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實用而又靈活的寫作文之路,對小學生作文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作文教學 小學生 習作練習
作文課上,我常常和同學們坐在一塊談天說地,一起觀察與描寫,有時還能搞出幾個特色的表演,漸漸地我們總結出一個“天大”的真理:寫作文原來如此簡單!
一、說給寫讓路
剛開始時,我發現學生的那支筆特別沉重,寫作文不知該從何下手,該寫什么。索性我們先把筆撇一邊,把無意識藏在腦中的素材抻出來說個夠。先從有趣的說起吧!談到有趣,為師的腦子里馬上注入了信息,得給同學們講一講。于是,我先給學生講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有趣的小事:那是一年的夏天,我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忽然看見菜畦里有一個黃球似的小東西在動(那時我沒戴眼鏡,看不清),感覺是一只小雞,我馬上想到大黑豹對它來說太危險了,立該扯著嗓子沖著前院喊:“大哥,快點,把你們家的小雞捉走,要不狗會吃它的。”大哥、大嫂連忙過來捉小雞,可菜畦都翻遍了,哪有小雞的影子?我明明看見了,怎么?我正在心里嘀咕,只見一只黃色的癩蛤蟆穩穩地從菜畦里走了出來……我還沒有講完,有的學生就捂起了肚子,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爭先恐后地舉手,要講他們自己的事。我一聽,還真不少,有的說下霧了,方營說看不清東西,干脆閉起眼睛騎,結果扎進了小溝。齊巖說,早上起床怎么也找不到她的棉鞋,原來小狗叨走了,抱著鞋在外面睡起了大覺……在一番痛快淋漓地講述后,同學們恍然大悟,原來生活中這么多有趣的事都可以在筆下流露。于是,我稍做指導,那一篇篇充滿童趣的文章便活躍到了紙上。其實,生活中的素材遍地都是,作文就來源于生活,學生的欲望一但被激起,會帶來無盡的收獲,而這個作文前“說”的熱身,無疑給作文豐富的天地打開了一道大門。后來,我們班開設了《心里話課堂》《談天說地廣角》《今天我主持》等一系列有關說的話題,給學生說話一個多方位的訓練場,讓作文擁有了一個不再枯竭的源泉。
二、師給寫指路
有人要問:學生寫作文與老師多寫有什么關系呢?大有關系!小學生向師性特強,教師的習作語言往往是學生追求、向往的最佳范文,而文章里表現出來的思想內涵往往生動地指引了學生前進的道路,像一盞航燈,老師照到哪里,學生一定會走到哪里。那天,班里的衛生委員檢查完二組的衛生區后,看見一個小個子同學拿著掃帚吃力地在教室前掃地時,他馬上接了過來,三下五除二,一大片地被掃得干干凈凈。于是,兩人笑笑,到教室上早自習去了。做得那樣自然與迅速!我馬上拿起筆寫成了文章,不用多說,衛生委員樂于助人、熱愛勞動的精神樹立在了同學們的心中。于是,大家開始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班集體。這樣的練習有著一舉多得的效果。這樣的教育要比空洞地說教要強上好多倍。
三、觀察、表演鋪路
班上三個同學發試卷,其他同學靜坐等待,時間這樣地流逝好沒意思!我馬上命令:觀察三個同學發卷的舉動,看誰能第一個發完!話音未落,教室里的空氣流速加快了幾倍,所有的目光集中到了三個同學的身上。有的手忙腳亂,東張西望,已經轉暈了頭;有的則表現有條不紊,快速自如。映入學生眼簾的情景馬上動筆入紙,歷歷在目的景象自然能寫得活靈活現。我們嘗到了這樣練筆的甜頭,后來便搞了大量的情境作文訓練,讓學生置處于一個真實的環境中,然后再把學生推到一個寫作的高潮。學生們不再為作文苦惱,大家都發現原來作文太有意思了。班里擁有了取之不盡的素材,但學生們又無意識地把眼光投向了社會,一下子,五彩繽紛的世界呈現在了眼前,習作便成了“有米之炊”,加之心靈的投入,成就了一道道風味獨俱的佳肴。
四、筆記、日記引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已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共識,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在作文教學中,我讓讀與寫同步進行。讓讀促進著寫,讓寫反過來激勵著讀。我們班有自己的圖書箱,借還圖書有嚴格的制度,全是由學生管理。筆記天天記,日記周周寫。有人也許會問:這樣做學生會不會看厭、讀厭?如果你能看到學生們圖文并茂的個人創作,相信你一定會和學生一樣深愛上這豐富的個人樂園。在這點上我不想多說,只是覺得無論看書,還是寫作,都應永遠讓學生感到新鮮,永不疲憊。所以,在筆記、日記的設計與學生動員上,每個教師應多動腦子,讓學生永遠熱愛學習。
事業讓我熱愛上了我的學生,我愿意用我的智慧永遠帶給學生無盡的新鮮與活力,激起他們最大的習作渴望與熱情,與學生一路共同成長!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慶市杏南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