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天津市南開區少年宮堅持面向社會以德育人的方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結合少年兒童的實際,積極探索新時期校外教育活動的規律,努力展現新時期少年兒童的風采,推廣素質教育成果,構建和諧教育活動環境,我們在活動的策劃和組織上注重創新情境,構建新載體,開拓新領域,聯合社會各界力量,開展了以習慣養成教育為主線,貼近兒童生活、符合社會需要的系列教育活動,下面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區的活動。
一、圍繞“良好行為習慣養成”開展系列活動
一年來,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幫助下,我們努力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圍繞“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主線,突出活動的目的性:在全區10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先后開展了主題鮮明,立意精湛,緊扣時代脈搏,貼近少年兒童生活,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體,內容豐富多彩積極向上、形式新穎活潑、公益性、教育性強,深受廣大少年兒童及家長歡迎的40余項教育活動。
此外,我們還堅持面向全體少年兒童,以素質教育為核心,樹立服務意識,為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帶領學生下農村,進社區開展以“習慣養成教育”為主題的系列社會實踐活動。
隨著少年宮校外教育工作的深入發展,要吸引更多孩子參加活動,提高少年兒童參與率。各項工作就必須高質量、高水平,校外教育就要突出公益性,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任務,為此,我們加大了宣傳力度,在少年宮院內組織各類文藝專場演出,大廳內舉辦畫展,吸引家長、學生。南開有線臺、天津教育報、今晚報、天津校外教育等媒體也都宣傳了南開少年宮的工作。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來南開少年宮參加活動的孩子逐年增加。為了最大限度地開展各類活動提高少年兒童的參與率,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南開少年宮的各類活動不僅僅局限在本宮,還選派優秀教師到基層學校開展各類活動,推動了基層學校素質教育的開展。二、不斷完善“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培養勞動意識實踐能力,讓孩子們在這里增知識長才干
南校區“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是集科技教育、勞技教育、藝術教育、磨礪教育和生活教育于一體的多功能實踐基地,注重學生勞動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面向全體學生努力提高同學們在基地活動的參與率,每年都以學校為單位組織全區小學生分批到“綜合實踐基地”參加實踐活動,按年級分別參與不同的活動項目。凡到少年宮參加實踐活動都為一日活動。
基地建筑面積3000余平米,設專用活動室13間(每間50平米),其中制作室5間,勞技活動室5間,陶藝室1間,計算機房1間,多媒體教室1間,多功能活動廳1間(400平米),另有室外活動場地3000多平米。每天可接納400名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全年接待能力達50000人次。
為了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南開少年宮領導選派思想過硬、專業技術精湛、教學經驗豐富、具有超前意識和開拓精神的專職教師擔任各個項目的指導教師。
在這里,同學們將通過石膏翻制、膠畫制作、軟陶制作、編制中國結、手工縫紉、布藝紙藝、陶藝制作、面塑等手工藝制作了解各種工藝的流程;通過應用車床、銑床、鉆床、鋸床、磨床等機械和采用TTS或微泡PVC材料制作風車、拱橋、電動車等模型,將會懂得創造財富的艱辛;而航模、車模、船模制作則能培養學生研究探索精神;通過蛋糕、面包、豆腐制作及家庭烹飪技巧的學習實踐,去體驗生活的樂趣;通過小家電維修、自行車修理、電路安裝,培養學生自立自強和自己動手精神;通過網頁制作、動漫制作、電子閱覽、校園網吧的參與,能使學生看到信息技術的神奇和魅力,萌生遨游其間的欲望。另外,通過機器人、高級航模、海模表演,乒乓球、臺球、羽毛球,游藝活動、電影放映,小歌廳,無土栽培,花卉種植,攝影技巧,軍事訓練,形體訓練,禮儀講座,器械、徒手游戲,茶藝等活動的參與,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體魄,開闊眼界,提高藝術欣賞能力和各種相關技能。
我們在“實踐基地”看到,每個活動間里同學們各個聚精會神,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有的井井有條地整理著所需的各種材料,有的伏案凝神思索,有的已經動手制作,那精巧的構思,熟練的動作,有序的節奏,本身就像一幅美妙的畫,一首動情的詩,一只感人的曲。令人凝視,令人流連,令人贊嘆,相信他們的作品定將使人耳目一新。
在機器人表演、高級航模、海模表演,游藝活動、電影放映,小歌廳,無土栽培,花卉種植,攝影技巧,軍事訓練,形體訓練,茶藝等活動中,同學們聚精會神地進行著,集技巧與樂趣于一體的實踐活動。活動中,教師們細心指導,同學們則全神貫注進行著各自的實踐活動,一展自已的聰明才智,完全擺脫了原有課堂的束縛,他們在實踐中積累知識、掌握技能、豐富自我、相互競爭,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在石膏翻制、膠畫制作、軟陶制作、中國結編制、手工縫紉、布藝紙藝、陶藝制作、面塑等手工藝活動中,同學們精力集中,以豐富的想象和新學到的技藝不斷完美著自己的作品,在他們靈巧的雙手中,一件件精美絕倫的作品已經初見端倪,各種質地的人物、動物、花卉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多種材料和不同技法的作品有的細膩逼真,生動感人,有的抽象概括又不乏藝術特色。僅從面塑活動中就可以略見一斑,小小面團在他們手上有如神助,轉眼間色彩繽紛、生動逼真、活靈活現的各種造型就展現在人們面前,這是多么美妙的場面,讓人為之動容,雖然他們的作品還顯稚嫩但也能看出那不斷成熟的技法和功力,使人不得不為他們的技藝而喝采。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一種執著,一種對藝術不懈追求的執著。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一種精神,一種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不斷探索不斷追求的精神。更能看到深入開展素質教育的魅力。
在小小廚房里,蛋糕和面包飄香,豆腐鮮嫩,這也是學生們的作品。此時,他們已完全陶醉于自己創造的飄香之中。
各種體育項目更是競爭激烈,從他們的汗水中能夠看到他們的認真、投入、執著。
在這里,他們使自己融入社會,學到很多課堂上、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嘗試獨立的生活與成長,體會勞動者的辛苦與勞作。活動后,老師將采取多元評價方式,對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勞動成果進行評價。從而讓學生們懂得生活,體驗成功,學會節約,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合作,增進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了解,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和艱苦奮斗的精神。通過活動讓這些平時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變成一個個自立自強、充滿愛心的新時代少年,給父母一個驚喜,也給自己的人生記憶增加一個亮點。
看著他們的作品,想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對新鮮事物的濃厚興趣和那積極向上永不言敗的朝氣和熱情,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由然而生,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斷豐富“實踐基地”的活動內容,為同學們創造一片更廣闊的,體驗生活、鍛煉自我、展示自我的天地。
三、融合社會資源,為校外教育服務
開展社會教育活動,僅靠少年宮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須發動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才能把活動辦得更多更好,縱觀一年的工作,我們得到了南開區臺灣工作辦公室、南開區委宣傳部、南開區萬興街、體育中心街、天津市收藏協會、人民美術出版社少兒美術編輯部、天津市教材出版中心以及今晚報等諸多媒體、家樂福等諸多企業的合作支持。
時代在進步,我們面臨著新的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在活動主題、內容和形式等方面要不斷創新。要關心所有少年兒童的成長,特別要關心那些貧困和身有殘疾的孩子,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和不畏困難、勇于奮斗、樂觀向上的意志品質。
面對新形勢,我們還要努力耕耘,不斷創新,用新思路面對新情況,用新舉措來拓展新局面。最后,感謝各位領導和老師對我們活動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協起手來,共同開創校外教育事業的新天地。
(作者單位:天津市南開區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