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社會對初、中級營銷人才的需求,中職學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應從四個方面著手:首先是根據就業崗位群進行準確的專業定位,課程設置突出靈活性與應用性;其次是加強校企合作,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再次是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人才培養關鍵;最后是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提升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本文結合所在學校市場營銷專業建設實踐,提出中等職業學校應如何培養市場營銷專業人才。
[關鍵詞]中職學校 市場營銷 人才培養 研究與實踐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也有別于高等職業教育。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以全面提高素質為基礎,以培養能力為目的,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初、中級專門人才”。這就決定了中職學校的課程設置、培養模式、教師隊伍等方面具有不同于普高和高職教育的特點。
一、準確專業定位,課程設置突出靈活性與應用性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對基層實務性營銷活動的初中級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表現出與日俱增態勢。
面對強烈而巨大的初、中級營銷人才需求,中職學校在辦學指導思想上,要樹立“市場理念”,確立真正的“職業教育”意識,以社會“用人市場”為導向,根據實際的初中級營銷人才的具體職業類別,確立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對口辦學。在教學方向上,應進行準確的專業定位,通過定位強化“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優勢,靈活地合理設置專業課程。
我校在市場營銷專業建設過程中,緊緊圍繞廣東營銷行業對中等營銷人才的需求開展廣泛的調研和論證,對市場營銷專業進行了準確的專業定位。近年來,我校組織學科帶頭人、專業教師深入廣東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的工商企業,認真了解企業對初、中級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變化。通過全面分析社會對營銷人員的需求狀況,找出初、中級營銷人員的崗位群結構,將市場營銷專業培養目標準確定位為:培養既掌握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又具有商貿經營及公關的實際技能與技巧,能從事市場營銷的策劃、組織、宣傳及實際操作,具有參與企業經營決策能力的實用型中等專業商貿人才。
按照營銷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生就業崗位群的要求,結合專業發展需要,我校啟動了“專業再造,課程重組”工程,在2004年和2006年分別對課程體系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補充新知識、新技術。將基礎理論課難度稍為降低的同時,加強專業課程的專業性和實用性,并進一步加大專業核心課程、實訓課程在總學時的權重。如增加了《營銷軟件操作》、《推銷員技能訓練》、《營銷員考證輔導》等多門專業核心和實訓課程。
二、加強校企合作,建設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
中等職業教育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體現職業性,即要求教學要以職業崗位為目標,根據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組織教學內容和訓練;另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突出技能性教學,培養實用型人才。
中職教育如果沒有實踐的環節,培養出來的人難以受到企業的歡迎。學生進入中職學校接受專業教育之前,在專業理論和技能上幾乎是完全空白的,要想在教學大綱規定的時間內把專業知識和技能真正掌握好,單靠死記硬背是不可能的,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和實踐進行面對面的接觸。通過校企合作,建立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既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節省資金投入,又可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就到企業進行認識、實習,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
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是搞好實踐性教學的關鍵,也是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根本保證。在校內,我校按照“實用性、仿真性、綜合性、可擴充性”等原則加大投資力度,不斷完善實訓設施設備的配置。并與中海物流公司合作建成了營銷實訓中心,設有“營銷一體化實訓室”1個,“營銷軟件實訓室”2個,“商務洽談實訓室”1個,配備了三套先進的營銷教學軟件,較好地滿足了營銷專業及相關專業實訓教學的需要。學生們在校內實訓中心就能系統地進行各項營銷技能的訓練,全方位開展仿真訓練,拉近了營銷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距離,提高了實操能力。
此外,學校還與企業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實習基地,每年都有計劃地安排營銷專業學生到企業實習,并派出實習指導老師深入企業,與企業的一線運營管理和有豐富營銷實踐經驗的人員一道,指導學生實習,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
三、提高師資水平,打造高質量的教師隊伍
“技能”是中職教育的生命線,技能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發展,而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關鍵在于教師。如果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也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中職教育。
中職學校的市場營銷專業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動手能力是學生就業時最大的法碼,而要使學生掌握最先進的專業技能,專業教師必須先行,這樣才能保證教學安排與企業需求同步。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了解企業、了解市場,要有開闊的視野、精湛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指導學生實操的能力,因此,專業教師應向“雙師型”方向努力,做到既能教書,也能動手實踐。
為提高教師隊伍質量,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措施:一是重視師資隊伍思想素質建設,組織教師進行職業道德(師德)學習,倡導教師做好“外樹形象、內強素質”的自我完善,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二是撥出專款用于教師培訓。如選送教師參加培訓學習;利用寒暑假有計劃地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參與公司市場營銷的業務運作,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教學水平。三是重視和鼓勵教師考取各種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成為“雙師型”教師。四是積極從企業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員作實習指導教師,充實專業教師隊伍。
四、注重素質教育,提升營銷學生就業競爭力
中職教育突出“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有些人便將能力與技能劃等號,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實際上,能力是綜合素質的體現,是知識、技能、人格的復合物。中職學生單純地掌握技能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綜合素質已成為影響其就業的重要因素。
市場營銷專業是我校的拳頭專業、品牌專業,也是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第一批的重點建設專業,就業率一直為所有專業之冠。為保持這種優勢,我們非常注重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素質培養。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認真進行專業介紹,促使學生盡快樹立專業意識。
每當新生剛入學,盡管他們選擇了市場營銷專業,但多數人對本專業對應職業群的素質要求一片茫然,加上不少學生原來文化課成績就相對較差,總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甚至有的自暴自棄,厭學情緒較普遍。針對這一特點,我們特別重視新生入學初的教育。專業教師精心準備,除了清晰告知其專業目標、專業定位及相應的崗位群外,還收集大量的優秀畢業生資料,給學生看到榜樣,看到希望,促使他們樹立專業意識。
第二,不斷調整課程結構,完善學生的專業知識構成。
多年來,我校營銷專業一直致力于課程改革,不斷調整課程結構,力求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大膽把一些課程合并、整合,開設一些與時代相適應的新課程。如《職業院校學生禮儀》、《商務溝通》、《創造力開發》、《市場營銷軟件》、《電子商務基礎》等等。
第三,安排專業教師擔任班主任,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營銷”。
從2001年起我們學校實施了改革,基本上由專業教師擔任班主任,其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對學生進行專業/職業引導和心理輔導。因為在中職學校,與學生接觸得最多的當數班主任,班主任可充分利用班會、周記、談心、甚至是平時的閑聊等多種渠道,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引導學生進入“營銷人”角色,并讓學生明白:成功者的素質是可以嫁接給普通人的,中職生并不比其他同齡人差,只要努力學習,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將來一定會取得成功。
第四,加強社會實踐內容,豐富學生的“職業人”體驗。
當學生進入第三學年,學校會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職業實習,如今年七月,學校安排05級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到廣東清遠公明景業印務公司實習,學生們普遍反映:從不適應到適應,再到做得很好的過程中,親身的體驗讓他們感悟到現代企業需要的“職業人”必須能從小做起,工作有責任心,敬業,能吃苦,善于團結協作,并且具有一技之長。學生所得到的這些收獲,對他們今后的生存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第五,組織第二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學校組織和開展多種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公關或人際交往能力。營銷專業學生一直是我校第二課堂的積極分子。筆者近年一直在關注學校各社團的動態,發現在我校二十多個社團中,有一半以上的社團負責人是營銷專業的學生。而且最為活躍的就是主要由營銷專業的學生構成的營銷協會,營銷協會的知名度不僅在學校,而且在其他兄弟學校、學校周圍的企業都有良好的口碑。中國移動公司南海分公司、新一佳連鎖超市大瀝店、安踏運動產品等企業/品牌一直和營銷協會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
種種得力的舉措使我校營銷專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在我校2007年12月13日舉行的2008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活動中,營銷專業畢業生的數量與營銷崗位招聘量的比例是1∶2,打破了歷年記錄。
總之,筆者認為,只要堅持正確的教學方向,強化專業教師素質,著力拓建“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專業教學體系,構建學校與用人單位順暢的信息溝通渠道,肯定會迎來中職市場營銷專業辦學廣闊的發展空間,中職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也定會成為深受企業歡迎的“搶手貨”。
參考文獻:
[1]吳啟迪.在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師資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7,4.
[2]李虹.對中職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實踐與思考.2007,2.
(作者單位:廣東財經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