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玉剛出道時儼然一副鄰家傻丫頭模樣,笑、撒嬌、鼓著腮幫子生氣,這種形象一直持續了10年。褪去稚氣,只剩下花瓶式的僵硬形象。然而她后來的世事滄桑都蛻變成了美麗。《阮玲玉》里的美麗哀愁、《滾滾紅塵》中她的靈動慧黠、《新龍門客棧》里她的潑辣嫵媚、《花樣年華》里她的矜持孤寂,讓她不再是敬業的花瓶。她的美,帶著東方的素凈和西方的明艷,成為一種光芒,絢爛之極后歸于平淡從容,就像她代言的鉑金飾品,散發出冷冽而華貴的光芒。在許多人眼里,張曼玉就等同于氣質美女,洗盡鉛華依然保持自我。
現代都市,人人都愛氣質美女。主流文化里優雅的氣質被當作判斷一個女人是不是美女的標準。因為外表美麗的女人不一定是美女,而氣質好的女人一定是美女(雖然主流文化也存在謬誤)。在上個世紀我們稱商界女人為“女強人”乃至“男人婆”,這幾乎成為白領眼里的可惡的女上司的別稱。她會整天板著一張嚴肅的臉,所以千萬別和她討論美容、化妝、時尚等等,因為她要么不屑,要么就一竅不通。到如今的女上司漸漸注意挖掘、塑造自己的獨特氣質。鐵腕,又帶著幾分柔情,大棒加蘿卜更令人信服:練達,又有幾分天真,經常和員工打成一片。
廣告商首先嗅到了氣質風向的轉變。原來護膚、化妝、洗浴用品的廣告絕大多數由女性做主角,甚至手機、領帶、西服這類被看作男人世界里的商品,其廣告也著意渲染女性對男性似乎是必然的崇拜、臣服和溫柔。在幾年間,廣告中的女性形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一方面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女性在抽油煙機、食用油、方便面等家常日用品廣告中充當賢妻良母或小鳥依人的女友;另一方面,在高端主流品牌廣告中,新女性的特質訴求正勢不可擋:獨立、智慧、締造時尚、自尊自愛、自信、大氣及富有人格魅力,她們不再是男權社會中的點綴,而是自己命運的主宰。
外來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讓現代女性的自我意識產生覺醒。金錢、權力、地位的增長為女性提供了物質條件和精神需求。不妨做個氣質美女,不為取悅男人,只為實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