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高校教育的出口即就業工作也面臨巨大挑戰,怎樣探索出一條就業工作中的創新思路顯得尤為重要。樹立畢業生現代就業工作的新理念,提供畢業生多種多樣的就業途徑和方式以及求職技巧、訓練方式等應迫切地納入到學生工作中來。
[關鍵詞]畢業生 就業工作 創新策略
如果說把高校學生四年的培養過程比喻成一個產業過程,那么高校的畢業工作就是這個產業過程的最終端即銷售過程,最終出口。學生在這四年中的培養效果如何,就看這最終出口如何,銷售好不好。盡管近幾年全國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每年大學生失業人數上百萬。在學生出口如此不利的大環境條件下,筆者也是從事學生就業工作,所在學院的就業情況在全校略顯優勢,本院領導對就業工作給予關心與支持,輔導員做到加強教育、因勢利導,較好地規劃學生職業生涯,順勢而為,有的放矢,努力做出了成績,也取得了一些經驗。如實習基地的建立、網上面試、考研就業經驗交流會以及畢業生雙選會和模擬面試等等,皆為本專業學生的就業指導帶來成效。
一、實習基地的建立
由院黨總支書記牽頭,利用自己的師生資源,在幾所中學、職高、進修學校、培訓機構分別掛牌建立了實習基地。學生第一次走上了講臺,親身體驗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使自己從“學”的角色轉換到“教”的角色上來。學生們在這些學校的教學實習就如教師正式上講臺前的教師崗前培訓一樣,嚴格按照教師資格要求,進行聽課、備教案、預講、兼班主任等等。
1.先聽課。實習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先到對應的班級聽課,做好聽課筆記,課后與各自的指導老師交換意見,怎樣把握“授”的主動性與重要性。
2.積極準備教案。通過一段時間的聽課,各自整理聽課筆記,聽取指導老師的意見,利用課余時間和寶貴的晚上時間積極地寫教案,用自己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3.預講。根據教學要求,做好教案之后,就要正式走上講臺授課,是實習生最緊張的時刻,可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平時的學習、工作是否努力與辛苦,就看這一刻的表現了。
4.兼班主任工作。實習生除了上講臺授課外,還要作實習班的班主任。晚上帶學生上晚自習,批改作業本,去學生寢室檢查生活情況等等。
二、利用網絡,進行網上面試
當時有一外語學校對我院專業比較感興趣,歡迎我院學生前去實習,但兩地較遠,所以不方便雙方面對面地進行交流和選擇。我們就利用了現代化的工具——網絡,解決了這一難題。我們在辦公室的電腦上采用網上音、視頻遠程交流,由此,外語學校校長對我院欲參加實習的學生進行了一場面試。這樣的面試對于馬上要走出去找工作的畢業生來說猶如一場求職的實戰,讓他們了解了自己與公司老板面對面交流時該如何應對。
1.形式創新。利用現代信息手段網絡,使供需雙方拉近了距離,雙方既能看到容貌,又能相互聽到聲音,實現了雙方的互動,避免了網上投遞自薦書的單向性。
2.拓展課堂知識,了解社會需求。學生們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通過網絡與用人單位的交流與回答問題,了解到用人單位也就是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關注什么樣的熱點,切實體會到供需雙方的矛盾。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提出的要求更具體、更務實,可能完全砸碎學生們在學校課堂里建立的空中樓閣,不過,有利于同學們開拓視野。
3.初次領會挫敗感。在面試中,出于某些原因,部分學生從老板的表情和談話聲音中感覺到自己的“落敗”與“失意”,本來進入大學都是優秀的學生,一路走來也是順風順水,從來沒有體會到挫折與失敗的滋味。但人生沒有一直順利的,總要遇到坎坷,只是時間上遲早的問題。所以初次領會到挫敗感,對自己今后的人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三、考研就業經驗交流會
交流會邀請到了其他學院或外校的一些在考研和求職中取得好成績的佼佼學子,他們中有一些在考研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而另一些則找到了令人非常羨慕的工作。共同就考研和擇業的熱點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首先,由師兄師姐們向大家介紹他們考研或就業的感悟和經驗;其次,師兄師姐們就同學們關心的問題做出了詳細的解答:(1)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堅強的意志是考研的法寶;(2)全面的個人素質、完美的個人形象是求職的制勝武器。
四、畢業生雙選會工作
經過前期的充分準備,邀請多家知名企業包括國營、私營、民營、外資企業等等來校“擺攤”“設點”,學生通過現場指導,積極準備畢業生基本資料表,尋找各自的“婆家”。
1.獲得有效信息,了解雙選會。雙選會上,應屆畢業生根據在事前對這些用人單位的宣傳的了解以及“攤點”上標出的用人需求條件,投遞了簡歷。簡歷投遞情況根據學生自己的就業選擇和方向而不同。
2.畢業生主動“上門推銷”,主動接受挑選。從思想上打破學生被動、消極的求職觀念,以為自己是大學生,坐在寢室等就會有很多單位來要自己、求自己,以為“皇帝的女兒不悉嫁”。而今就業形勢逼人,自己不得不走出去“找米下鍋”,不等不靠,主動搞好“上門促銷”,主動走入用人單位,主動接受用人單位的挑選。
3.暴露畢業生自身存在的問題。從這次雙選會上,我們也看到某些學生就業期望值太高,對小型企業不屑一顧,只看準大型企業和高薪工作;某些同學就業主動性有待加強;還暴露出學生缺乏面試和筆試技巧。所以,就學生對于雙選會的信心、參與主動性以及就業心態仍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去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
五、舉辦模擬面試
本院在學生畢業前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模擬面試活動。受邀來面試同學的主考官是某知名藥業集團人力資源部的專業人員,由于她從事多年的人事招聘工作,所以積累相當豐富的面試經驗。遵照她預先的吩咐,為了考察同學真實的應試水平不要有備而來,所以在面試之前并沒有通知同學們是一場模擬面試。
1.面試中自信心和親和力的重要性。同學們由于初次面試害羞和緊張,面對主考官時,不敢正視其眼睛,不是仰望天花板就是俯視地板,表現出缺乏自信心。但往往一個人的自信心是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何況是在求職過程中。還有學生的談吐舉止不能打動主考官的心,顯得被動,主考官問一句答一句,不能積極主動地詢問主考官自己感興趣和重要的問題,體現不出親和力,使主考官的興致大減,對來人的用人意圖降低。
2.正確認識挫折,尋找失敗原因。在面試中,難免有同學被淘汰,正所謂“優勝劣汰”法則。擇業也是雙向的,求職存在著競爭,用人單位為了得到優秀的人才,往往要“百里挑一”。這樣,個人在求職過程中遇到挫折就是難免的了,這就是偶然與必然的辯證關系。對待求職挫折,學生要有經受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切不可因此而自卑。
像這樣的模擬面試場面,其實已達到實戰的效果,學生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為今后真正的求職之路,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六、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1.樹立現代就業工作新理念。建議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更加優惠的條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靈活創業,摒棄一門心思、孤注一擲報考公務員,吃“皇糧”,端“鐵飯碗”的思想。
2.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思想。
3.鼓勵學生志愿服務西部。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往往進入一個誤區,就是前赴后繼、蜂擁而至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與其頭破血流拼好工作,不如退一步把眼光轉回內地放到西部,說不定那里更適合你、更需要你,這跟在大城市苦苦尋求好工作所浪費的時間相比,這完全可以縮短奮斗的時間,又何嘗不是一條成功的捷徑呢!
(作者單位:西南政法大學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