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英語教學中得到有效發揮,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文章通過探討如何教給學生有生命的英語,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實現教學效率的高效化。
[關鍵詞]英語教學 教材 讀與背 情感
打開新教材,撲面而來的是一股股清新的生活氣息,按耐不住的是一種探究的欲望。它是新課程理念的載體,體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有機統一;由“教本”變為學生的“學本”;由單向接受性學習變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一、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
新教材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體現了學生是外語學習主人翁的觀點。在向學生介紹新材料時,教師要精心創設一個使意思明了的情景。這情景,教師可以通過用手勢、眼神、動作來設置,努力使自己成為“示范表演者”;在學生操練新材料時,教師又必須決定操練的規模:是全部、部分還是個人,教師要成為“組織者”;教師還必須指導操練的方式,成為“指揮者”;在語言練習過程中,學生要學會盡可能運用英語來表達,這時,教師必須減少對學生的控制,成為判斷學生新材料運用正確與否的“裁判員”,同時,還要成為細心旁聽的“監聽者”;而當學生在通過筆頭對所學新知識進行鞏固記憶時,教師又必須先是“幫手”,而后是“記分員”的角色。
二、貫徹“為交際”原則,更要強調“四讀”和“三背”
為了能清楚而自然地呈現出新的語言材料,教師必須創造各種情景,為學生展現出一個可以讓他們極易感受到的語言氛圍,貫徹“為交際”原則。但更要強調“四讀”和“三背”。
讀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方法,讀的次數多,讀的方法多,對提高聽、說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有百利而無一害。因此,一定要提倡學生加強閱讀,多讀書,巧讀書。(1)預讀。學生學了一個階段以后,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單詞、句式和語法常識。在此基礎上,應當提高學生在講授新課前,利用課本上的生詞表和課后的課文注釋自己預讀課文。預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增強學生對課文的感性了解,可以使學生學會自己找重點、難點,學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逐步提高預讀能力。(2)朗讀。朗讀具有讀的因素,又具有口語的特點,是聯結閱讀和口語的重要手段。因此,課文講完以后,應要求學生用正確的語音、語調,聲音清晰、宏亮,帶有表情地朗讀。只有朗讀,才能把詞、句、文融為一體,記得清楚,記得準確;只有朗讀,才能熟練掌握英語的語言習慣;只有朗讀,才能融語音、語法常識于句子中,鞏固所學知識,并為聽、說訓練打下基礎;只有朗讀,才能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3)泛讀。這里的泛讀,指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光靠讀課文是不夠的,還要指導學生閱讀一定數量的課外讀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面越廣,知識面越寬,越能較快地提高寫作能力,學習漢語如此,學習英語亦如此。(4)復讀。每隔一個階段,要組織學生對所學過的課文進行復讀。復讀,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連貫起來,融匯于一體。魯迅先生說過:讀完一本外語書,不能全部理解其中的意思,這是正常的。過一段時間,再來看這本書,這一次你肯定會比第一次理解的更透徹了。
背誦是學好英語的重要手段,可又是學生最感頭痛和煩惱的事。如何把頭痛變為輕松,煩惱變為喜歡,消極變為積極,就要找出幾條“捷徑”,使學生書山有路“巧”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把背誦變為學好英語的“帆”和“槳”,自由地揚“帆”使“槳”,在學海中遨游。背誦的方法多種多樣,但需因人而“異”,以內容確定方法,因條件變化方法。只要運用得當,就能收到明顯效果。(1)選擇背誦法。讓學生在課堂上背誦是必要的,但不宜安排過多。過多了,學生很可能當作任務而勉強應付,即使背誦下來,也是一種短期記憶行為,所背知識不一定牢固。背誦是重要的,但是必須有所選擇,教師不宜要求學生背誦所有課文,也不一定通篇背誦某篇文章,而應當精選重點課文、段落和句子,讓學生背誦。通過有選擇的背誦,引導學生掌握重要知識點的輻射??梢耘囵B學生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運用能力。同時,這種方法也能把學生從“苦?!敝薪夥懦鰜?,學生也會珍惜老師的這份感情而加倍努力。此法不僅有背誦技巧的意義,還包含有“感情投資”的成份,效果很好。(2)以練促背法。學習英語不同于學習數理化,它理解的地方比較少,記憶的地方比較多。學習英語重在學習運用語言的技能技巧,只要能聽會說,能讀會寫,就算達到了目的。因此,教師可歸納出所學單詞、短語及其它知識點,在學生理解和記憶的基礎上,進行短語及造句的訓練,對典型句子要進行替換單詞、短語的強化訓練。這樣,變背為練、以練促背,就能達到熟練掌握、靈活應用的目的。長期堅持,在“游泳中學習‘游泳’”,便可事半功倍。(3)以用促背法。學習英語,有無興趣和積極性至關重要,而興趣和積極性主要來源于學以致用。對于中學生來說,利用一些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他們主動運用英語,效果往往會更好。每隔一段時間,老師可把學過的單詞、句式編成情景對話或小故事,為增強趣味性,不妨編得離奇一些,荒誕一些,讓學生根據情景排練。這樣,以用促背,以背促用,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長期堅持,所學知識極易掌握且很難忘記,以后使用便能即景生“語”,脫口而出。這是一種可以受益終身的方法。
“四讀”、“三背”都是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但是要充分發揮這些方法的作用,關鍵還在于積極引導和根據情況靈活應用。
三、重視情感教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會想到的問題
新教材的編排把學習者的情感因素擺到了一定的高度。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必須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與學生之間產生協調的情感。一個平日對學生冷漠的教師,很難想象學生會產生樂意與他進行交流的內在動機。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像父母對待“呀呀”學語的孩子那樣,給每一個學生以極大的關注,對他們的每一個進步,每一份成績都給予肯定和贊揚。對學生在課堂操練中出現的錯誤,應中肯地指正,而決不能冷嘲熱諷。對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只要不影響對意義的理解,教師應采取寬容的態度,力爭把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語言焦慮”降到最低點,從而促使他們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敢于開口,親身實踐,把學到的語言用于交際,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 。
英語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英語教學中得到有效發揮,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讓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用感情去灌溉,去融合,創設更多的有效互動方式,教給學生有生命的英語,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實現教學效率的高效化。
參考文獻:
[1]新思想新觀念新教法——談淺九年義務制教育英語教材.
[2]教給學生有生命的語文.
(作者單位:浙江東陽市唐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