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7年是體育新課程標準修訂的一年,根據實踐經驗,就在需要修訂的內容給合理性的建議,主要就參與人員、國情、教案、評價、教材、時代性等方面進一步論述。
[關鍵詞]學校體育 課程標準 修訂建議
體育新課標從頒布實施到現在有5年多的時間了,在實施過程中,有成功的一面,同時也會發現很多不足,這些不足是在廣大體育教師與體育工作者多年的實踐基礎上得出的,這些不足急需要進一步進行修改完善,以適應體育教育的發展。2007年,又展開了對《時間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這次修訂是對課程標準的完善,其意義不可低估。趁此機會,作為一名中學體育教師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點自己不成熟的體會與建議。
一、新課程標準修訂要全員參與
新課程標準的制定是全體體育工作者的事情,而不是個別專家的事情,還要包括一線體育教師(特別是中學體育教師學歷較高)地全員參與,才能使新課標更具權威性、實用性、廣泛性。新課標實施以來,聽到很多不同的呼聲,有肯定也有否定,有批評也有建議,這是一種好的現象,因為這些呼聲只有在實踐后才能得出,新課程的修訂要采納不同意見,采取百家之長,才能使新課標更“新”,新標在實施過程中遇到許多尖銳的爭鳴,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我國的專家太多,導致意見不統一。其實不然,筆者認為恰恰相反,而是因為我們的專家太少,學校體育改革顯得勢單力薄。體育新課改,需要體育工作者群策群力、獻計獻策,才能保證新課程標準修訂的順利進行。
二、修訂時要介紹幾種實用的常態教案書寫形式
教案的書寫目前還沒有固定的形式,特別是新課改以后,教案的書寫形式非常混亂,這些教案的書寫,使體育教師也摸不清到底哪一種更實用,有的老師參考雜志上發表的教案書寫,有的老師卻嫌麻煩,干脆還是沿用以前的表格式教案,也有的老師干脆自出一家,跟著感覺走。有些流行的教案形式,不但沒有創新,反而比傳統教案更拙劣得多,甚至存在明顯的常識性錯誤。其實,在雜志上發表的教案或者比賽獲獎的教案多是經常精細加工而成,有的老師為了發表教案或者為了獲獎,而花費了很多工夫查閱了大量資料,經過無數次修改等繁瑣的工序加工而成,教案無論從哪一方面都感覺很圓滑,可以說無懈可擊,這些教案固然給我們的老師帶來許多有益的啟發,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只能當作一種參考,不能算作常態的教案形式,如果每個老師平時都按照這種形式書寫,要浪費更多時間而占用了老師們的訓練、教學、教研等,有可能會得不償失。中學教學較小學更嚴肅、嚴謹,教案書寫也不要過于花哨,應該本著實用的原則書寫,建議教案的呈現方式應盡量做到明確、簡潔、實用。
三、體育評價標準要統一
中學體育學習評價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具有導向、激勵、發展和甄別等功能,所以成績應該力求客觀、真實,能區別每個學生對體育的能力差異,能通過成績的評價,確定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成績差距,既要發現“差生”,找出不足,以因材施教,還要發現體育優秀人才特殊培養,所以體育成績就應該有好壞之分,這既體現了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也是對學生的客觀評價,使他們對自身有一個明確的了解,擺正自己的位置。而新課改過程中,許多體育教師包括許多專家,對體育成績的評價方法與手段各持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中學體育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體育成績的評定,也應該有不同的標準,成績較差的學生應該以鼓勵為主,成績測定時應該給予一定的照顧;也有的認為,成績的評價還應因地域的不同有所差異,生活條件差的農村與條件好的城市評價標準也不應該不一樣。當然,還有其他種種理由,在這里不再一一贅述。但是,對學生的學習與評價必須要有統一的標準,這樣才能客觀的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利于不同學校、不同地區的學生體育成績的比較分析,有利于對學生體育的研究。相反,如上述“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的成績評價方法,使差異不再有“差異”卻成為成績“人人都好”的無差異現象,使除了教這些學生的老師知道這些中學生的的實際成績外,其他人,如體育教師、專家及家長等,就無法比較學生的成績優劣。所以,建議在新課程的修訂時,明確這一要求,并制定出具體的評價標準,對“體質與健康標準”堅決貫徹落實下去,并在全國各地按此標準實施推廣,力求統一。
四、形成統一的教材
新課標沒有統一的教材這一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照顧了地域差異,對地方傳統體育的繁榮與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也給體育教師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提供了空間。但是,其中的弊端也不斷地暴露出來:中學體育教學內容不能使各年級之間有效地銜接,教學內容不系統,學習內容的遺漏現象和沒有計劃的重復現象,使一些有鍛煉價值的體育項目從體育課中消失,諸如此類很多很多。所以,教材的統一就勢在必行了,教材的統一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使一線老師不再“迷惘”,使教學內容不再隨意。現行的教材市面上有,但比較混亂,這些教材多是把以前的老教材稍微改了一下,甚至只把封面換了換,書名僅僅加了“新課程標準”,把“體育”改成了“體育與健康”,其實,這都是換湯不換藥。所以,在新一輪的新課程標準修訂中,教材的修訂與出版應該也是重中之重。要使全國的教材統一,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應該在有一個新課程標準綱要對學校體育的內容作一簡要規劃的基礎上,再要求各省根據綱要的精神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編寫適合當地的教材。
五、學校體育的時代性需要學校體育改革
學校體育改革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如果一個事物發展了,與之有關的事物也應該隨之相應的發展,否則它必然要滅亡。同樣,如果讓學校體育適應于社會也要改革。學校體育具有時代性,在不同的時期有與之相適應的指導思想、內容、教學方法、評價體系。“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已經逐漸成為我國教育的一種基本理念,這一教育思想,對我國教育的整體改革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這里的“人”指的是學生,是所有的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有權利享受教育特權。這種思想體現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為根本,在學習中,要求尊重學生的學習方式,給他們留出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在探究中學習,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提高,從而提高真正學習的主人。
針對本次修訂,筆者僅僅提出以上五點體會,其實,在新課改這么浩大的工程中,需要修改完善的工作還有很多。期望通過本次修訂,使新課標更加符合現實的學校體育,不但給體育教師帶來方便,更給學生的身體健康帶來福音,讓中國的學校體育理論更加成熟。
參考文獻:
[1]趙黎繁.淺析體育新課程實施中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文學,2007,(08).
[2]夏峰,等.論中國學校體育的國情[J].中國學校體育,2002,(04).
[3]耿培新,等.全國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優秀教案評選綜述[J].中國學校體育,2006,(03).
[4]賴天德.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評價要有重點[J].中國學校體育,2006,(07).
[5]毛振明,等.體育學習與評價要有一個統一標準——兼對否定體育學習與評價“統一標準”的質疑[J].中國學校體育,2007,(08).
(作者單位:廣西玉林市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