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作為國際最重要的語言交流工具之一,英語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重視。但是,如何獲得良好的英語知識和能力則是英語教學所面臨的嚴峻而急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語境的角度探討和分析了如何進行英語教學,以及如何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和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本文開頭簡略地介紹了我國目前英語教學的現狀,接著闡述了語境的概念以及語境對于英語教學的意義和影響。最后,筆者提出了如何利用語境促進英語教學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英語教學 語境 學習興趣
英語教學在我國方興未艾,對于此課題的研究也層出不窮。如何促進英語教學,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率是人們研究的主要內容。但是其涉及的面寬,內涵豐富,而且國內外教師、學者和英語學習愛好者都給出了各自豐富的觀點和建議,以便相互交流,共同促進其發展、豐富。所研究的成果對于學生和英語學習愛好者有著啟發、借鑒、模仿的功效。為此,我也想在此談一下英語語境研究對于英語教學的作用和影響,希望在今后的英語教和學的過程中能夠重視語境,更好地利用這一理論來指導英語教學。
一、英語教學的現狀
隨著我國的科技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英語教學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要達到交際的目的,就必須依靠一定的語言環境。因此,營造良好的外語交際環境,提供盡可能多的語言實踐機會,是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首要任務。
在如今,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逐漸深入教育部門的各個領域,英語教學也由只注重英語知識的傳統英語教學發展為對學生英語素質的培養。素質教育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語言素質為根本宗旨,重視學生個性發展。這就要求通過英語教學,人為地創造出一個英語語言環境,讓學生能夠生動形象地了解、體會到英語語言的實際意義和用途,激勵發展每個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促成學生自主學習。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用現代教學理念想和科學的學習理論指導教師的語言教學,重視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為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另外,現代媒體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為語言的輸入與輸出創造了優越的外部環境,使學生主體與英語教學客體與學習環境相互聯結,高質量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什么是語境
語境學說是20世紀60年代倫敦功能學派代表費斯(J.R.Firth)在采用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Malinowski)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BrownYule(1983)將語境定義為“語言使用環境”。因此,凡是對話語意思產生影響的各種語言成分的前后邏輯聯系,以及各種主客觀環境因素都稱為語境。
語境(context )是指使用語言的情景場合,是指某種語言存在和使用的具體環境,在語言交流過程中,這一概念表述為一個特定的時間、空間范圍,即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具有不同職業、性格、修養、習慣等特征的語言交際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際的時間、地點、場合、對象以及說話的前后關聯等。在一定的語境中,語言交際者通過語用學習或實踐,培養語感,獲得語言知識,形成并發展自己的語言素養。使用怎樣的語體就是由語境來支配的。隨著語言科學的發展,語境在語言學研究中的理論意義,以及對于使用語言,探索言語規律的實踐意義逐步被揭示出來,引起各國語言學界的重視。語境是一個具有多種涵義的術語,其定義及分類盡管煩雜,但都以不同方式表述了同一的內容,語境內容涉及了全部的語言、非語言因素和背景(Crystal,1985)。
三、語境的特征及其功能
1.語境的特征
從上述的概念可以看出,語境有著豐富的內涵,為此,我們必須對語境的特征加以理解和掌握,這既有利于言語交際者,也對話語分析者大有裨益。Brown Yale 在他們的Discourse Analysis 一書中指出:“分析者對語境特征知道的越多,就越能預測可能會說的什么?!?/p>
語境至少具有下列四個特征:確定性、相對性、層次性和傳遞性。所謂確定性,指的是一旦發生言語交際,語境的內容就已確定。例如,語境中的時間、地點、對象等主觀因素,只要進行言語交際,它們就確定無疑,因為只有這樣,交際才能得以進行。語境的相對性,指的是語境因素隨著交際的進行不斷發生變化或更替。語境的層次性是指一個話語的語境是無數的,小語境之上有大語境,大語境之中有小語境。從實際上來講,語境包括文化語境,情景語境,既有語言語境,又有非語言語境等。語境的傳遞性,即假設A 是話語B 的語境因素,B又是話語C的語境因素,則A也是話語C的語境因素。
當然,語境還遠遠不止上述四個特征。在言語交際中,聽話人必須把握這些特征,構建出與說話人所假設的一致的語境。只有這樣,聽話人才能正確理解說話人的意圖,從而實現交際目的。
2.語境的功能
語境既然具有如此的特征,那它的功能就可以推斷出來了。劉宓慶先生在他的《翻譯與語言哲學》(2001)中對語境對意義的決定作用作了詳細的研究,并將語境在翻譯學意義理論中的重要性總結為五條(詳見該書第336頁)。日本西稹光正認為,“任何語言活動都是以一定的語境為其條件的,決無例外?!彼凇吨袊Z文》(1991年第三期)撰文指出語境具有如制約功能、解釋功能、過濾功能等八種功能。我們可以簡化一下,將語境最基本的功能歸納為:制約功能、解釋功能和關聯功能。正因為語境具有制約功能,人們在言語交際中不得不根據具體的語境選擇恰當的言語表達式進行交際;同時語境對于言語活動中的某些現象具有解釋和說明能力。
語言是人類所獨有的信息傳遞工具,人們在利用語言進行信息傳遞的時候,總要有其特定的語言環境。一個詞語,如果離開了句子,就很難確定它的意義;一個句子,倘若離開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確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首先弄清其寫作背景等特定的環境,便談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義。所以,語境研究是雜而有章的,是有其規律可尋的。沒有無規律的存在,只有存在的規律未認識。
3.語境對語言教學的作用和影響
學習英語的終極目的是為了運用英語,用英語進行交際,而運用、交際則需要有語音、詞匯、語法方面的語言知識,需要有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語言技能。學習一門外語,沒有一定的語境是不行的。由于母語的影響,學生平時缺少真實的語言環境,要想培養和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就必須盡可能多地給學生營造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因此,“創設語境”成為了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談得最多的話題之一。語境教學應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求知;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難點,突出重點,啟示學習方法;有利于激勵學生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啟迪思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語境的功能和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如何將語境的理念運用在英語教學中
語言學家強調:語言只有在所處的語言環境中才有意義,它不能脫離所處的環境。英語是一門語言,我們必須在一定的語境中學習,巧妙地創設英語語境,才能在學習中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巧妙地創設各種語言環境,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載體,使學生身臨其境,輕松愉快地學會英語,同時,把大綱要求掌握的知識學好,學活,學扎實。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課堂活動交際化、課外活動多樣化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敢于開口、善于開口說英語的習慣;在交際實踐中激發學生潛質是著眼于英語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
因此,新時期的英語教學應該做到:(1)以課堂為主陣地,優化語境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2)以英語教學活動為載體,延伸語境實踐教學的空間和時間;(3)運用現代媒體創設語境;(4)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環境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1.以課堂為主陣地,優化語境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倡導學生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主動思維、提高文化意識、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是語境實踐教學的指導思想。
英語課堂教學是進行語境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通過直觀教學和一些活動等途徑,創設真實語境,結合課本知識,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互動式的語境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新舊知識的結合,預先布置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活動和準備學生可能使用的語言材料,以便在適當時機幫助學生順利地進行交際活動。
2.以英語教學活動為載體,延伸語境實踐教學的空間和時間
英語語境教學應當引導學生從課內學習向課外提高發展、單學科向多學科滲透,以確保在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加英語歌、朗讀比賽、英語小品等多項課外活動既可提供學生在與伙伴或教師的單向或雙向交流中獲得了挑戰、自信和新的知識,以及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時,又可以讓學生通過活動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3.運用現代媒體創設語境
由于母語的影響,學生平時缺少學習英語時的真實語言環境,要想培養學生形成運用英語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就必須盡可能多地給學生營造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而現代媒體的運用無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傳統的錄音機,磁帶和語言實驗室的使用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聽說環境,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另外,現代技術的發展可以借助錄像、電視、電影及計算機媒體創造更加豐富逼真的語言交際情景。原聲電影的特點語言密集程度高,且夾雜著背景音樂和音效,加上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使得交際環境真實自然,使語言從形式到內容被賦予了極其豐富的內涵,能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遠遠超過了單聽錄音的效果,而且學生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進而產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需要。另外,?教育網、校園網、多媒體教室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教師計算機操作能力和應用意識的不斷提高,為新的英語教育和學習環境的創建提供了物質和技術上的支持。
4.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環境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正如李嵐清同志指出:“(我國)很多學生經過8年或12年的外語學習,然而,大多數學生卻不能較熟練地閱讀外文原版書籍,尤其是聽不懂、講不出,難以與外國人直接交流?!遍L期以來,“啞巴、聾子英語”的現狀早已成了中國英語教學界的一個痼疾。語言是用來交流的,也只能在交流中學會語言。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一沒有交流的需要,我們英語教育不是為了交流,而是為了“考試”;二沒有交流的生活環境,除了教材是英語外,生活中都與英語不沾邊;三沒有交流的興趣。因此,要改變“啞巴、聾子英語”的現狀,就要創設英語環境。
教師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合適的即時語境外,還應該鼓勵學生在校外積極利用一切機會進行英語交際。除了安排指定的認識實踐、畢業實踐以外,還應該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寒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對學生知識的需求和學生學習知識的用途和意義,以發現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不足。鼓勵在家看電視英語節目,以擴大他們的知識面,提高聽力水平,為有條件的學生推薦英語聽力磁帶、錄像帶等,讓學生在家中多聽多練。如果有網絡條件的好可以指導學生利用INTERNET開展學習,比如,可以鼓勵學生瀏覽英文網頁,鼓勵學生自己制作英文網頁,鼓勵學生通過BBS、OICQ等途徑用英文交流(交流對象當然可以包括外國人),幫助學生學習下載和利用網絡上的英語學習資源(包括經典英語文章、英文漫畫、英語Mp3等),或者注冊英語學習網站,與各類的英語學習愛好者探討、交流英語學習經驗和體會。另外,利用MSN或者SKYPE等國際性即時聊天工具,結交國內外講英語的朋友。先通過打字聊天或直接對話,交流雙方感興趣的話題,增加聽力水平和語感,鍛煉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由于在虛擬的平臺進行英語語言的交流,雙方不見面可以避免對話時出錯的尷尬;結交的大量國內外朋友可以獲得大量信息,以及生活和文化方面的額外知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和家庭環境缺少對英語學習者的監督和指導,這就要求英語教師精心設計和引導,學生返校后的檢查和評價。另外,家長的監督與配合也是重要條件之一。
五、結束語
以上探討、分析了語境的定義、特征和功能,使我們了解了如何利用英語語境進行英語教學,以及如何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和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在現代英語教學中,我們首先要重視語境教學的重要性,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利用各種手段為學生創造各種適宜的語言環境,讓學生真正具備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我們也要做好引導和監督的職責,啟發、鼓勵學生開發切實適應他們自身的學習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書育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英語語境教學有待大家共同研究和交流,以便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Allerton, D.J. et al.Function and Context in Linguistic Analysis[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2]Sperber, D. An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劉宓慶.翻譯與語言哲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4]戴光榮.語境、關聯與翻譯[J].英語研究,2003,3.
[5]何兆熊.語用、意義和語境[A].中國語用學研究論文精選[C].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6]王均裕.略論語境的特征[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1993,(3).
[7]常敬宇.語境與語義.西槙光正.語境研究論文集[C].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249-260.
[8]西稹光正,語境與語言研究[A],西稹光正.語境研究論文集[C],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26-45.
[9]劉永志.語境理論和大學英語教學[J].川東學刊(高教研究專號),1994,(4).
[10]王建平.語言交際中的藝術—語境的邏輯功能[C]. 北京求實出版社,1989.
[11]章兼中.國外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Z].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
[12]趙桂芳.英語教學中的語境創設與現代媒體的運用[OL].中國基礎教育網-英語-教研基地.
[13]楊敏.談英語中語義與語境關系的問題[J].濟南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6, 4(4).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工學院延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