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信息產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標準最終方案,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主叫上限標準降為每分鐘0.6元,被叫上限標準降為每分鐘0.4元。占用國內長途電路不再另行加收國內長途通話費。2008年3月1日起按調整后標準執行。
雖然各方代表對最終確定的方案仍是眾說紛紜,但是政府和國有電信企業大幅降低資費,讓利于民的大方向已是必然。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移動電話用戶已超過五億,電信企業利潤大大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利潤水平。近年,從歐洲開始,北美、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紛紛著手取消移動電話漫游費。以歐盟為例,此前歐盟成員國范圍內的移動電話跨國漫游收費貴得驚人,最多比在本國內的通話費用高出5倍,且各成員國費率參差不齊。經過近一年的立法爭論,歐盟于2007年6月出臺了關于降低了移動電話漫游費的新規定,根據這一規定歐盟國家移動電話用戶漫游費降幅達七成。
目前,在我國以移動電話漫游費為典型的高額電信資費已形成了壟斷暴利,擠占了社會福利,增加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去年隨著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相繼宣布實行移動電話單項收費后,為消費者所詬病的長途漫游費何時能從移動電話收費單上消失,成為人們持續關注的熱點,并引發集體大討論:消費者認為移動電話漫游一分鐘成本僅不到5分錢,要求徹底取消漫游費:運營商方面,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在去年年底呼吁運營商降低漫游費并表示中國移動愿意身先士卒,中國聯通稱希望漸進式調整,固話運營商則擔心陷入更難境地:政府代表表示漫游費成本難出準確數字,更鼓勵運營商之間的良性競爭;而專家的觀點更是難以統一,各執己見。年前,承載諸多移動電話用戶期待的“降低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標準”聽證會在北京召開,我國移動電話離資費的最后一個“堡壘”終于踏上破冰之旅。提交聽證會討論的方案有兩個,分別比原有資費平均下降了14.9%和63%,并且都取消了0.20元的漫游建立費。圍繞兩個方案、電信市場結構等諸多問題,18位來自各界的代表在聽證會上產生了三大交鋒。
交鋒一 兩套方案是否降到位?
上海市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江憲認為,聽證會討論的兩個方案中均列出了移動電話漫游時通話會產生的本地通話費、漫游費、長途通話費。兩個方案均取消了每分鐘0.2元的漫游費,這一點值得贊賞。今后,等長途通話核算出成本后,再考慮逐步降低長途費。
來自沈陽佐臣咨詢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沈長征說,用行政區劃界定移動電話服務區,是變相設置服務標準,沒有合理依據。他建議中國移動、聯通在全國實行同網同價,取消漫游概念;或劃成大區,在更大范圍同網同價。
全國政協委員朱錦林建議,在方案二的基礎上還應再下降。他列出的數據顯示,中國移動2006年總收入為2953億元,利潤為921億元,電信全行業的稅后利潤率為19%,這一利潤率超出全球很多電信運營商。
交鋒二 先降資費,還是先形成競爭?
中國電信市場部副總監朱正武說,雖然固定電話有通話清晰、穩定等優點,但不能代替移動電話的快捷便利。2007年電信市場的增量份額中,中國移動已占96%以上,固定電話運營商基本處于停頓甚至倒退。方案二的長途話費與固定電話長途標準一致,原來的固定電話用戶可能會用更方便的移動電話。無論哪種方案,都會加快移動電話對固定電話的全面替代,加強中國移動一家獨大的局面,其壟斷地位一旦形成,反而可能損害消費者利益。他建議,在市場結構合理的情況下,再調整資費,并建議政府趕快發放移動運營牌照。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師喬新生建議,在短期內執行第二套方案,并在第二套方案中同時執行單向收費。接著,由政府主導進行電信市場結構調整,參與企業組織結構調整,簡化資金結算環節,在政府統一部署下實現電信資源合理配置。
交鋒三 減少高收入者支出,還是普遍受益?
移動電話漫游用戶多為高收入用戶。降低移動電話漫游費,是否只是減少了高收入者支出,也是此次聽證會的一大關注點。中國聯通綜合市場部副總經理丁銘認為,漫游費調整要漸進、逐步到位。據介紹,中國聯通漫游用戶占用戶總數的20%,漫游收入中的80%僅來自2.5%的用戶。也就是說,只有少數高漫游資費者才能享受漫游費下降的好處。而且,漫游費下降,必然會擠占多數人本地通話費的下降空間。而且中國聯通CDMA網絡正處于高折舊期,2006年收入利潤率僅4.3%,只能承受漸進式調整。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呂廷杰認為,如果把漫游費取消了,很多人就會到資費最便宜的也就是不發達地區買電話卡,如拿內蒙古的卡到北京用,促使北京資費降低。因此,北京用來補償內蒙古普遍服務的資金來源就沒有了,導致內蒙古當地資費上升,加劇區域不平衡。
當日,持續了約三個半小時的“降低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標準聽證會”于傍晚結束,代表不同利益階層的代表們各抒己見,但提交會議討論的兩套降價方案并未成為最終定案。直至2月13日,信息產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才公布了最終方案。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電信資費調整,要兼顧消費者利益和電信事業發展的需要。一方面,電信技術發展很快,電信企業需要保持合理的盈利,以跟上電信技術發展的步伐,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從個別電信企業的盈利水平看,移動電話通話費有進一步降低的空間。但幾大電信企業極不平衡,部分電信企業按現行方案承受已有很大困難。今后,要進一步推進電信體制改革,解決現行電信企業之間的發展不均衡問題,促進企業競爭,在競爭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審信服務。
事關全球經濟平衡
若要理解人力和物力的大規模流動將如何塑造我們的未來,就要先理解必和必拓主動拿出1,320億美元收購力拓的動機。這兩家來自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公司分別是全球市值排名第一和第三的礦業公司。而二者合并后誕生的巨無霸將把全球的鐵礦石、煤炭和銅等資源牢牢把持在手中,它旗下的1 54座礦山遍布在從馬達加斯加到密歇根的世界各地。
在人類歷史上不乏馬爾薩斯主義者對物資匱乏的預言。可是,無論是必和必拓之類的公司,還是各個發達國家,都不惜重金以確保自己在未來自然資源的供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十九世紀,列強是靠堅船利炮來搶占資源,而如今取而代之的則是投資銀行家。若必和必拓迎娶力拓,新公司3,500億美元的市值將超過通用電氣而僅次于埃克森美孚,每年的利潤將接近微軟的兩倍,是雅虎的45倍。新公司旗下業務的地理分布是如此之廣,以至于它幾乎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國家。
BMO Capital Ma rkets的礦業分析師托尼·羅伯森稱,必和必拓想聯手力拓暴露出“僧多粥少’’的現實。現在可供開發的礦山已經非常有限,故而必須將現有的納入囊中。拜各國的高樓大廈、橋梁、還有Prius混合動力車所賜,必和必拓與力拓上個財季的收入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5%和13%。再看看名義上算成長性股票的雅虎,該公司收入增幅只能達到7%。隨著全球需求的膨脹,礦業公司紛紛涉足更復雜的項目,可危險也隨之而來。正如必和必拓所稱,這類“資源萃取”所需的資本投入越來越大,前往獲取資源的地方政治風險也一個比一個高,比如剛果。在必和必拓看來,與力拓聯姻將取得參與此類大型新項目的資本籌碼,而不至于將公司置于生死攸關的境地。
羅伯森表示,由于超過40%的國際鐵礦石供應和三分之一的鈾礦供應都掌握在這兩家公司手中,因此這會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公司合并,當兩家公司早在1999年討論合并鐵礦石業務時,澳大利亞的一位官員就曾不客氣地說:這兩家公司實際上壟斷了鐵礦石生產。
世貿大廈遺址附近一處地產的開發就已經暴露出了這個問題。紐約州和當地政府原計劃斥資12億美元在此建造一座交通樞紐,但此事現已被迫擱置,原因之一便是鋼材、混凝土和水泥價格的上漲。
安永的研究報告對礦業分析師們大加指責。報告稱,這些分析師的預測過于保守,市場對礦產品供不應求局面持續的時間估計不足,從而導致對礦產價值的低估。安永表示,采礦業的并購熱表明,礦產品的價格受到了人為壓制,尤其是在礦產資源豐富的前蘇聯解體后。反過來,這又說明目前的價格水平是可持續的。
如果事實的確如此。那么必和必拓對力拓的收購將只是為一場規模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自然資源爭奪戰拉開了序幕。比起早上你在電腦屏幕上是看到微軟還是雅虎的標志,這對于你和你的家庭恐怕重要得多。
第三者插足
誰有實力向這個所謂的“準國家”叫板?那只能是一個真正的國家,我國鋁業公司,與美國鋁業公司(AIcoa)聯手在今年2月1日橫刀殺人,購入了力拓將近10%的流通股。
2月4日,中銀國際稱,中國鋁業公司收購力拓11%股權的舉動是為了阻止必和必拓與力拓的交易,二者的交易可能導致礦產資源(尤其是鐵礦石)供應的壟斷局面,從而使中國更容易受價格上漲影響。補充說,上述消息對上市公司中國鋁業的影響有限,因為這是母公司進行的交易:現在討論有關將力拓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事宜還為時過早。同日,中國鋁業的股價上漲11.6%,至13 66港元,但偏離13.88港元的高點,重返這一高點的可能性很小:成交額高達9,424億港元。但2月6日,中鋁(2600.HK)報11.98港元,跌幅9.7%,全球最大的必和必拓提高對力拓的收購報價消息對中國鋁業股價形成了打擊。國有企業中鋁公司和美國鋁業公司聯手斥資140.5億美元的收購,是我國企業迄今最大一筆海外投資。收購力拓股份的交易體現了我國進行海外交易的新戰略,事實證明這一戰略正在日益取得成功。有鑒于2005年中海油提出全面收購加州聯合石油公司而在美國引發的強烈政治反響,中國公司現在采取了收購少數股份的策略,不尋求全面控股,從而避免了許多監管問題,并降低了政治反對聲浪。通過與美鋁聯手,中鋁得以向世人表明這樁交易是出于商業目,一位知情人士說:“沒有人會相信美鋁會為了追求利潤以外的目的而在一樁交易上投入12億美元。”
以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管理學教授道格-古斯利稱,對中國經濟而言,獲取原材料可能是當前的頭等大事。他說,人們都在關心美國貿易逆差和沃爾瑪超市中的商品,而往往忽視了原材料問題將對大家的生活造成更大的影響。
國際鋼協干預
國際鋼鐵協會表示,不應允許礦業巨頭力拓與必和必拓可能的合并繼續進行。國際鋼鐵協會秘書長伊恩·克里斯莫斯代表全球鋼鐵企業表示,此項交易會將鐵礦石的定價權集中到少數礦業公司手中,從而阻礙競爭,他呼吁有關的反壟斷部門對這項交易進行審查。必和必拓本月(2月)修改了對力拓的收購報價,力拓拒絕了這項估價約為1,474億美元的敵意收購要約,稱這一價格低估了該公司的價值。與此同時,力拓表示將作價7.5億美元出售位于阿拉斯加Greens Creek的銀、金、鋅和鉛礦業務。為重新致力于發展公司的核心業務以抵御必和必拓的收購,力拓將進行幾項資產處置,出售上述礦產即是行動的第一步。力拓計劃在今后幾年里出售至少150億美元的資產,以償還債務并將公司業務重新集中到能帶來最大收入的領域。在1,474億美元面前,微軟的446億美元確實只是“片鱗碎甲”。并且在收購一開始,美國司法部便證實,將對該交易進行反壟斷調查,國會議員也表示,他們將研究這筆交易。
“小巫”本色
01/提振歐洲媒體和科技股
在微軟提出收購提議之后,歐洲斯托克600指數科技和媒體分類指數分別上漲了1.75%和2.5%,其中上漲幅度較大的個股包括:意大利的Tiscali S.P.A,漲6.6%;Fastweb S.F.A,漲5.5%:英國軟件公司AutonomyCorp.PLC,漲7%,電視廣播公司ITV PLC,漲4.3%。2月2日,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最新上漲55點,至12704點。標準普爾500指數漲7點,至1385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新上漲12點,至2402點。不僅如此,2月4日“日經指數”收盤漲2.7%,至13859.70點,因微軟以446億美元收購雅虎的消息給市場帶來了樂觀情緒。
美國1月份就業數據出人意料地出現下滑,這是4年多來的首次。市場更加擔心2008年以來本已表現疲軟的美國經濟可能會進一步走軟,甚至會在未來幾個月陷入衰退。微軟提議收購雅虎,此舉將給業內領導者谷歌帶來實質競爭。受上述收購提議影響,雅虎在盤前交易中上漲超過50%,而谷歌公布第四財政季度收益和收入則低于預期。
02/有理不在聲高
2月12日,雅虎公司表示,其董事會正式拒絕了微軟每股31美元的收購提議,稱其出價大大低估了雅虎的價值。雅虎公司稱,董事會與公司管理團隊以及財務和法律顧問一同對微軟所提出的收購建議進行了仔細評估,一致認為該收購建議不符合雅虎公司及股東的最大利益。
微軟公司針對雅虎回絕其收購提議作出回應,稱它并未因此改變看法,它仍認為自己的出價是“充分且公正的”。在表態拒絕微軟的收購出價后,雅虎股票上漲2.3%至29.87美元,投資者似乎相信雅虎如被收購,收購價應高于微軟目前的價格。目前尚無其他公司提出收購雅虎,但據知情人士透露,雅虎董事會已討論了有可能幫助公司保持“自由身”的方案,比如與谷歌達成搜索廣告外包協議等。而微軟方面可能會等待時機,以雅虎能否引來競購方。它或許還會要求雅虎證明自己的“高”價值,從而為收購談判打開大門。據知情人士說,目前階段微軟無意提高出價。另一方面,由于微軟股東對收購雅虎公司交易的不滿之聲四起,微軟最終是否會上調報價,這點依然存疑。
03/口水戰
雅虎在新聞稿中說,對其“全球性的品牌、世界范圍的用戶群、近期在廣告平臺上的大量投入及未來的增長前景、創造自由現金流和盈利的潛力及大量松散投資”而言,微軟的出價沒有充分認識到它們的價值。雅虎首席執行官楊致遠在給員工并報監管部門備案的郵件中重申了雅虎專注發展其對自身定位——也就是成為消費者進入網絡世界的“起點”、成為廣告客戶的必有之選的既定方針。微軟則在新聞稿中回應說,“很遺憾雅虎未能接受我們就合并兩家公司提出的充分而公正的方案”,雖然雅虎拒絕了這一方案,但它跟以前一樣,仍相信自己的方案“不論在戰略上還是財務上都很有可取之處”。微軟表示,它之前一直在跟投資者討論收購雅虎的事。新聞稿說:根據與兩家公司的股東交談的結果,我們相信,迅速推進此事及至達成交易符合各方的利益。
對戰不僅局限于當事雙方,谷歌也興致勃勃加入其中。這輪口水戰由搜索巨頭谷歌首先發動,該公司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微軟主動提出以446億美元收購雅虎公司“引發了很多令人頭疼的問題。”這篇由谷歌高級副總裁大衛·德拉蒙德執筆的博文質問微軟是否想要故伎重演,試圖對互聯網也施以不恰當的、非法的影響,一如它在個人電腦行業中表現的那樣。這篇文章指責多年來一直飽受美國和歐洲反壟斷監管機構詬病的微軟“不斷地尋求建立壟斷——然后再侵蝕新的相關市場,謀求統治地位。”微軟首席法律顧問布萊德·史密斯在發給某記者的電子郵件聲明中說:“微軟和雅虎的合并將造就互聯網搜索和在線廣告方面位居第二的競爭者,從而創造一個更具競爭力的市場。若非如此,互聯網行業的競爭只會削弱。”
不管綜合效應會不實現,微軟都會控制雅虎,讓它來主宰這兩家公司共同反擊谷歌的廣告業務,不管以什么方式,用什么代價,微軟CE0史蒂夫·鮑爾默和團隊的決定都是阻止或者防止谷歌沖擊微軟賺錢機器的心臟所必需的。而必和必拓公司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案例來加速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的發展,勢必將影響全球原材料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