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陳穎
一方面,特朗普善于造勢,但是他從事的行業以及做生意的手法,都非常傳統,非常不IT,更和蘋果、Google的酷大有距離。
今年真是有趣,海內外的財經話題大都集中在金融和房地產兩個行當里面,真是環球同此涼熱。
最近在紐約遇到商人朋友,他興沖沖地告知,現在美國金融界和房地產日子都不好過。就連有著賺錢機器之稱的地產大亨唐納德·特朗普,據傳只有30億美元家產,凈資產不要說遠不如碧桂園楊氏父女,甚至和他的中國版本潘石屹也還有相當距離。
是的,過去四五年的中國是景氣,中國房地產業可能是全世界同行里面最好來錢的。因此,一批批“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地產大亨雨后春筍般崛起。而特朗普雖然早在上世紀80年代搞地產就風生水起,但是在20多年前那次房產崩潰之中,號稱專門做高檔物業生意的特朗普也損失慘重,公司負債最高時候達到90億美金,其中9億是他個人名義擔保的。他大概每天需要償還100萬美金。因此,他也要申請破產保護。其后再過幾年,他東山再起,趕上了這次走勢洶涌的美國房地產市場,又再成為活躍的地產商。不過實事求是來說,因為他的資產相當于由負數變成正值,起步已經吃虧不少,自然不能夠與其他幾十年傳承、能夠利滾利的大家族比擬。所以,特朗普的資產可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要獲得更高的財富成績,在最近美國房地產一片跌聲之中,看來難度很大。
當然,特朗普是作秀專家,營銷大師,“特朗普”掛名的物業代表著高檔,代表著高級享受。在美國房地產次貸危機狼煙四起,其他地產商都惶惶不可終日之際,他連月來還積極四處推銷,前文提及的新書推廣就是一例。還有大劑量的特朗普電視廣告專題,專門反復強調一個觀念,就是要像特朗普那樣賺錢。具體來說,就是地產投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們一般人玩很容易就吃虧上當,最多賺點蠅頭小利。而我特朗普就不一樣了,我能夠找銀行特朗普式融資,我能夠找土地特朗普式開發,最厲害的是能夠特朗普式地銷售,最后幾個特朗普式方法加起來,就能賺大錢。特朗普“老師”還在百忙之中,抽空到很多城市進行“粉絲”見面會式的演講會。而且非常密集,整個2月和3月,幾乎是一周兩場,連一些十幾萬人的小城市他也不錯過!看到特朗普做這么多事情,也大體可以明白美國今年的生意不好做了。
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所以有關錢,有關經濟的話題,往往會成為決定因素。美國已故總統里根當年首度參選總統,挑戰爭取連任的卡特。當年里根公開詢問選民:你們現在的生活比起4年前,是否更好?(Are you better off now than you were four years ago?)在卡特任期最后幾年,經濟停滯和利率上升,使美國陷入嚴重經濟困境,結果里根大勝卡特上臺。
到1992年,總統候選人克林頓競選時亦發表了“里根名言”的變奏版:一切由經濟決定,笨人!(It's the economy, stupid!)最后兩位候選人都登上了總統寶座。
西方中產階級正面對身家縮水,中國年輕一代卻開始躋身中產行列,形成西方物業市場出現通縮,東方由原材料到食物卻出現通脹。西方經濟步入90年代日式經濟,東方經濟卻類似上世紀80年代日本增長令人目眩。
但是,更長時間來看,醉心營銷標榜奢華的特朗普并非是中國商人的學習好榜樣。他的名氣太響,他的發言往往刺激民眾,他的私生活也經常引來大家指點,他的藝術品位引來爭議。特朗普同時也以他敢說敢做的行事風格聞名美國,曼哈頓大大小小掛著他名號的建筑,要比洛克菲勒還多。大西洋賭城泰姬陵賭場里,游客用來喂角子老虎機的硬幣塑膠桶上,也有他的名字在閃閃發光。
一方面,特朗普善于造勢爭奪眼球,但是他從事的行業以及做生意的手法,都非常傳統,非常不IT,更和蘋果、Google的酷大有距離。而且二三十年來,投資者只知道有特朗普而不知道他的公司。實際上,除了他親身上陣的個人營銷殺出一條血路,特朗普的公司運營也乏善足陳,鮮有值得同行學習的地方。而他在電視上、在訪問中,也是眉飛色舞地一口一個MONEY,很少有涉及企業價值觀和社會責任的內容,始終有著美國民營企業家發財太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