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我管理是大學生活的基本特征,為了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大學新生現在必須在大學生活的實踐中,學會自我管理,鍛煉自我管理的本領,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本文分析了大學生自我管理的特點和內涵,闡述了大學新生自我管理的目標、時間、技能、金錢等相關內容。
[關鍵詞]大學新生 自我管理 基本特征
對剛剛走入大學校園的新生來說,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獨立生活的問題。從家庭、從中學走進大學是容易的,但從依賴走向獨立,卻是痛苦的、艱難的。衣服得自己洗,時間得自己安排,人際關系得自己去處理,各種矛盾、各種困難,都要靠自己去解決、去克服。因為大學生已經是一個獨立的角色,必須學會獨立地生活。只有經過了這種獨立,才能品嘗到生活的多滋多味,領略到生活的繽紛色彩,探尋到生活的真正奧秘。只有經過了這種獨立的洗禮,大學生才能正確認識自己獨立的人格、意志、興趣和能力,并以自己的生活實踐得到別人的認同。因此,這種獨立的生活,正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契機。強烈的主體意識和切實的生活感受溢于言表,其中飽含著一個大學生對“獨立”與“成熟”的深刻理解。
一、自我管理的特點
1.自為對象
其他管理活動強調的是主體(管理者)對客體(被管理者)的管理。大學生的自我管理則是主體對自身的管理,是行為發出者作用于自身的活動過程。事實上,人的一生總是處于被社會管理,同時也被自己管理的過程中,只是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和側重點有所不同罷了。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黃金時代,一方面,自我意識開始覺醒,走向成熟。當大學生把自己作為對象來認識、分析、設計時,其自我管理就具有了充分的內在依據和較高的自覺性。另一方面,大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智能、品德等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就決定了他們應該把自我發展、自我成長作為自我管理的側重點。再一方面,大學生的自我管理比中學生自我管理更具有獨立性,因而更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自我導向
其他的社會管理活動往往采用政策、輿論、功利等手段對被管理者進行有效的導向,而大學生的自我管理則是根據自身的素質把社會的人才需求轉化為自己的努力目標,并據此計劃自己的大學生活,規劃自己的行動方案,自己為自己作為目標導向。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目標是管理的靈魂,計劃是管理的生命。因此,建立自己的生活目標是大學生自我管理的核心,有計劃地實現目標則是大學生自我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標志。
3.自我調控
在其他的社會管理活動中,被管理者的行為、目標、活動方案,是由管理者來調節控制的。在大學生的自我管理中,對象的行為、目標,活動方案,不是由其他人來調控,而是由對象自己發出調控指令,自己對自己進行調節控制。這種自我調控是大學生根據自己生活實踐的效果和客觀世界的發展態勢,對自己的生活目標、計劃或其他方面進行合理的調控,使自我管理趨于完善,以提高大學生活的實際效益。這種自我調控的機制.也是大學生活自我管理的一個顯著特征。
二、自我管理是大學生活的基本特征
大學的教育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過程。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教育只具有指導的意義,一般不帶有指令的性質。大學的課時數比中學少—些,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課時數會越來越少。課時數的減少意味著:(1)自由時間相對增加了,學生可以自主地支配課余時間;(2)教學內容的講解少了,更多的知識要靠學生自己去琢磨消化;(3)與教師的接觸減少了,學生不再處于教師的嚴密監督之中,教師也不再是“保姆”,而僅僅是學生生活的顧問和參謀;(4)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在學生自己,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必須承擔過去由別人為自己承擔的責任。
自我管理是大學生活的基本特征,這是由大學生的角色地位決定的。首先,從現實的生活角色來講,大學生必須進行自我管理。如前所說,中學生變成了大學生,這意味著自己的角色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種變化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家長的 “保護傘下”走出來,二是從教師的嚴格督導下相對地獨立出來。換言之,大學生已經從對父母、對教師的依附轉化為自己對自己的駕馭,開始獲得了相對獨立的地位,是一個獨立的生活角色了。大學期間的物質消費、精神活動、社會交往、時間支配等生活的各個方面,主要靠自己來料理。在這種情況下,要使自己生活得更美好,生活得有效、有質量,他們就必須加強對自己的籌劃管理,即自我管理。其次,從將來的社會角色需要來講,大學生也必須學會自我管理。大學生活實質上是—個自我社會化的過程,即通過大學生活,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獨立的社會工作者。
三、充分理解自我管理的內涵
自我管理,是指社會的個體為了實現既定目標,以期有效地發揮主體能動作用,規劃和控制自己的實踐活動的過程。它包含著三個要素:一是自立,具有相對獨立的角色地位以及相應的自我支配權,這是自我管理的前提條件;二是自識,具有比較明確的自我意識和價值目標,這是自我管理的內在依據;三是自律,具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能力,這是自我管理的調控能力。這些都是自我管理過程中自主性的表現,是自我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三要素。因此,大學生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強化自己的自主精神、自律能力、自覺意識和自覺行動。
大學生活作為人生的一個特殊階段,其自我管理的根本內涵就是合理有效地利用大學的各種生活條件,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這就要求我們首先須明確大學為學生提供了哪些重要的生活條件。我們認為,就其主要方面來講,有四個有利條件是值得大學生們注意和利用的:一是個人有了較多的自由支配時間;二是學校提供了優越的教學設施(包括圖書館、實驗室、第二課堂設施等);三是一批學有專長、學有建樹的教師可成為自己的表率;四是生活在一個由同齡人構成的生活圈中。其次,要明確自我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使自己對這些生活條件的利用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并使之為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服務,為自我發展、自我成才服務。再次,要明確自我管理是個過程,不僅貫穿于大學生活的始終,并且貫穿于今后的人生旅途全程。因此,大學生們必須強化自我管理意識,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覺性。
四、大學生自我管理的具體內容
1.目標管理。目標是生命存在的軸心,偏離了軸心,生命便沒有了意義。因此,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怎樣達到,何時達到以及如何進行目標效果評價等。當然,目標應具有長期性、挑戰性,例如:確立四、六級英語考試,考研等目標。一個個目標的確立和完成,就構成了充實的大學生活。
2.時間管理。時間是最寶貴、最缺乏的資源。它是有內容和價值的。同樣一個小時,玩游戲跟學習的效用是不等值的。當然,我們不反對娛樂,但絕對反對時間的鋪張浪費。請謹記一條:我們所做的,是為了更好地接近目標,并將時間的彈性拉到最大。以此為尺度,我們可以確定,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免得虛度光陰。
3.技能管理。技能是我們的生存之本。大學階段是在我們的一生中增長技能、積蓄能量的重要時期。技能有硬件和軟件之分,硬件如學習專業知識,考取各類證書等;軟件如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競爭能力、合作能力等。這些技能往往是能力和素質的載體。我們要未雨綢繆,設想自己正處于大四就業與考研的十字路口上,剖析自己何去何從,長處與短處何在,如何適應社會挑戰。這樣我們才能樹立起危機感與責任感,有意識地逐步提高這些技能。
4.金錢管理。美國哲學家兼詩人愛默生把金錢看成一項管理工作,或是對人的挑戰。因為金錢是把雙刃劍,它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也可以消磨人的意志。很大程度上來說,我們可以支配金錢,成為主宰它的主人。因此,我們要樹立金錢管理意識,建立帳目明細表,明確金錢的去向和投資方向。
五、結束語
自我管理是一種自覺的社會行動,個人的自覺在于能按照社會發展的要求安排自己的生活實踐。大學生自我管理的目的正是為了有效地協調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充分利用大學所提供的生活條件,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以適應當代社會的需要。
(作者單位:廣東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