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國的汽車產銷量將有可能突破1000萬輛,這個數字幾乎是1992年我國汽車產量的10倍。據經濟日報報道:1992年,我國汽車產量首次突破100萬輛,達到106.17萬輛,比上年增長49.79%。2000 年,我國汽車產量達到20690萬輛,比上年增長13.07%;銷售208.86萬輛,比上年增長14.01%,汽車產銷量突破200萬輛。其中,轎車產量60.46萬輛,比上年增長6.95%。中高檔轎車產量12.35萬輛,占全部轎車產量的20%。經濟型轎車表現不佳,除長安奧拓和羚羊一共生產48235輛,增長8.19%外,其他主要產品呈下降趨勢。輕型車產量63.87萬輛,占全國汽車產量的30.87%微型車產量仍然保持強勁增長勢頭,產量達到5460萬輛,占全國總產量的26.39%中型客車3.59萬輛,增長22.13%,大型客車產量7953輛,增長4%;重型車產量8.19萬輛,比上年增長74.37%。
細數產銷逐年遞增
2001年我國汽車產銷高速增長,全國《目錄》內103家汽車企業總生產量為233.44萬輛,同比增長12.81%,汽車總銷售量為236.37萬輛,同比增長13.29%。其中,全國轎車產量為70.35萬輛,銷量為72.15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16.35%和18.25%;客車產量為82.86萬輛,銷量為82.83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18.24%和17.46%;載貨車產量為80.24萬輛,銷量為81.84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5.02%和5.62%。
2002年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第一年,全國累計生產汽車325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38%:銷售汽車324.8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37.1%。其中轎車的產銷均突破百萬輛大關,分別達109萬輛和112.6萬輛,比上年分別增長55%和56%。客貨車的增長勢頭也非常強勁。

200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400萬輛,達到444.37萬輛和439.0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20%和34.21%。其中,轎車累計產銷量達201-89萬輛和197.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3.25%和75.28%;載貨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22.96萬輛和121.1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04%和10.35%;客車產銷量分別為119.52萬輛和1 2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94%和15.15%。截至2003年年底,我國個人汽車保有量接近1243萬輛,其中,個人轎車保有量超過489萬輛,比2002年增加146萬輛,增長42.7%。2004年,我國汽車累計產量和銷量分別達507.05萬輛和507.1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11%和15.5%。其中,轎車累計產銷量達231.63萬輛和232.6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99%和15.17%;載貨車產銷量分別為151.47萬輛和152.59萬輛;客車產銷量分別為123.95萬輛和121.87萬輛。2005年我國生產汽車570.77萬輛,增長12.56%:銷售汽車575.82萬輛,增長13.54%。銷大于產,汽車總體產銷平穩增長。由于商用車產銷呈現微弱下降,因而汽車總體增長靠乘用車的快速增長支撐和拉動??蛙囀袌鲚^為低迷,中客和輕客同質化問題比較嚴重,更新步伐跟不上用戶不斷增長的需求;高檔客車隨高速公路里程的進一步增加而發展。貨車市場上,輕貨和微貨保持增長勢頭,成為貨車需求增長的主力。
2006年我國汽車市場再度呈現較快增勢,產銷雙雙突破700萬輛,分別達到727.97萬輛和721.6萬輛,同比增長27.32%和25.13%。乘用車仍是拉動需求的主要動力,轎車市場再度活躍。乘用車產銷分別為523.33萬輛、517.6萬輛,其中轎車銷量達382.89萬輛,同比增長近四成。轎車市場結構進一步向節能型轉變,1~1.6升的轎車銷量占轎車銷售總量一半以上。商用車市場需求平穩增長,客車擺脫低迷走勢。貨車產銷同比增長13.45%和13.29%,輕型、中型客車擺脫上年負增長態勢。新產品上市頻率加快,汽車市場整體價格走低。據統計監測,2006年國內上市的乘用車新車型達110多種。2007年我國汽車產銷雙雙超過880萬輛,分別為888.24萬輛和879.15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22.02%和21.84%。其中,乘用車總銷量超過了629.75萬輛,同比增長21.68%;商用車總銷量為249.40萬輛,同比增長22.25%。中國在2007年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市場。在2007年銷售的472.7萬輛轎車中,私人購買的份額超過80%,私人消費成為轎車市場的主體。據統計,自主品牌轎車2007年全年累計銷售超過1 20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6%。在2007年全國完成的880萬輛汽車產銷中,排量小于1.3L的車型共銷售164.39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26%。綜上所述,歷年均以3位數遞增,那么2008年是否有望突破1000萬輛?
年初露鋒芒
據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國乘用車(包括轎車、MPV、SUV)銷量依然創下了新的歷史紀錄,達到53.07萬輛,環比增長3.5%,同比增長了35.9%。同樣在今年1月,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總經理丁宏祥說,2008年中國進口汽車市場仍將保持20%左右的增長。2008年全年進口車數量將超過36萬輛,進口汽車品牌和車型增多,進口SUV仍將是市場上最熱門的車型。分析稱:由于2008年國產乘用車增長20%和汽車消費結構升級的需求,全年進口車總量可能有所放大;跨國汽車公司出于對市場的掌控、對品牌提升的渴求和對中國市場前景的看好,將把更多的品牌和更多的車型投放到中國市場:進口SUV仍將是市場上最熱門車型,預計增幅會超過轎車進口增幅,進口SUV車型也會越來越多。關于進口車價格,丁宏祥認為:由于政策穩定,總體上進口車價格不會有大的變化。
國內各大汽車廠家也紛紛在年初公布了自己在今年的銷售目標,去年南北大眾和上海通用三家企業都超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銷售目標,一汽大眾以銷售45.8萬輛超過上海通用奪得轎車銷售排行榜的冠軍,而上海通用更是以綜合優勢率先突破50萬輛大關,總之三家巨頭都牛氣沖天,繼續領跑國內車市。
全“民”奮戰踵“勢”增華
今年,上海通用和一汽大眾都放出豪言,要沖擊60萬輛大關。有消息稱上海通用汽車除了將大力拓展2007年底上市的雪佛蘭SUV科帕奇外,還將引入別克品牌下的城市SUV-Enclave車型,同時還將投產君越混合動力車型。此外,全新換代的新款凱越也將于近期上市,豐富的產品陣容將是上海通用獲勝的不二法寶。一汽大眾今年的新車型并不多,目前公開的只有MODELX一款全新車型。一汽大眾今年的主要任務是要繼續挖掘邁騰、速騰、奧迪A6等車型的市場潛力,與上海通用一爭高低。上海大眾在去年底今年初已經推出了兩款新車CROSSPOLO和桑塔納志俊,今年大眾品牌的新車就是途歡Tiguan,而且開始將以進口方式引進,所以上海大眾今年的增量將主要在斯柯達品牌上。隨著明銳進一步被市場認可和下半年法比亞的上市,上海大眾完全有可能完成既定的目標。
合資品牌中除三大巨頭之外,今年風頭最勁的當數一汽豐田。由于王牌車型卡羅拉的銷量連續突破1萬輛,一汽豐田的胃口也越來越大。今年立志要將銷量從去年的28萬輛提升到40萬輛,增幅在40%以上。除卡羅拉外,一汽豐田在2月底還將推出新款威馳,再加上皇冠、銳志等車型,一汽豐田將迅速躥升到銷售排行榜的前5位。但是由于新威馳和廣州豐田的雅力士同門相爭,再加上飛度也要大改款,一汽豐田能否完成40萬輛還很難說。
另一個放出豪言的是北京現代。去年北京現代遭受重創,銷售只完成了23萬輛,比2006年下滑近20%。不可否認,北京現代主力車型伊蘭特的銷量下降成為影響整個公司年度表現最主要的原因。因此,2008年北京現代在跟進引進伊蘭特換代車型HDC之后,還將引進新款御翔和已經在國內各大車展上亮相多次的城市SUV車型。年中,主攻高端運動車型的高級豪華轎車勞恩斯將進軍中國市場。因此,北京現代大膽預期年度銷售能增長64%,達到38萬輛,但業內普遍認為這一目標過高,幾乎不可能完成。其他合資企業如廣州本田、東風日產的目標相比之下都相當穩健,30多萬輛的銷售目標由于有新雅閣、逍客等新車型作支撐,完成任務問題不大。
受去年銷售形勢大好的鼓舞,眾多自主品牌都制定了相當樂觀的銷售目標。奇瑞汽車計劃產銷48萬輛,增長率在25%以上,吉利計劃26萬輛,增長率18%,比亞迪計劃產銷20萬輛,增長率100%,華展汽車計劃33萬輛,增長率10%。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自主品牌企業也都把寶押在了推新車上。今年奇瑞將有QQ5、奇瑞A6等3款新車型面世,產品線更加齊全,同時奇瑞的汽車出口也會穩定增長。吉利汽車今年也會加大推新車的力度,將有金剛兩廂、熊貓、中國龍等新車型推出。比亞迪今年也將推出F6、F1、F8等新車型,華晨的首款A級車也將于3月份正式上市。
但是,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自主品牌汽車的銷量開始下降,市場占有率也在逐漸縮小。特別是今年合資企業也都瞄準了自主品牌最有優勢的小排量車市場,豐田新威馳、雅力士、馬自達2、福特新嘉年華等精品小車都將在今年打入市場,對自主品牌形成合圍之勢。與此同時,富康、捷達等老車型的價格也在不斷下降,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越來越小。在這種形勢下,自主品牌企業想要完成上述銷售目標,將異常艱難。
面對車企的普遍樂觀情緒,除了擁堵和環保問題外,另有業內專家指出,今年由于國際油價持續攀升,加上國家實行緊縮的金融政策,購車的大環境增加了許多不利因素,這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因此,今年的車市未必能再現2007年的高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