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國卷的理科綜合考試中,生物科目選擇題雖然只有5道題,但是在知識廣度上卻基本上覆蓋了高中生物教材的所有章節,難度上也注意了適當的區分度。而且選擇題的分數值較大,在高考中如何解答好生物選擇題,如何減少非知識性因素所造成的失分,是很多教師和學生關注的問題。筆者結合指導學生高考復習的體會,從解題策略方面談一談個人意見,希望能對同學們的復習有所幫助。
解題實質是一個思維過程,是一個信息加工過程, 按照作題的順序來看,解題過程包括三個階段:注意階段也就是審題,加工階段也就是析題,生成階段也就是答題。所以具體的策略也分成三個階段來進行。
一、注意階段——審題策略
審題過程,就是破解題意的過程,它是解題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審好題,才能做好題;審題慌,思維淺,做題易出錯。所以審題的原則是細心、謹慎。
審題時要注意二看,二想。
一看題干,要注意設問,關鍵詞。
二看題肢,要注意各分支的關鍵信息。
三想出題意圖,將題目信息歸類到相應題目類型中。
四想原理,初步匹配課本中的原理和概念。

例如(06全國卷Ⅰ5)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將人凝血因子基因導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轉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該轉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細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編碼區的堿基對數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數目的3倍
B .可用顯微注射技術將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組DNA分子導入羊的受精卵
C.在該轉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細胞,而不存在于其他細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開始轉錄后,DNA連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
審題策略:
一看題干關鍵字和設問:轉基因羊 人凝血因子 乳汁 正確的是
二看題肢,閱讀各選項內容
三想出題意圖,本題從考試大綱獲取信息的能力之“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和理解能力“(1)能闡述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2)能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入手。以生物工程之核心基因工程為命題點,綜合考查相關知識。
四想相關知識和原理:A項考查基因結構,沒有考慮非編碼區和內含子;
B項考查外源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的方法
C項考查將目的基因導入后的復制。因為導入到了受精卵中,所有體細胞中都應含有。
D項考查基因表達的相關知識。催化合成mRNA的應是RNA聚合酶而不是DNA連接酶。
二、加工階段——析題策略
在審題之后,就是要將信息進行加工整合的階段了。加工階段效率的高低,取決于解題者的認知技能和認知結構以及第一步審題時對于題意的理解的廣度和深度。此時一般根據命題意圖來采用不同的思考過程。
如果是對一般的陳述性知識考查,只要根據題意,排除表面現象的迷惑,直接找出匹配的選項,但有時可能需要利用題目的原條件轉化而成的二次信息,即隱含條件,這樣答案就相對要隱蔽得多。
如果是有關識圖題,應認真閱讀文字和圖表,充分利用圖像和表格中的數據,尤其是圖文轉換及圖中曲線的起始點,正確理解和分析文字、圖像、表格等表達的有關生物學方面的內容和意義,運用這些不同的形式準確地描述或表達生物學基本事實和實驗結果。
例如,(06全國卷Ⅰ2)一般情況下,有抗原免疫機體,血清中抗體濃度會發生相應變化。如果第二次免疫與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劑量相等,下列四圖中能正確表示血清中抗體濃度變化的是:
試題分析 選A 此題從考試大綱理解能力之“(2)能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和獲取信息的能力之“(1)會鑒別、選擇試題給出的相關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入手,考查免疫的相關知識。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機體時,產生的抗體會更快更多。AC的區別不在于是否降到零,而是上升的時間。
如果遇到含有新情景、新材料的試題時,不要驚慌,要冷靜思考,仔細閱讀,認真分析,回憶與生物學哪些基礎知識有關聯,確定解題的大方向。這類試題有共同的特點:材料在書外,答案在書內;起點高,落點低。如題目中同時出現常染色體遺傳和伴性遺傳時,實質上是要求應用自由組合定律去分析問題;出現遺傳概率計算問題時,千萬不要忘記結合基因分離定律去解決。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題目,都是在信息加工時進行著“題目問題情境——已有知識情境”的檢索匹配工作。在檢索和匹配的過程中,對“容易題”和“陳題”不能掉以輕心,要注意“陳題”中可能有“新意”,同時不要放棄“新題”和“難題”。要知道大部分“難題”只難在一點,“新題”只新在一處,由于疏忽看錯題或畏難輕易放棄某些題都會造成很大的遺憾。另外,在答題時還應看清關鍵字詞,如選擇題題干中的“最”“是”“不是”“不正確”等,防止粗枝大葉、一掠而過。
三、生成階段——答題策略
經過審題、析題之后,就是如何答題了,對于非選擇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而對于選擇題,如果問題情境比較簡單,在加工階段往往就是已經可以獲得正確的答案。不過當不太確定問題答案的時候,一些特定的答題策略就相對比較重要。此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和優選法。
常用的排除法有五種:
(1)排謬法(排錯法);
(2)排異法:觀點正確,但與題干無關;
(3)排重法:與題干意思相同,重復的題肢;
(4)排倒法:因果關系顛倒的題肢; 做因果型選擇題時,記住套用“因為……(選項內容),所以……(題目材料內容)”方式后,看是否同時具有先行后續和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
(5)排大于或小于項。題肢的知識內容大于或小于題干規定性的要求,這樣的選項也應排除。注意保持題干與題肢之間概念內涵與外延的統一,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
例如,(07全國卷Ⅰ2)某種病菌感染人體并侵入細胞后,機體可以對該靶細胞產生免疫反應,其中有:
A.效應B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細胞介素消滅
B.效應B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抗體消滅
C.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滅
D.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抗體消滅
答題策略:本題考查細胞免疫的特點,寄生于細胞內的病菌由效應B細胞是不能將抗原消滅的,所以排出A、B答案。效應T細胞作用于靶細胞,激活其溶酶體酶,使之裂解,釋放出抗原,但外毒素作為細菌的代謝產物,屬于抗原,C答案說法錯誤。
優選法是指出現多種原因而又屬于最佳選擇題的情況,應注意有內部和外部原因時選內部原因,有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時選根本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時選主要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時選直接原因。
其他的答題策略和技巧簡要地說,包括:合理安排作答時間和順序、注重細節、保持平穩的心態等。值得一提的是,理綜生物選擇題處在最開始,對于慢熱的考生來說,很容易造成前三題失分,這就要在平常訓練中多加注意,加強心理和生理狀態的調節。
(作者單位:河北樂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