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探究式學習 創設情趣 優選方式 參與探究 把握成果 積極拓展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通過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學習活動。探究性學習注重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了學生的體驗實踐,更注重了學習方法的掌握和主體精神的培養,是在“為學生發展而教”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新課堂教學模式。
一、創設探究情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學習興趣也稱求知欲,它是學生思考研究問題的內在動力,表現出積極探索、大膽猜想、深入研究問題的傾向,還能使思維活躍,并靈活的運用知識來解決各種問題。在情緒方面表現為驚奇,它能激發學生的想象或對新知的迫切期待。興趣對學生學習活動和個性發展是多層次的,而認識興趣中,學生的內在認識需要最為重要,教師如能有效激發學生內在的認識需要,就能更好地推動學生獨立、積極地深入探索問題。
二、優選探究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主體性教育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注重給學生學習的自主權,使他們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能根據自身水平和需要有選擇地學習,自定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自定學習方法和手段,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相對而言,教師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學生自主探究活動應成為學習的主要形式,教師是學生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推動者,更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欣賞者,而不是主宰者。只要實現了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性,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三、參與探究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充分性
探究性學習應把重點放于學生學的方面,強調教學過程就是學生學的過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自主探究性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在自己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新問題進行積極探索自動建構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確保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充分自由寬松的學習空間,允許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其次要立足教材,再現數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讓學生的思維卷入知識的再發現、再創造過程。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通過獨立充分的思考來獲取知識,讓學生在交流中暴露思維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疑問、困難。在這一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反復的思考和交流,最終得出結論。
四、把握探究成果,培養學生學習的創造性
再完美的模仿畢竟是模仿,有缺損的創造畢竟是創造:要創造要發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畢竟在前進,在發展,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創造能力是以創造性思維為基礎的,創造性思維是人們創造性得解決和發明過程中所特有的思維活動,是一切具有嶄新內容的思維形式的總和。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更要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培育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允許學生發揮想象,鼓勵個性化理解。
五、拓展探究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的持續性
現代素質教學要求,數學教學不能僅停留在課堂,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的學習活動,拓展學生學習空間,增加學生數學實踐的機會。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進一步的學習,教師要立足課堂,教給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還要放眼課外,注重引導,延伸學習活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探究性學習是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的有意義的學習,探究性學習,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充分發揮,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達到主體性素質的全面提高,探究性學習還有利于實施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
(作者單位:河北衡水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