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若死灰,在博客里留下遺言,然后縱身一躍,以后會無期的姿態決絕地告別了全世界。姜巖——北京一位31歲的女白領,為捍衛自己的愛情,從24樓的家中勇敢地縱身一跳,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在臨死之前,沒有忘記把出軌的丈夫和情敵,釘在人生的恥辱柱上。在屬于她個人又歸于公眾的博客上,姜巖寫下絕筆,并公布了其情敵的照片,成就了互聯網上沸沸揚揚的“聲討‘小三’系列事件”之一。
姜巖就這樣走了,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弱女子縱身從高樓上一躍而下時,是何等的悲壯與決絕。為捍衛愛情而亡,為保衛婚姻而死。因丈夫的背叛選擇放棄生命的女人其實也不乏先例——但姜巖卻是至今為止,死得最悲壯最慘烈的一個。她用自己的死,贏得了上千萬網友的關注與同情,同時也捍衛了自己的人格和尊嚴。然而,這樣沉重的事件,無論是對世人的鞭撻、拷問和震懾,所付出的代價都是巨大的——選擇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
印象中,“沒有你,我就去死”的這些例子,在男男女女的爭執中往往男人比女人說得多。然而,實踐的時候女人卻比男人多。的確,較男人而言,女人天生感性,在;中動之下不免決絕。因為那一刻,除了這個男人離去的身影,早已心中無它。“為愛情去死”有一部分只是“威脅論”。也正因為這一部分,男人們便成理論上掌握了女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規律。并藉此變得愈加肆無忌憚。當然,“為愛情去死”還有一部分是根本就沒考慮過后果的;中動行為。而最后的一部分卻真是心如死灰的絕望,抱著一死百了之心含恨告終。
事實上,不論怎樣,為離去的男人放棄生命都是件傻事。我們或許都曾經不可避免地經歷一些似乎生不如死的日子,但是要知道,為愛情崩潰過并不丟人,關鍵是我們一路堅韌并心懷美好,我們會相信一定能好起來。等度過最艱難的時光,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活著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男人還會再有,我們也都會再愛上別人。原來我們也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癡情——此生只愛一個人。
活著,是生命的一種形式,珍惜才是對生命最有價值的修飾。就像作家余華在創作小說《活著》之后的感受,他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所以我想說的是,婚姻和愛情亦同此理。我們要的愛情是用來溫暖自己的,而不是用來祭奠的。別以為眼前的愛情逝去了,它就從此和我們后會無期。要知道,除了離開的那個人,后面還有無數春花燦爛呢!
生命就象是四季的花朵,有綻放也有凋零。鮮花的凋零是為了換取來年的綻放,然而生命的凋零,卻再也沒有回頭的可能。所以,親愛的姐妹們,當他從你身邊走開時,我們依舊要相信后會有期,未來可期,一定要好好活著,而且要爭分奪秒的比他過得更好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