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概述了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開展導讀工作,以減少大學生閱讀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并闡述了如何把握讀者閱讀心理和閱讀行為,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素質,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大學生 導讀工作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這對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導讀工作作為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成為聯系圖書館和讀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
一、導讀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圖書館豐富的藏書資源,先進的技術手段,完善的服務設施,寬敞的學習環境,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的塑造;高尚情操的陶冶;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有的地位和條件決定了高校圖書館具有信息服務和育人的雙重職能。
大學生除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外,業余時間普遍熱衷于閱讀文學藝術類書刊,樂于從文藝作品里認識整個社會,了解人生。一本好書可以拯救一個人的靈魂,一本壞書也可以把一個人引向歧途。有的書中反映出西方腐朽沒落的思想文化意識,資產階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直接影響到那些涉世不深,又缺乏自覺鑒別與抵制糟粕能力的大學生。使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大學生,追求享樂的生活方式,追求個人名利地位,產生畸形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可見,作為精神食糧的書刊對大學生潛移默化的思想影響,其有害性和嚴重性不可低估。這時的導讀工作無疑是雨中給傘,雪中送炭。江澤民同志強調指出:”用科學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這對高校圖書館做好導讀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做好導讀工作
導讀,就是圖書館員對讀者在閱讀目的、內容、方法等方面給予直接指導和輔導,使他們用科學的方法來利用圖書館,獲得所需的文獻。其目的是提高讀者的閱讀能力,即選擇文獻,利用文獻,理解文獻和消化知識的能力,提高讀者的信息素質和館藏文獻的利用率。俄羅斯著名作家托爾斯泰說過:“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很多大學生到圖書館借閱文學藝術、醫學美容、食品加工、烹調技術、計算機科學、外語輔導、股票和證券等各種書刊可以看出,面對知識經濟條件下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和嚴峻挑戰,大學生的商品經濟觀念和自主擇業的意識增強了,他們已不滿足單一的專業型知識結構。
為了把大學生培養成適應知識經濟時代需求的人才,必須實現高等教育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轉變,由教師為主體向以學生為主體轉變,這些轉變都離不開圖書館的支持。圖書館既是大學生全面提高素質,進行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要課堂,又是擴大大學生知識視野,開展課外閱讀和自學的重要場所。充分發揮圖書館是大學生第二課堂的作用,幫助大學生改變以老師、課堂和教材為中心,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的學習方式,逐步培養大學生自覺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拓寬和更新課堂知識,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提高,獨立獲取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圖書館員要主動做好導讀工作,積極宣傳圖書館知識,使大學生了解圖書館,激發他們利用圖書館的欲望。因此,圖書館員應利用新生入學之初,及時開設如何利用圖書館的專題講座,并由圖書館員帶領新生實地參觀,讓新生熟悉圖書館環境;了解書庫和閱覽室布局;系統地掌握書刊的排架方法;介紹圖書館手工目錄和計算機檢索目錄體系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怎樣辦理借閱手續;如何遵守圖書館的各項規章制度等。使新生入學后,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圖書館的館藏文獻資源。對已經進入基礎課學習的大學生要及時介紹所學專業的各種教學參考書、習題集和圖譜等。
對掌握一定程度專業知識的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可推薦學術性較強的書刊,補充及豐富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同時,加大文獻檢索課和計算機檢索的力度,并將科技查新列入文獻檢索課教學中。由于我國的高等教育過分強調專業教育,淡化了人文科學,忽視了對大學生精神、道德、理想、情操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須樹立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思想,加強對大學生職業道德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教育,把大學生逐步培養成既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又具備高尚職業道德的人才。
導讀工作還可以通過大學生中敏感的熱點話題,以文化講座的形式進行輔導。同時,可以有目的的組織專題講座,邀請專家和學者,圍繞某一專題開展導讀工作,擴大讀者的知識視野,豐富和更新讀者的知識結構,提高讀者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拓寬知識視野;增強科研能力和知識創新能力的培養,濃厚校園讀書氣氛。激發大學生“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愛國情懷和報國之志。以寬闊的視野汲取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三、網絡環境下的導讀工作
高校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成為大學生上網的主要場所,輕松愉快的上網,調節了大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極大地豐富了大學生的精神生活,對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愛好起著積極地作用。全新的網絡世界給讀者提供一種圖文并茂、聲形相應、動靜成趣的境界。這種音像、圖形、動畫、視頻等多媒體的多維集成效應,對大學生有很大的誘惑力,引起他們極大地閱讀興趣。促使他們在新的領域里勤奮學習,極積進取。并利用因特網拓寬、深化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課題研究。
隨著大學生從網上獲取越來越多的數字化信息,網上出現侵權和盜版案件也越來越多。因此,圖書館要不斷向大學生介紹有關國內外知識產權知識、法律知識和法規等。重視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網絡道德教育,幫助他們樹立健康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進一步提高他們政治思想上的免疫力。使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下,不斷開擴視野、增長知識的同時,善于分辨網上信息的正確與謬誤,主動抵制黃色迷信等污染信息,防止和盡可能地減少負面影響。這有助于處理好上網與學習的關系,提高大學生的網絡素質和綜合競爭能力。
要做好高校圖書館的導讀工作,就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導讀隊伍。這支隊伍應由兼職的專家和圖書館員來擔任,這就要求圖書館員要有無私奉獻精神和甘為人梯的品質,要具有開拓精神,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踏踏實實地為讀者服務。
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員要掌握利用計算機和網絡對電子信息的開發、篩選、組織和生產信息的技能;不僅要具備熟練的信息操作技能,還應具備較強的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協調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保持與讀者的交流,以勝任高校圖書館的導讀工作。
總之,高校圖書館的導讀工作必須與讀者建立認識上的共識,思想上的交流和共鳴,才能真正地做好導讀工作。
參考文獻:
[1]鄧楠.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新型國家[J].求是,2006,(2).
[2]王恩華.圖書館導讀工作閱讀的方法舉要[J].圖書館建設,2002,(6).
[3]韓進軍.試論高校圖書館網絡建設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6,(3).(作者單位:吉林北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