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其學習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創設情境,讓識字教學充滿情趣化,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識字。
[關鍵詞]低年級 識字教學 教學方法
漢字作為一種記錄漢民族語言的符號,它是音、形、義的綜合體,漢字的音、形、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理據,漢字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然而識字是學習其他學科,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還有許多教師忽略了對學生人文素養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只一味強調語文的工具性,把學生識字看作是教師在教字,這樣的識字教學漠視和扼殺了學生——隨機創造的反應、識字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創設情境,讓識字教學充滿情趣化。針對這一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識字。
一、引導學生興趣識字
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很難持久集中。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內在魅力,精心設計教法,通過誘導學生不斷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例如:在教學中喚起學生好奇心,讓學生借助于已有的知識,向未知領域進行愉快地探索。
每堂課開始,我會結合新課復習以前學過的生字或前一課學習的生字,經常讓學生看卡片認讀,做到循環記憶。當新課結束后,我就采用去掉拼音和詞語的方法,讓學生認讀剛剛學過的生字。如:在教學獨體字時,我首先指導學生觀察每個生字的筆畫、結構,再指導學生用加、減、改筆畫等方法來認識更多的生字。我在黑板上先寫一個“口”,再拿出一個小棒問“口”加一筆是什么字呢?快擺一擺試試吧!這樣安排,不但激活了學生的探索興趣,而且課堂教學一下子活躍起來,連平時識字不感興趣的同學,也在積極想辦法,動手拼擺。同學們一會兒皺眉頭,一會兒動手擺試,一會兒嬉笑,似乎恍然大悟的樣子,一會兒又低聲討論著什么。不久同學們七嘴八舌說開了,有的說:“日”,有的說“中”。接著我就趁熱打鐵提出:“日”字加一筆又是什么字?誰說得好就獎勵他。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同學們認識了“田、目、甲、由、申”。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識字勁頭更足了,同時讓學生把算術中學到的加減法遷移到識字中來,對已學過的熟字進行加減得出要學的生字,不僅孩子們喜歡,也能增強識記的效果。
二、享受成功歡樂,興趣識字
善于為學生創設情境的教師,才能不斷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興趣。
猜謎語是學生較喜歡的一種活動,它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訓練學生的思維。編謎語分為:(1)編字謎:如:“一個人膽真大,竟把王子踩腳下”,“王老頭,白老頭,兩人同坐大石頭”,這樣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不僅學會了新字“全”、“碧”,而且又鞏固了舊字:“人、王、白、石”做到了新舊知識的結合,真可謂兩全其美。(2)編物謎:可以根據事物的形狀、特點進行,使抽象的文字符號與直觀形象的事物結合起來。如:學習“雪”字時可以編成下面的謎語:“小小白花天上飛,一夜北風花盛開。千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這樣使學生在快樂中識字會久久不忘。(3)自編兒歌和觸類旁通法,如:一人門里躲“閃”,兩人土上蹲“坐”。
教學中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這個特點教師應告訴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舉一反三,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如:見到提手旁就很自然的想到手,見到木字旁就很快想到樹木,這樣學生就會達到獨立識字、閱讀能力的循環記憶識字。
三、循環記憶識字教學法
循環記憶識字教學法,摒棄了片面追求寫字數量的機械重復。現時有的低年級教師,在布置作業時,生字無論多與少,一律要求學生一個生字抄寫幾行。在實際中,學生連續寫同樣的字,寫多了,就會產生課業負擔。因此,對學生的寫字訓練不能只講數量,不求質量。漢字是復雜紛繁的,而識記是有規律可循的。把寫字與“循環記憶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而且提高了識字率。
循環記憶識字教學法的主要教學過程有:課前循環、課中循環、課后循環和周期單元循環。
1.課前循環。課前循環是根據課程內容,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識字能力進行教學。這是循復現的重要環節。在教學時,可由偏旁部首帶出學過的字,再引出生字。例如:木——枝、楓、樣——“校”。也可由基本字引出熟字,再學生字。例如:日——晴——“曬”,還可以填空、組詞、說句等形式再現容易認錯寫錯的字。課前循環可以針對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形式多種多樣。
2.課中循環。課中循環主要針對上一篇課文學過的生字進行再認教學。這是針對遺忘規律而安排的循環再認過程。教師通過“少寫多復現”來達到防止遺忘的教學目的。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保持時間短,每節課所學的字不多。教師在講授新課前應對上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短暫復習,如:看生字卡片認讀并進行組詞訓練。
3.課后循環。課外作業最厭煩重復抄寫相同的字。教師如果把寫字與“循環記憶識字”結合起來,就會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提高識字能力。因此,布置作業時,除安排學生抄寫本課生字新詞外,還加插安排抄寫少量前兩篇課文的生字,一個字寫一遍。這樣課后循環起到既循環又鞏固的作用。
4.周期和單元循環。周期和單元循環是指對本周或本單元學過的詞語通過一而再、再而三地周期復現鞏固識字效果。這兩次復現都是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的。在本周或本單元中出現的詞語要求學生會讀,知道大概的意思,并鼓勵學生用學過的生字進行一字組多詞,豐富詞匯。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經常對學生進行聽寫,這樣不但做到了循環記憶,而且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識字中的漏洞。
長期以來,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把寫字作為促教風、促學風、促班風的重要途徑,重視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有良好的書寫習慣,才有良好的學風、班風。學生只有認認真真寫好字,才能認認真真識字、記字,才會減少錯別字,提高識字率。所以,如果教師在寫字練習設計上科學地安排學生訓練,就會起到“少寫來復現、再認得鞏固、循環牢記憶”的作用。
總而言之,人生聰明識字始。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其學習重要性不言而喻。識字教學首先應是對人的教學,應滲透人文精神,關注學生的發展。
(作者單位:陜西西安市碑林區雁塔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