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求普通高校健美操運動隊人才梯隊建設的方向與措施。對健美操運動隊隊員按照初練型、成長型和骨干型方向進行培養。人才的培養與梯隊建設緊密結合,人才梯隊建設可極大地促進普通高校健美操隊的發展。
[關鍵詞]人才梯隊 健美操運動隊 隊員培養
優秀運動人才是運動隊取得優異名次最重要的資源。運動隊的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化工程,除了隊員本身努力外,還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面對健美操比賽高難度化和國際交流日益明顯的總趨勢,如何加強健美操隊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素質、促進比賽成績提高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我院健美操運動隊人才梯隊建設背景
我院健美操運動隊人才梯隊建設受建隊初期管理制度和項目推廣力度的影響,1996~1998年培養的人才多數以新奇、興趣愛好為主,無比賽及表演任務,培養沒有梯隊性。從1999~2002年,隨著石家莊市高校健美操比賽與交流的增多及管理部門重視程度的提高,在人才的培養上出現了重點、次重點,梯隊建設處于起步階段。2003至今我院健美操運動隊人才梯隊建設逐步完善與提高,大學三、四年級骨干型隊員14人,大學二年級成長型隊員16人,大學一年級初練型隊員16人,建立了備戰各級比賽與表演的人才培養體系,具有了較強的目標性。但與專業運動對人才培養相比,仍有差距 。從事普通高校健美操運動隊訓練的學生基礎性差,多數僅僅是具有一定舞蹈基礎或完全一無所知,缺乏基礎性訓練。對健美操理論、音樂認識水平較低。另外個體在訓練的時間上存在較大差異,訓練時間上的統一性管理較難,主要是其他學科所致。此多現狀影響我院健美操隊伍的發展。針對健美操隊隊員的總體特點,在梯隊建設過程中,本著專業化人才梯隊培養與構建綜合培養體系相結合的模式對全院健美操運動隊隊員進行培養,從組織上利于營造人才發展的良好軟環境,所謂軟環境是一種非物化的無形環境,包括與隊員
有關的輿論環境、學習環境、人際環境等 。
二、健美操隊隊員梯隊建設的具體做法
1.初練型人才培養
對剛參加運動隊的隊員,進行為期1年的初練型人才培養。加強最初的專項素質、基本技術和形體訓練培訓。此節段具有基礎性。
(1)制定健美操基礎訓練計劃
加強基礎訓練系統性和科學性,嚴抓基礎訓練的規格。以及借鑒國內外先進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制定適合的基礎訓練計劃,為健美操專項基礎階段的訓練提供指導和依據,并使之系統化和科學化。促進我校基礎訓練進一步開展,使該訓練計劃不僅能指導教練員日常訓練工作,還能檢驗運動員每一階段的訓練成果。
(2)培養隊員專項素質
在基礎訓練中進行專項素質的訓練,其主要目的是為培養和隊員順利完成健美操中的各項技術動作的能力。健美操起主導作用的專項素質是基本技術、彈跳、速度力量、專項跳躍能力、協調性、平衡技能、音樂素質及表現力。專項素質訓練是技術動作完成的先覺條件,也是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必要條件。在基礎訓練中把專項素質訓練放在重要位置,做到專項化基礎化和科學化。
(3)注重形體訓練
形體姿態在健美操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裁判員評定技術優劣時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應從柔韌性、芭蕾和力量三個方面進行科學規范的形體訓練,并應將形體姿態訓練貫穿于整個競技健美操訓練的始終,只有這樣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2.成長型隊員培養
對具有一定基礎訓練的隊員進行成長型人才培養。此期,根據個體基礎訓練自身特點,從智能、難度與操化組合、理論教育與創編能力方向進行相關培養,是隊員能力發展性階段。
(1)培養良好的智能
運動員腦的結構和機能是智力發展的物質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動員智能的發展史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智力是獲得知識的基礎。健美操運動員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良好的記憶能力、動作模仿能力、和音樂的理解能力。運動員學習動作的過程首先是對動作的全面觀察,然后才是對動作的模仿,再根據動作的順序逐一進行記憶。成套動作運動員是通過對音樂的理解和教練的意圖去完成成套動作的,因此,必須培養運動員良好的智能,才能在比賽中把自己的水平發揮的淋漓盡致。
(2)提高難度與操化組合訓練水平
難度與操化組合的動作魅力是建立在動作高質量、高技能基礎上的藝術表現形式,是外部技術和內在技術的高度和諧統一,是運動員綜合能力的完美體現。通過對難度與操化組合發展方向和技術特征的分析,進行提高難度與操化組合魅力的針對性訓練方法,對提高健美操運動隊整體水平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3)注重理論教育與創編能力培養
專業理論知識是培養創編能力的基礎,創編的過程是理論知識的運用。從培養目標的需要出發,針對健美操專項的特點,以理論教育為指導思想,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為一體,注重教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創編,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已學的知識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使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成為一種有意識、主動的而非激興的、被動的教育行為。
3.骨干型人才培養
對具有較高專項運動能力的隊員進行骨干型人才培養,該階段以培養創造優異運動成績為目標。根據比賽的具體任務,以提高心理平衡能力、促進比賽交流的方式進行培養,是訓練成績的表現性階段。
(1)穩定的心理平衡能力訓練。穩定的心理平衡能力來自心理培養和訓練之中,通過各種訓練手段,有意識地對運動員心理過程施加影響和訓練,使運動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求。通過心理訓練,使運動員學會自我調節心理平衡能力的方法,從而獲得最佳心理狀態,以便在比賽中充分發揮自我的各種能力,出色完成動作,取得優異的成績。
(2)加強比賽交流與視頻教學。通過參加和觀看現場比賽及視頻教學,有利于提高隊員心理平衡能力、專項素質能力、及對比賽動作及成績等進行統計分析,了解健美操運動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多參加比賽表演和視頻教學,從而增加各院校間的信息交流,加強了師生雙重提高學習,促進高校健美操項目的迅速發展。
三、成效
1.我院健美操隊人才梯隊結構
1996年我院健美操運動隊人才梯隊建設一覽表

3.人才梯隊建設促健美操運動隊可持續性發展
人才梯隊建設全面提高了健美操隊訓練的整體素質,對影響我院健美操運動隊發展的諸多因素,主要包括運動員入學時的專項基礎、項目了解、管理、經費、競賽體制等,結合我院健美操隊發展的客觀實際,在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融入梯隊建設理念,使我院健美操隊在運動成績和健美操推廣上有了較大的進步,促進了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論
為了保證普通高校健美操運動隊向高水平持續發展,人才梯隊建設是一個必要歷程,只有建立科學的梯隊建設體系,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充分調動人的潛力,才能推動健美操運動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房杰,劉爭眷.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訓練中若干問題的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3,(5).
[2]楊吉春,須曉東.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初探[J].首都體育學院院報,2003,12(15):4.
[3]孫漢超.體育管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9.
[4]王平.如何解決好高水平運動員學習難問題[J].中國學校體育,1997,(6).
[5]楊施邁.現代管理學原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
[6]周雷.關于高校高水平運動員隊伍建設問題的探討[J].浙江體育科學,1995.
[7]石宏.對我國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若干方向性問題的探討[C].第五屆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1997.
(作者單位:河北石家莊鐵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