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工作的主體,扮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質提升的領跑人,人生道路上的擺渡人,日常生活中的貼心人等重要角色。高校輔導員要在教育、管理、服務中構建好和諧師生關系,必須做到愛學生。
[關鍵詞]和諧師生關系 高校輔導員工作 工作思考
高校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特殊使命,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踐中有著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自身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而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的骨干力量,與學生接觸時間最多,聯系最廣泛,關系最密切,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在高校培養人才和構建和諧校園等工作中發揮著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和諧師生關系中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2006年,教育部發布了《普通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了高校輔導員工作的要求與職責,同時指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闡明了輔導員在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和諧師生關系中輔導員的角色定位猶為重要。
1.輔導員應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質提升的領跑人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積極、健康、向上。同時強調,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倫理道德觀念較差等問題。高校政治輔導員要認真把握和遵循青年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特點,把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倫理道德教育等貫穿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實踐中,從學生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和所關心的熱點話題入手,將理論融入對各種社會現象的分析中去,解決問題、消除困惑、啟發思考;同時要努力用自身較高的政治素養,崇高的理想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導、教育、感染學生,使之成為政治合格、思想過硬、德才兼備的建沒者和接班人。
2.輔導員應成為大學生人生道路上的擺渡人
我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不僅加快了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也加大了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強度和就業壓力。高校既要培養大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也要培養大學生樹立公平競爭的意識,還要提供良好的競爭平臺,以充分調動廣大學生刻苦學習、勇于創新的熱情,幫助大學生順利地融入社會。其中,高校輔導員要充當好“擺渡人”的角色,要把每一個大學生擺渡到成功的彼岸。
(1)學業指導上的擺渡人。輔導員在新生入校時就要及時、充分了解學生的專業發展情況,以指導學生鞏固專業思想,明確學習目的,增強學習動力;要通過各種途徑指導學生學會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學能力;同時要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科學的選擇學習課程,順利實現從理論性強的基礎課學習階段向應用性、實踐性強的專業課學習階段過渡;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科研和社會實踐活動,了解科學動態,深化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為今后以真才實學去競爭謀職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2)職業指導上的擺渡人。大學一頭連著中學,一頭連著社會。要把一個高中生經過四年時間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實際用處的人才,不僅需要專業教師的指導,更需要輔導員這樣的“擺渡人”付出努力。輔導員要針對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的發展前景,并客觀分析環境,指導學生分析比較自身和將來職業要求的差距,使他們能為自己的將來做出合理的職業規劃,并指導他們有計劃地制定自己的學習方案,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引導他們有目的地去嘗試與他們未來職業有關兼職、社會實踐活動等,以提高他們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受挫能力,最終使他們的職業技能,職業素質等各方面的綜合職業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
3.輔導員應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貼心人
當代在校大學生年齡普遍偏小,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一方面他們有著較強的進取意識、平等意識、維權意識和批判精神。另一方面,他們又脆弱,極敏感,極易受到各種不良思想的侵襲,在生活、學習、工作中遇到一些實際問題無法排解。輔導員作為實踐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貼心人”,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摸準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并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幫助他們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人際交往的問題,學習的問題,就業的問題等等,想方設法減輕他們在各方面的心理壓力,錘煉他們的心理素質,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最終優化他們的心理素質、提高他們心理健康水平、促進他們人格成熟及全面發展。
二、和諧師生關系中對輔導員的工作策略
在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中,輔導員如何扮好自己的角色,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辦法就一條:愛學生!
真正愛學生,輔導員必須努力提高自己思想政治道德素質,讓自己具備有堅定的政治信仰,鮮明的政治立場,與時俱進的觀點和積極向上的道德觀念,并身體力行,既重“言傳”更重“身教”,言行一致,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表率,當學生的楷模,用自己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響學生,感化學生,讓學生不由自主的向自己看齊,名副其實地成為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的領跑人。
真正愛學生,輔導員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業務水平,使自己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理論思維能力、調查科研能力、協調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就業指導能力、信息技術能力、文字寫作能力、危機處理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等,從而能夠很好很快地為學生排解疑難,解決困惑,指明方向,做好他們學業事業的擺渡人。
真正愛學生,輔導員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到公正,不歧視;寬容,不報復;坦誠,不虛偽;樂觀,不消極;隨和,不苛刻。真心與學生打成一片,理解學生,愛護學生,關注他們心靈,關心他們成長,給予他們實實在在的幫助,成為他們充分信賴的貼心人。
參考文獻:
[1]姚建濤.論高校政治輔導員工作理念的確立與角色的轉變[J].教育探索,2005,(7):123—124.
[2]周濟.在全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會議上的報告.2006-4-27.
[3]康長春.高校政治輔導員素質修養初探[J].中國教育導論,2006,(14):10—11.
[4]謝坤語.淺論新形勢下高校政治輔導員的基本素質要求[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6(5):117—118.
(作者單位:重慶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