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應試教育中,體育課逐漸成為“副課”的現實情況下,體育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學習,優化知識結構,改進教學方法,特別是要提高自身素養,發揮示范作用,使學生在課堂內外能夠增強興趣,獲取體育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處事,培養綜合素質,成為社會有用人才。
[關鍵詞]體育教師 人格素養 構建策略
《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指出:“誰掌握了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戰略主動地位。”這是一個新時代對于教育提出的呼喚,更是對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者——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體育課逐漸被認為是“副課”而得不到學校、家長、學生的重視。作為體育教師,首先,要正確認識本學科在中學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澤東早年在著作《體育之研究》中談到,“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充分肯定了體育的地位。體育課堂是體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陣地,體育教師要聯系學生的思想狀況、身體狀況、心里狀況等,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體育思想灌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只有真正意識到本學科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人格素養是一個教師特別是體育教師最起碼的基本素質,所謂人格素養,是指體育教師個人的體育品格、知識才能、道德情感、意志作風等,即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與潛移默化,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
怎樣衡量一名體育教師的人格素養呢?體育教師人格素養的品格特征、個人品質的吸引力,根本在于一種使學生喜愛、仰慕并渴望接近的性格品質,這種反映一個人的精神和品德的內在屬性——人格素養,能像磁石般地使眾多學生自覺聚集在他的周。
1.“誠”。我國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先生說:“一個人只要真誠,總能打動人的,即使人家一時不了解,日后便會了解的”。作為體育教師只要以誠待人,在可以信賴的學生之間架起心靈之橋,通過這條交流溝通紐帶,打開對方心靈的大門,并在此基礎上并肩攜手,合作學習。
2.“信”。華盛頓曾說過:“一定要信守諾言,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這位先賢告誡人們,因承擔一些力所不及的工作或為嘩眾取寵而輕諾別人,結果卻不能如約履行,是很容易失去依賴的。教師一定不能失信于學生,言既出,行必果。
3.“容” 。一個以敵視的眼光看待學生尤其是后進學生,心胸窄小,不能寬大為懷的教師,必然會因孤獨而陷于憂郁和痛苦之中;而寬宏大量,與人為善,寬容待人,能主動為學生著想,肯關心和幫助學生的人,則討人喜歡,被人接納,受人尊重,具有素養,因而能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喜悅。
體育教師的人格素養是其心理素質和修養的內外在表現,反映了一名體育教師的道德品格、思想情感、性格氣質、學識教養、處世態度等。那么,如何構建體育教師人格素養呢?
一、體育教師要具有優良的思想品格
在人格因素中,思想品格居于第一位,它表現在體育教師的一切言論與行動中。體育教師要在政治思想、個人品德、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等方面,為學生樹立榜樣。例如,教師講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自己卻不求上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講誠實守信,自己卻極其虛偽;講遵紀守法,自己卻常常上課遲到早退;講大公無私,自己卻為了一點“回扣”和蠅頭小利,強行向學生推銷并無多大價值的復習資料等。這樣,學生就會懷疑教育和教學的真理性,懷疑教師的人格和修養。一位合格的體育教師首先必須講“思想”,堅持正確的體育方向,堅持高尚的個人操守,必須善于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自己的理解、認知、體驗融合在一起傳授給學生,必須為人正直、正派,樹立崇高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用自己的浩然正氣影響學生,面對喧囂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誘惑,守住一片寧靜,不被世俗塵埃所染,不為金錢物欲所動,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二、體育教師要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
我國近代思想家黃宗羲曾經說過:“聞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體育教師不僅僅是學生體育上的指路人、思想上的掌舵者,而且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與做人處事的指導者。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知識、新技術、新沖擊頻繁出現,新信息、新觀念、新潮流迅速傳播。體育教師必須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鉆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索新時期體育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必須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既有精深的專業見解,又具有廣博的相關知識,還具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業務能力。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旁征博引;才能使學生產生敬重感,自覺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導。
三、體育教師要具有無限的愛生之心
“感人者,莫過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礎。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情感在教、學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教育家曾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體育教師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關愛學生,才會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受到學生的尊重與愛戴。教師在授課中的情感以及伴隨而發的語言,不僅能激活學生聽課的情緒,而且能增強理論說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獲取知識,受到啟發,端正言行,逐漸成才。
四、體育教師要具有執著的敬業精神
當前,普遍存在著體育課難教,體育教師難當的說法,這就更需要體育教師具有執著的敬業、樂業精神。體育教師必須對教學充滿熱愛之情,具有樂于為人民的教育事業而獻身的精神;必須對教育事業充滿高度的責任感,兢兢業業,不圖名利。作為一名教師要解決好三種能力問題,即動力、能力、精力。缺乏動力不想干,缺乏能力不會干,缺乏精力不能干。三者之中首要的是動力問題,而動力則來自于對教育的事業。可見,體育教師增強育人的事業心和榮譽感,才會處理好苦與樂,貢獻與報酬的關系,從而甘心為教育事業獻身,受到學生的尊重,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綜上所述,體育教師的人格素養的示范作用將對學生的性格品質形成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體育教師要做到“兩要” 、“兩不要” ,即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教學水平,在課堂內外以其崇高的人格素養感召學生,不要單靠口頭說教;要尊重熱愛、理解學生,與學生建立深厚情感,不要靠“大棒”來維持教師尊嚴。只有這樣,體育教師人格素養的示范作用在教學中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學生才能在這門看似“副課”的教學相長過程中汲取豐富的知識、素質與精神營養。
一個人的人格就是在風霜雪雨中成長的,沒有挫折與失敗,就不會懂得成功的艱難、奮斗的可貴,不會明白有價值的人生是什么。讓我們把人生的風雨化作進取的動力,努力塑造自我完善的人格,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到體育教學當中去,引領學生不斷成長進步。
(作者單位:江蘇姜堰市婁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