容村貌與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農戶家里洗碗水、洗衣水、淘米水等臟水處理問題,一直困擾著村民,也影響了村容。
為徹底破解生活污水處理難題,五四村首先對村民家用了幾十年的水井進行了“升級”——投入70多萬元把對河口優質水引進了農戶家。喝著甜滋滋自來水的村民既開心又珍惜,一些農戶在感激之余也算起了一筆節約環保賬:家門口的水井繼續保留,平時洗衣、洗菜等就用井水,做飯燒水則用自來水。吃、用水分開,不僅減少了水費開支,還使村民飲水質量得到了保障。
“我們對中心村的農戶都做了規定,洗碗涮鍋的油污水和衛生間的污水不能像以前那樣,想倒哪里就倒哪里。必須建造污水處理池,通過它的分體處理,讓污水變成了凈化水。”說著,鄭小興帶筆者來到村路邊,在一戶村民住宅旁,他指著一株美人蕉下的隱約露出的水泥板說,下面就是分體式污水處理池。以往,村民廚房出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村路上了。建了這個池,那樣煞風景的事就不見了。
筆者看到,從農家屋里伸出的3根大小不一的管子,分別連接屋內廚房、廁所,生活污水從3根不同的管子流入化糞池,再進入厭氧池,經“過濾”后滲透到地下。“這種污水處理設施工藝流程簡單,建造費用700元左右,建成后運行費用基本為零,因此村民都樂于建造。”鄭小興說。
自來水的接通與污水處理池的建造在村里掀起了改建廚房熱。在趙繼根家,我們看到他家的廚房比城里人的廚房還大且氣派,用的全是不銹鋼餐具。女主人開心地告訴我們:“原來吃水用水都是井水,燒出來的水堿性重。現在自來水通了,用水方便了,用水觀念也要變了。再過半個月,我們這個花了兩萬多元錢的新廚房就可以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