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明確界定了體育的教育價值觀的涵義,闡釋了體育在轉變健康價值觀、促進人的社會化和現代化以及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價值。從當代中國體育的教育價值觀來看,學校體育、競技體育和社會體育的改革與發展,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全面發揮體育的健康促進價值和人文教育價值,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價值觀 體育價值觀 體育發展
人類認識,是個極其復雜的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始終存在著價值觀的參與。正是人們的價值觀念,才成為人們積極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動的調節因素。博大精深、迅猛發展的中國體育,是很難被人們的認識所完全把握的。優先地發展什么,重點地改造什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認識主體的價值選擇。正是這種價值選擇,推動著人們積極地、能動地探索中國體育的發展規律,主動地樹立中國體育的科學發展觀。體育的教育價值觀,是從教育的視角研究體育的價值觀,是人們對體育的教育價值的基本觀點和價值判斷。
一、體育的教育價值觀解析
1.體育的教育價值觀釋義。教育價值觀是評判教育活動的基本準則或尺度,它既是人們對教育活動進行客觀認識和主觀判斷的產物,也是歷史文化積淀和社會進步與時代發展的產物。體育的教育價值觀,則是人們對體育的教育價值的基本認識和總體看法。具體來說,體育的教育價值觀是指人們對體育在改造人或社會群體的思想觀念和社會行為,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中所能起到的積極作用的認識,是關于體育在培養人、改造人方面的價值判斷和基本觀點。體育的教育價值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在強調體育健身價值的同時,也應該充分挖掘體育的人文教育價值,注重發揮體育在人的社會化、人的現代化以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2.體育與健康價值觀。健康,體現著人類對自身前途和命運的基本關懷;體育,是體現這種基本關懷的最佳執行者。追尋健康,體育是最積極、最有益、最有趣的方式。體育的教育價值首先表現在增進人的身心健康,健康價值觀是體育教育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新中國成立以來,體育以其獨有的特點提高著人們的健康水平,改變著人們的健康價值觀,影響著人們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生活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健康越來越成為人們幸福生活的重要追求目標。人們逐漸認識到,健康已不再僅僅是指四肢健全、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而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身心健康協調發展的思想正逐漸成為我國主流的健康價值觀。
3.體育與人的社會化。人的社會化是指作為個體的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并逐步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經由這一過程,社會文化得以積累和延續,社會結構得以維持和發展,人的個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在現代社會,體育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的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從影響社會化的因素來看,體育屬于外界社會環境條件;從社會化的過程來看,體育在人生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作用;從社會化的功能來看,現代體育以其自身固有的特點,在促進社會價值觀念的內化及個性的形成和發展、進行社會行為規范教育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體育是一種具有一定約束力的社會文化活動,有時候又是在教師、教練、裁判等的直接教育和監督下有組織進行的,這是對培養青少年遵守社會生活準則的一個強化。體育比賽是文明和道德行為規范的展示場合。在一場競賽中,包含著錯綜復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每一個人在運動場上不僅展示了他的運動技能,同時也展示了他的思想品質和體育道德作風。為了發揮比賽雙方的技戰術水平,必須處理好隊員與同伴、對手、裁判、教練及觀眾之間的關系。
4.體育與人的現代化。社會的現代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包括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規范、情感欲求、知識能力結構、人格結構、社會化培育模式等的深刻變化和全面更新,它既是人的生存方式現代化的結果,同時又是目前人們生存環境現代化的前提之一。社會生活的現代化加速了人們的工作節奏和生活節奏,體育有助于造就現代人的身體基礎。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腦力勞動不斷增加,體力勞動逐漸減少,越來越多的人逐漸由運動狀態的體力勞動者向安靜狀態的腦力勞動者轉化,致使整個人口出現以腦力勞動者為典型的“肌肉饑餓”“運動不足”等現象,文明的發展以人的本能退化為代價。
5.體育與民族精神的培育。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中華體育精神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中華體育精神是一代又一代運動健兒和體育工作者可貴精神的總結,是我國優秀運動隊本質的體現,其意義影響已超出了體育的范疇,輻射到全社會,已成為激勵廣大國民特別是青少年奮發進取的精神力量。回顧中國體育幾十年的光輝歷程,一個貫穿始終的主題就是凝聚和弘揚“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為內容的中華體育精神。建國初期,容國團“人生能有幾回搏”的精神成為當時廣大運動員體育精神的真實寫照。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以頑強拼搏的精
神書寫了中國體育改革開放的新篇章。年齡稍長的人都不會忘記大學生們從心中喊出的“振興中華,從我做起”的感人口號。
二、從體育的教育價值觀看小康社會的體育發展
1.體育的教育價值觀與學校體育發展。學校體育對于提高學生的健康素養,促進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進而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和健康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強調從生物體育觀向三維健康觀轉變,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是健康價值觀在學校體育中的具體體現。小康社會學校體育的發展,要改變以往體育課程改革重理論研究輕實踐探索、重課程設計輕課程實施的現象,要從我國學校體育的具體情境出發,關注學校體育改革中的地域、經濟、文化、教育及體育等方面的差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不斷改善學校體育的條件,提高我國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效性,將增進學生健康貫穿于課程實施的全過程,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
2.體育的教育價值觀與競技體育發展。競技體育是一個金字塔,只有極少數人最后能站在塔尖上,大部分人在搭建塔基的過程中付出了健康的代價。金牌戰略使一些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往往不顧科學規律,超強度訓練,使很多運動員傷病纏身,導致大量的運動員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退役后的生活狀況令人擔憂。從健康價值觀的角度來看,小康社會競技體育的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注運動員的身心健康,正視發展過程中的種種問題,保障競技體育的健康發展。競技體育可以使人領會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廣大青少年可以從優秀運動員經過努力拼搏贏得勝利得到啟示和鼓勵。
參考文獻:
[1]李連科.價值哲學引論.商務印書館,1999.
[2]胡小明.體育人類學概論.體育與科學,2000, 2.
(作者單位:陜西西安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