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持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所謂情感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完善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從而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素質得到和諧發展。
[關鍵詞]英語教學 情感教學 情感素質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把培養學生的情感列入課程教學目標,并滲透到教學的實踐中。所謂情感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完善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從而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素質得到和諧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的中小學英語教學忽視學生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學生的情感素質的發展明顯滯后,甚至導致學生“兩極分化”嚴重,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很多消極的情感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為此,在英語教學中加強情感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筆者認為,實施情感教學有以下幾點。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為了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培養積極的情感,克服消極的情感,教師首先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教師每接一個新班時,首先力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比如,第一節課要告訴學生在課堂內外教師和學生都是朋友,這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了內向和膽怯學生的緊張感。了解每個學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開始。為此,教師應利用翻閱學生的檔案以及家訪的方式與學生談心,以及與其他任課教師交流等多種途徑了解每個學生。教師要用言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他們的朋友。
二、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情感教學
關注學生的情感問題必須與英語教學本身相結合。因此,教師要盡可能把情感態度的討論滲透到外語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之中。教師應在情感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組織,在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在情感方面的積極作用。比如,在學習或復習日常活動時,教師可能羅列出學生從事的日常活動,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把這些活動分為兩類:一類為自己獨立完成或從事的活動,另一類為必須與其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動。然后,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從事這些活動必須與他人合作。這樣,實際上就把培養合作精神滲透到了英語教學之中。
三、幫助學生克服消極情感因素
消極情感如焦慮、害怕、羞澀、緊張、憤怒、沮喪、懷疑、厭惡等,都影響學習潛力的正常發揮。焦慮是英語學習中常見的情感障礙。焦慮會使學生陷入緊張、害怕和不敢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情緒中,進而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直到形成語言輸入和輸出的效果低下的惡性循環。抑制也是類似焦慮的一種消極情感因素。隨著兒童自我意識的增強,學生對那些可能給自己帶來“威脅”的言行往往采取回憶和退縮的態度。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會因為嘗試用英語交流而產生發音不準,語法錯誤,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由此帶來的批評和嘲諷無疑會挫傷那些性格比較脆弱的學生的積極性,最終導致其害怕被批評嘲諷,而不愿意參與課堂活動。為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消除消極的情感因素,幫助他們培養和發展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一定要鼓勵膽小的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要采取寬容的態度,樹立他們的自信和成就感;教師要與學習困難的學生多溝通多交流,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要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
總之,保持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不斷激發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堅定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自己學習的優勢和不足,樂于與他人合作,養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作者單位:陜西榆林市米脂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