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筆者從自己幾年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體會中總結出幾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關鍵詞]小學生 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 基本原則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為此,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1)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2)學生主體性原則;(3)參與性原則;(4)民主性原則;(5)差異性原則;(6)多樣性原則;(7)預防、發展和調治相結合的原則。因此,小學階段必須把保護小學生的生命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小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樹立現代兒童觀和教育觀
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是教師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贊可夫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
1.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對小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所謂“新”,是課堂和班級要以學生為本,把學生作為平等的人,幫助學生發展。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否對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樣,學生的心理健康對教師也有益。
2.尊重每一個學生
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是要尊重每一個學生。首先,教師要消除差生的概念,沒有問題學生,只有學生的問題,只有教師如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教師要消除對學生智商問題的錯誤認識,即便是智商臨界的學生從理論上講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可以完成的,實驗班就有這樣的成功的個案。其次,教師要用積極的心態看待學生和評價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努力和他自己選擇的進步。
把小學教育看作為人的生命發展的一個特殊而重要的階段,小學教育作為培養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初始階段,應該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培養作為一個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養成現代社會需要的基本行為規范和道德規范,還應該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礎。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面向全體、寬容、保密、持續”的原則
1.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假設小學生群體中大量存在心理問題,而是所有的學生都要心理健康發展,個別學生確有心理問題可以通過面向全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矯正問題。
2.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這一個學生的一切
缺乏對學生的寬容,心與心難溝通,教師與學生難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難以進行。
3.保密是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
學生對教師敞開心扉,教師一定要保密。談話紀錄、心理測試資料都要妥善保管。
4. 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
持續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系列化,一是要有長期的規劃和打算,要明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應急任務,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教育的一部分,伴隨整個小學階段。
三、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
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教師不僅是環境的創設者,還要做小學生的觀察者和引路人,小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引導小學生形成奮力向上、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四、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日常活動中
游戲是校園的基本活動,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搖籃,是開啟心靈的鑰匙。小學生日常活動中蘊藏著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周教育目標和教學計劃。如通過語言領域《打電話》的教學活動,豐富了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培養小學生樂于與人交往的性 格。通過社會領域《我不怕,我勇敢》的教學活動,小學生懂得生活中什么是勇敢,學做勇敢的孩子,培養小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游戲是校園的基本活動,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搖籃,是開啟心靈的鑰匙。
五、開展個別心理輔導
心理輔導是指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與規律,由教育者設計和組織,以活動為基本方式,引發小學生的主觀體驗和感受,從而小學生的心理狀況產生積極的影響,達到形成和改善小學生心理的一種方法。學生心理輔導的內容包括人格輔導、學習輔導和生存輔導三個方面。學校配合家長是兒童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家校達成共識,協調教育方法,統一教育要求是促進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們通過“家長園地”,向家長宣傳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通過開辦家長學校,邀請專家做有關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使家長對其有更深的認識。通過家校聯系欄向家長介紹近段各平行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內容與操作方法,使他們主動地配合學校的教育。通過家訪,了解小學生在家的真實表現,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指導家長掌握教育小學生的科學方法。教師與家長通過面對面的有針對性的探討,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鞏固和促進了小學生健康心理的發展。
有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膽子特別小,不敢與同伴交往,不愿參加活動,有時甚至上課想去衛生間都不敢說。我分析了孩子內向的原因,并指導家長平時多帶孩子出去游玩,有意識地接觸鄰居家的小伙伴。帶孩子上超市,鼓勵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校園,教師更是關注這個孩子,多為他提供參加活動的機會,找性格外向的孩子與他親近。稍有進步,我就給予鼓勵和表揚。經過兩個學期的密切配合,孩子進步很快,能主動與教師說話,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戲,“六一”時,他還參加了校組織的文藝演出。
以上是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體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地探索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并帶動他們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慶市慶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