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教學 學習興趣 興趣培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新課標特別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以及數學文化素養和數學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于數學內容的嚴謹、計算的枯燥、邏輯推理的嚴密性,再加上傳統教學方式的單調性,常給學生枯燥乏味的感覺。久而久之,對數學產生了畏懼心理,失去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很必要的。在這里,結合自己教學實踐,談一下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幾點做法。
一、實際問題生活化
數學是一門工具學科,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是鍛煉學生思維的工具,是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培養的工具。數學一般都比其他學科要抽象一些,這一點也常常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我們可以把一些數學問題生活化,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為素材,創設一種模擬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現實的情境中去學習數學,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如通過“溫度計”認識“數軸”;通過觀察校園中的建筑、操場上的體育器材、教室里的墻磚、地磚讓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圖形”;結合學生平時買東西認識盈利、打折問題;與家長一起探討存款利率等實際問題等。就這樣,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例子,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產生學習興趣。
二、抽象問題形象化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在一些較為抽象、難以理解的章節,如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軸對稱、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等內容。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制作一些課件,讓學生耳目一新,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提高其注意力;同時,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圖形與圖形之間的位置關系,轉化為動態的圖像,如將一條直線由遠至近移向圓,可總結出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所以,一個合適的多媒體課件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有利于學生接受所學的新知識。
三、復雜問題合作化
合作學習是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它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由于學生在學習狀況上存在差異,所以上課時常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如果采取合作學習的方法,把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學生組成合作小組,同時,要注意將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學生搭配開,這樣,學生間就可以形成互助學習。在合作過程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長,時間長了,就會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和信心。
四、教學語言人文化
眾所周知,普遍認為在諸多學科中,數學學科比較單調、乏味,而數學本身的內容安排也不如其他學科那樣生動形象、富有詩意。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若不花點心思,很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讓課堂變得生動一點,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做到活潑多樣、動靜結合,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力求表達語言生動、形象、帶有一定的情感。對學生發言的評價,也應注意措辭和語氣:教師的贊揚會引起學生的內心愉快和深深的滿足;教師的忠告和批評會激起學生改正錯誤的決心和信心,使他們真正感覺到老師不是有意刁難,而是一種善意的批評和忠告(即批評要適度,忠告有分寸)。
總之,教師應多從學生角度著想,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環境處于最優化。學生處在輕松、愉快的條件下,學習將是主動的、積極的而且是富有成效的。
(作者單位:河北景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