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追求豪華型。個別地方的農家樂院落建得像別墅,豪華闊氣,裝修精美,儼然一副城市賓館的氣派。游客到農家樂,就是為了感受一下鄉村的氣息,體會一下農村的生活,享受一下田園風光的無限樂趣。他們并不是為了到農村去住“賓館”、“豪華別墅”。相反,鄉村的“野(自然)”、“土(原生態)”正是他們渴求領略的目標。

二是風格雷同型。有些地方發展農家樂追求整齊劃一,即房屋造型一致、經營方式相同。這顯然違背了農家樂發展要講究“特色”、與眾不同的原則。發展農家樂要統一規劃,不能亂建亂蓋;但也不能在風格上發生雷同。你家像他家,家家都一樣,就缺乏對客人更大、更深層次的誘惑力。若村莊房屋造型各具特色,街道路面干凈整潔,各家屋內擺設風格迥異,經營手段也不盡相同,這樣,游客今日去了這一家,還想著明日去另一家,全村人家家受益。
三是方法單一型。有些農家樂只為游客提供吃喝,其他項目一概沒有。游客到農家樂不只是為了吃喝,還為了“玩”、“樂”。玩不起來,樂不起來,農家樂也就不叫農家“樂”。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日益加快,現代游客更注重新潮、差異、新鮮。他們來農家樂既要吃好,突出“土特、野味”,最好未曾見過,更要玩好。蹬蹬水車、打打糍杷、推推石磨,去田野、山林轉轉,去風景名勝逛逛……這樣的田園生活才是他們的渴望與追求。
四是單打獨斗型。發展農家樂,不但要體現各家各戶的特色,更要聯起手來,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不少農戶是你發展你的,我發展我的,互不往來,互不配合,互不支持,這樣,勢單力薄,必造成單打獨斗的不利局面。而相互配合、共同發展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揚長避短,取得別人支持,實現共贏。如來自家的游客太多,忙不過來,可及時介紹到別家;同樣,別家的游客太多時,也可介紹到你家。
五是眼前利益型。有的人發展農家樂,不從長遠考慮,只顧眼前利益,對游客的服務不熱情、不周到,有的甚至出現“宰客”現象。原本比較便宜的飯菜,其價格隨人就市,遇見熟人、本地人就低,遇見生人、外地人就高。有的還和游客發生矛盾糾紛等。這既影響了自己的聲譽,也阻礙了當地農家樂的進一步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