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豐富的語言積累,能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以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那么,怎樣培養小學生積累語言的能力呢?我認為,應首先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然后,再交給他適當的方法,在實踐中再加以應用。
[關鍵詞]積累語言 語言能力 培養興趣
俗話說:“胸無點滴墨,怎能下成文”。隨著新大綱的出版,新課程標準的誕生,輿論的導向已將積累放在凸顯的位置來看待。語言是人類保存、傳遞與領會社會歷史經驗的手段,是交際的方式和交流思想的手段。豐富的語言積累,能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以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郭沫若先生曾經說:“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這句詩也道出了積累對語言表達的重要意義。但在實踐中,我發現,有些學生雖然樂于積累,卻往往不善于積累。那么,怎樣培養小學生積累語言的能力呢?我認為,應首先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然后,再交給他適當的方法,在實踐中再加以應用。
一、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使學生樂讀
漢語是世界上最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之一,它具有思想美、意境美、節奏美、音韻美等特點。
首先,教師應該在課外閱讀中指導學生體會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我在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時,就常常使用了比較、想象、情感朗讀等賞析方法以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比較法可以省略原句原段中的某些詞句與原句原段比較,也可以用其他詞句替換原文的詞句再與原文比較。課外讀物《高貴的施舍》中有這么一句話:“母親遞給乞丐一條雪白的毛巾。乞丐接過去,很仔細地把臉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指導學生閱讀時,我設計了如下的問題:刪掉“雪白”、“仔細”、“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后,與原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體會原文遣詞造句之精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雪白”、“仔細”、“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這幾個詞句,充分說明了母親對乞丐的尊重和乞丐生活的艱辛。《渡河少年》中,“玉砌的世界……”指導學生閱讀這段時,我引導學生圖文對照,展開豐富的想象,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誦,領略文中意境和音韻之美。
其次,在一定時間內展示學生的積累成果,或朗誦、或交流,教師給予學生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就會激發他們積累語言的動機,擴大他們的閱讀量,也增加他們的信息量。
二、教給學生積累語言的方法,使學生會讀
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使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就好比給了學生一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面對浩瀚的課外語文信息,小學生怎樣才能高效地汲取營養,擴大知識面,積累語言,提高寫作能力呢?這需要教師在積累方法上予以適當的指導。
1.背誦法
“背誦是積累知識、豐富語言材料的好方法”(見《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學》),所以,積累語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誦,但不是死記硬背,須在閱讀時進行準確的感知和透徹的理解,教師要幫助學生抓住感知的重點、理解的要點,不懂課文不能背誦課文。因此,我在指導學生背誦時,總是十分重視教給學生最基本的背誦方法。在指導閱讀《燕子》、《黃山奇松》時,課文篇幅短小,文采豐富,富有吸引力,采用提綱背誦的方法進行背誦。列出全文的段落提綱,然后,按提綱熟讀成誦。有些名言警句、詩歌,有的人目視口誦記得慢,而過手一遍則能很快記住,則采用手抄與背誦相結合的方法。當然,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哪種方法最適合自己,就選用哪種方法。
此外,我們還應教給學生防止遺忘的方法。應告訴學生,讀到能背下來時不要停下來,應再讀幾遍,這樣才能記得牢,背誦后忘得最快的是開頭十幾天,因此,在熟讀成誦后隔三差五就要復習一下。
2.摘記法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閱讀中隨時隨地積累,把讀書時發現的好詞語、句子、片斷摘錄下來,將原來較長較深的書或文章用提綱形式摘錄下來。上網、看電視或與人交談時,把自己從中學到的優美詞匯或語句摘記在本子上,也可以用文摘卡片分門別類地摘錄下來。有空時,學生經常拿出來看一看,讀一讀。對摘記的優美詞句,把同類的抄在一起,以便查看,如可按寫人、寫活動與場面、寫景、狀物、名言警句等歸類。也可以對優美詞句進行續寫、擴寫、縮寫、改寫、寫讀后感等再創作。
3.剪貼法
剪剪貼貼,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歡的內容或圖畫剪下來,然后,貼到札記本上,不管怎么貼都可以。旁邊還可以配上用彩筆自畫的插圖,這樣,學生在讀讀,剪剪,貼貼,畫畫中獲取了知識,積累了語言。學生掌握了積累語言的方法,就有可能在實踐中樂此不疲,進行廣泛的閱讀和摘錄。
三、鼓勵學生運用積累的語言
學生的語言積累多了,并不是說他的語言能力就一定加強了,特別應鼓勵學生大膽地運用。
1.鼓勵學生在作文中運用積累的語言
對學生作文中的好詞好句,我在修改文章時,用紅筆標出并加以好的評價,但學生在作文中運用積累的語言時,常常出現堆砌詞藻的現象,對學生作文中堆砌的詞句,哪些可保留,哪些要刪除,哪些應替換,我予以悉心指導。這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慢慢體會到正確應用積累語言的方法。
2.鼓勵學生在課外語言實踐中運用語言
在辯論會上,在小記者會上,在演講會上,我對學生在表達時應用的好詞好句,我都予以充分的肯定。在語文活動課上,成語接龍方式,找近、反義詞方式,指定一個意思要求用各種形式表達的方式等,讓學生運用積累的語言,展現自己的語言能力。
3.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交流所積累的語言
在學習園地上開辟“優美詞句賞析專欄”,選登同學摘記的優美詞句;在國慶期間讓學生把“優美詞句共賞析”作為手抄報的內容,辦個人手抄報。交流手抄報時,也交流了優美詞句;同學間定期交換讀書筆記,把每個同學的讀書筆記作為全班同學的共同財富,實現資源共享。
經過以上形式的訓練,學生的讀書興趣提高了,課內課外的閱讀量增加了許多,行為文明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得到很大地提高。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個體意愿,又調動了學生的思維,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才能,取得了較好的課外閱讀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市武進區盧家巷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