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軟件專業大學生就業難與企業高素質的軟件工程人才的極度短缺形成強烈的對比,本文就如何破解這個困局提出了一些觀點。
[關鍵詞]軟件專業 畢業生 差距 解決方案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就業難與高素質的軟件工程人才的極度短缺形成強烈的對比,對企業而言核心問題不是數量性極度短缺,而是結構性極度短缺。對學生而言不是數量性就業難,而是質量性就業難。如何破解這個困局是軟件教育工作者與業界必須面對與思考的一個問題。
二、學校教學中的問題
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研中,發現許多學生對計算機理論課嚴重地“消化不良”,對真正的軟件開發過程沒有真正的理解,不知道學計算機技術的正確方法,計算機專業學生許多都在使用錯誤的學習方法來學習計算機技術,例如一些學生把程序設計課程當成是“政治課”,通過“背”的方法來應付考試。學到的一點理論也不知該如何應用,面對一些開發中的問題,絕大多數學生都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許多學生由于計算機理論課難度過大,講授內容與軟件開發實際情況相脫節,再加上學生普遍缺乏開發實踐基礎而抑制了對軟件開發的興趣,視軟件開發為畏途。
計算機技術具有極強的實踐性,不去實踐,根本不可能學好。對于缺乏經驗的學生,學校必須引導他們進行實踐。而要做到這一點,則需要有大批具有深厚行業背景的高素質的教師,師資力量的數量與質量,成為了中國高校計算機教育的軟肋。
軟件企業從事軟件開發的人員分三個層次,他們是PG (程序員)、SE (系統工程師)和BSE (橋梁工程師)。
PG (程序員)的工作主要是嚴格按照設計書的要求編碼和測試;SE (系統工程師)工作主要是參與基本設計、詳細設計、集成測試;BSE (橋梁工程師)工作主要是橋梁作用的溝通、開發計劃、需求分析、基本設計、系統測試。橋梁工程師是外包軟件開發的頂層和核心員,如果對系統工程師和橋梁工程師職級條件與職責細分為如下表所示。表中人月的概念是一個人一個月完成的代碼編的標準工作量。
表一 軟件人員崗位條件與職責
可見,具備優秀職業道德品質、良好的職業通用能力、過硬的專業能力人才是最受企業歡迎的。
三、高校培養實用性軟件技術人員存在的缺陷
1.畢業學生缺少實際動手能力
實際動手能力的理解學校與企業之間存在偏差。
學校認為學生能夠使用某種開發語言編寫程序就是具備了動手能力。 企業的標準是符合以下四個條件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才是合格的。(1)使用某種開發語言編寫程序實際編程的合格代碼量5000條以上;(2)勞動生產率(編程加測試)要達到如表二的標準。
表二 軟件開發人員勞動生產率基本要求(單位:代碼行數/人月)
(3)規范化編程 編程必須按軟件工程的標準嚴格進行。如、代碼規約、通用模塊的調用與完整的文檔編寫等;(4)編程質量(BUG率),編程質量要小于如下標準。
表三 不同測試階段錯誤最低要求
2.師資隊伍成員缺乏項目開發的實踐經驗
師資隊伍成員缺乏項目開發的實踐經驗這是導致學生無動手能力的根本原因,學院只有建設一支以雙師教師為基礎、與技術發展同步、與教學改革適用、專業技能強、教學水平高、綜合素質優、專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才有培養高素質學生的保障。
四、面向企業所需人才的培養
軟件專業學生加強數學方面的學習與邏輯分析能力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重點圍繞算法、網絡數據庫、JAVA、.NET、J2EE課程以項目驅動進行教學;一個企業的業務接單具有隨機性,使用的開發語言與工具是經常變化的,而軟件的工期要求是很短的,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就非常重要。學生接到新任務后要能在一到二周內基本學會新的語言與工具,做到邊學習邊編程:(1)參與仿真的開發項目訓練。學院根據每學期學生實際水平精選一批企業的真實案例進行優化作為實訓項目,軟件專業學生每一個學期必需獨立或合作進行一個項目開發,合作開發的項目任務獨立完成(代碼開發、代碼測試、文檔編寫、項目推廣),對總個項目有充分了解,并分析與識讀項目代碼與文檔,在下一個學期分工時角色調整,達到全面訓練的目的。(2)參與實際的開發項目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只有。達到這個目的只有通過工學交替畢業實習來實現,學生可利用寒暑假和畢業實習參與企業項目開發,才能真正理解企業軟件開發項目的三要素(工期、質量、成本)的關系,才能真正掌握編程規范(代碼規約、通用模塊的調用等);才能真正熟練程序的跟蹤調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學會制作測試數據及填寫測試報告。
目前,大學生情商的現狀是:情緒不穩定、易沖動和失控;對挫折缺乏心理準備、受能力差;社會交往能力差,缺乏必要的合作精神;學習積極性不高。
信息時代的成功主要決定于情商。據權威人士分析,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智商)占20%左右,而其性格、情緒、意志、社會適用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則占80%,智商是天生的,情商是靠后天培養的,情商對工作的影響力是智商的9倍,在調研中一位公司經理講的好“一個人如果沒有忠誠、敬業、勤奮、堅韌、正氣、理想、自強、自律以及團隊精神和全局觀念,那個文憑有什么用”。用人單位要的不再是能工作而是能有效工作的人,二十一世紀最需要的素質是創新實踐、跨領域合作高效能溝通、熱愛工作、積極主動、樂觀向上。
(作者單位: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