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期盼學習是指學習者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意念,是來自于老師,施加于學生,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自覺的、能動的、積極的心理狀態。期盼學習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以達到某種目的的心理動因。有期盼的學習,其效果較好;無期盼的學習,往往敷衍了事。
[關鍵詞]期盼學習 主體意識 態度情感
一、創設期盼的意義
1.創設期盼學習能強化主體意識的能動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方面,“人的主體性首先是指作為活動主體的能動性”,在教學中應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一方面,要全面觀察分析每個學生,善于發現和開發學生潛在素質的閃光點,給學生創造一個自主發展的空間,使他們的思維個性得到充分自由地發揮。并允許學生在發展程度和素質結構上存在差別,這既是對“人”的尊重,也是社會發展的現實和未來對人才素質的又一特殊要求,讓學生感到自我價值與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用激發期盼學習的方法來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
2.創設期盼學習,重視了態度情感意識的驅動性
情感教育態度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評價內容之一,它能促使人奮發,調整人的內在動力系統,砥礪內在的學習態度,促進人的成功。我們應把態度情感作為新教學的重要內容來實施,這是我們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重要因素,因為“科學教育不僅使人獲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獲得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態度以及科學方法的熏陶和培養,使人獲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獲得非與生俱來的靈魂”。這說明,態度情感因素在教學內容中的重要價值。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發掘教學中能體現真、善、美的態度情感因素,并作為教學目標和內容的一部分,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真、善、美的價值體驗。
3.創設期盼學習關注了參與意識的積極性與科學性
“教學的本質是信息交換,是認識交換,是學生人際交往”。這些都與個體的參與息息相關,如果沒有參與,就難以體現教學的本質。在《課標》中,把“運動參與”作為重要的學習領域之一,而且它在諸學習領域中的載體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具有參與活動的態度和行為,注重興趣、習慣和意識的形成;一方面,是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強調理性參與。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的“參與”上下功夫,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并帶動別人參與學習,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精神。
二、在體育課堂培養學生的“期盼學習”的途徑
1.用“激發需要”調動期盼
教師在教學時,先使學生產生某種學習知識的需要,然后進行教學;或者根據學生的需要來進行學習活動,會很快激發學生的期盼學習。這種設計,采用問題教學法來引起需要的感覺,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在體操教學中,我發現有很多學生不愿意學,原因是他們以前很少接觸體操,體味不到體操的美,怕丟丑。而表現欲在學習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此,我抓住學生的顯示欲、功利心,給他們做了幾個漂亮的雙杠動作,然后問道:“同學們想不想有李寧那樣矯健的體魄?想不想有大塊的肌肉贏得芳心?”在一片“想”的回答聲中,我說:“那就好好練習體操,它會給你帶來一切。”于是,同學們激情四射。
2.用“具體價值目標”調動期盼
讓學生知道學習的價值目標是調動期盼學習的一種好方法。學生知道學習目標以及活動的價值,就會生發學習的需要,從而全力以赴。學習目標定得越具體越好。比如,在技巧復習課上,我發現很多學生以前所學的基礎技能掌握很差,前滾翻很大一部分同學不能完成,要嚴重影響下一節課聯合動作學習的順利進行。但是,學生的認識有偏差,認為前滾翻在以前就學過,現在不用再認真學了。針對這種情況,我說要給大家做一個動作:頭手翻。我完成后,大家都拍好叫好,認為這個動作非常漂亮,都表示要學。我告訴大家其實這個動作很簡單,只要大家學會了前滾翻,再學頭手翻就易如反掌了。大家不信,有的表示要試一試頭手翻,結果,全班沒有一個能完成。在這種“誘惑”下,學生能夠很投入地學習,動作掌握就牢固了許多。
3.用精心設計的導語激發期盼學習
導語在體育課堂中的作用是讓學生有一個飽滿的熱情進入學習角色,激發學生的期盼學習,這一點老師們都深有體會。導語在一節課的開始有,如回顧上節課內容,宣布這節課內容,強調課堂紀律,思想動員等;由一個練習項目進入到另一項目時也有導入,如“這節課籃球的運球就先學到這里,下面,我們學習‘五步拳’……”老師在運用導語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老師應認識到導語的重要性,把導語入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來認識,必須盡最大努力掌握更多的導入方法,并在教學中靈活運用。第二,導語的形式要豐富,不拘泥于固定的樣式。可以是回顧式,指出上節課學習情況,老師可以對上一節課所學習內容做一些象征的示范,加深同學們對上節課的印象,指出優缺點、努力方向等;也可以是啟發式,如老師說:上一節課我們學了前滾翻,那么,有前就有什么?學習回答說是“后”,老師說,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后滾翻。第三,導語要切實起到激發興趣、引發期盼的作用,不可嘩眾取寵故意炫耀;第四,導語是為調動期盼服務的,不能喧賓奪主;只能服務課堂,不能沖擊課堂。
4.積極、及時、真誠鼓勵,激發更大期盼
渴望肯定、渴望認同、渴求進步是每個學生共同心理,所以,使學生知道自己進步的成績,及時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肯定,也是引起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老師在每次指導學生練習、測試、評價之后,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成績,會促使學生努力;在課堂教學練習中,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予以肯定,真心恰當地表揚,學生會有很好的成就感,能真正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比如,一個小學生,他以前沒有跳過短繩,在學習跳繩的時候,跟不上以前本來就會跳的同學,這時老師不要打擊它,應鼓勵他課下“偷偷”地練。經過他的努力,當再上體育課時他竟然會跳了,這就是他課下努力的結果,這里老師可以鼓勵他與以前跳的很好的同學比賽,讓其他同學向他投出羨慕的目光。需要注意的是,對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的表揚要恰當、真誠,一定把握好度,過分的夸獎會造成學生驕傲和忽視自己的缺點,從而引起消極的結果,甚至會導致學生對老師用心以及人品的誤解,使目的適得其反。另外一點,評價、肯定要及時,因為及時的評價利用了剛剛留下的鮮明的記憶表象,可以更好的地激發學生期盼學習。
總之,期盼學習是學習的基礎,是從一定的期望出發,并指向一個目的,使學生喜歡學、想學、要求學,有一個迫切的學習期望。因此,構建起學生的“期盼學習”是改變目前學生學習狀態的重要前提。有期盼學習,是保證學的前提;有強烈期盼學習,是保證學好的必備條件。沒有這個前提,就談不上其它。有的老師不善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相反地卻在扼殺學生的期盼學習,靠命令、靠體罰逼學生學,如果學生沒有期盼學習,沒有強烈的學習愿望,想讓學生學,想提高教學質量是很困難的,所以,教師必須重視學生期盼學習的培養。
(作者單位:江蘇張家港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