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語教學法是一門科學。本文結合各種教學法流派分析了國內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以提高教學效率,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英語教學法,并對未來外語教學法作了展望。
[關鍵詞]大學英語 英語教學 問題及對策
外語教學是一門藝術, 要使這朵藝術之花更加絢麗多彩, 離不了對教學方法論的深入探討。帕默(H. E. Palmer) 曾說過, 語言教學是活的, 所以教學的方法要因人而異, 靈活多變。同一種教學方法, 對某些學生來說, 可能十分適合, 而對另一些學生來說, 可能比無益更糟糕。外語教學法是一門獨立的學科, 它是研究外語教學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過程和教學規律的學科。外語教學法依據教育學、語言學、心理學、語言測試學及其文化語言學、試驗心理語言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科學成果和綜合運用, 對外語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各種現象作科學的解釋, 總結概括出外語教學的規律, 形成自身獨立的體系, 以指導外語教學再實踐。凡是能激發學生學習外語興趣的方法, 就是最好的教學方法; 而使學生厭惡學習外語的教學方法, 則是最壞的教學方法。所以, 每個外語教師都會根據自身和學生的特點來形成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對這些教學方法的科學總結和推廣, 就形成了教學法的各種流派, 對我國及世界各國的外語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外語教學法來自外語教學實踐, 它和外語教學的關系是: 外語教學實踐——外語教學——外語教學實踐。由此可見,外語教學法是在外語教學實踐中發展起來的。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普遍遇到的問題是教學內容多,課時少,把課本內容直接輸入學生大腦,這樣學生學得被動,疲勞,知識難以得到加工、消化、記憶,因而也忘得快,不易真正掌握。而在課堂上單純的只是訓練,讓學生自學,提問題,討論,他們盡管也能對課文大意有所了解,但對其中一些難點,一些語言現象還是不能準確地理解,有些學生是啟而不發,教師還得重新講述,影響了教學進度。翻譯、寫作尤其在直接教學法中顯得困難。近幾年,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作文得分低就說明這一問題,因為翻譯必須準確,寫作必須精通語法,辨別字義,講究邏輯,還有語句的美學要求,所以單憑直接教學法是不能完成寫作、翻譯要求的任務。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研究語法邏輯,培養學生的美學鑒賞能力,包括欣賞和運用修辭等技巧,有了這樣的鍛煉才能寫出像樣的文章,譯出準確、流暢的文字。而現在大學英語教材中的寫作練習通常是一種類似八股文的寫作方法。全文根據命題的意義,剖析一些邏輯緊連的段落。例如,設立主題(topic),確立論點(thesis)等,其中在主題句(topic sentence)要有限制文章內容展開的關鍵詞,如根據 “I can make dumplings in several simple steps.”這樣的主題句,文章的展開就要限制在幾個簡單步驟范圍內(in several simple steps),這類文章是用一種非常嚴格的規范語言,通用于科學論文的寫作,應付考試,很少有什么文學價值。從對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的全面掌握來看,顯然單純的直接法,簡單的啟發操練是不夠的,必須輔以間接教學法,即語法等知識的系統傳授,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寫作手法進行美學欣賞,從中獲得信息,得到教益。
二、解決辦法
英語教學要求教師著重于語法、修辭、造句、寫作、翻譯的系統講解和訓練,因為所教授的是語言,所以要避免學生成為張不開口的“啞巴”,不可忽視語言的交際功能。“灌輸”必須與“啟發”相結合,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先“啟發”提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設置情景,講述課文中重要事件的背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對所學內容有迫切了解的要求,然后讓他們運用閱讀技巧(如構詞,上下文關系等推測詞義,根據主題句,標題來歸納文章大意等技巧)迅速在課文中找答案,這樣也培養了學生通過快速閱讀獲得信息的能力,在此過程中他們也發現了自己難以理解的語言點。不過這種操練只能小段地進行,成篇文章的練習應該在課后。小段練習之后,緊接著教師講解,使學生理解、掌握所學內容,在灌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就所授內容中的難點、關鍵反復強調,時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思維,
主動配合給予反應,這樣也就形成了教與學的的正常過程。按照英語教學的特點,在灌輸完教學內容后,為使學生得到練習、鞏固,還可以“導”。設計幾分鐘的活動,如討論、同桌問答,詞匯游戲或針對問題提出種種假設讓學生進行探索等,以此來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運用語言來進行交際,在實踐練習中鞏固“灌”的結果,使學生在語言知識和學習技能上都得以提高。
教師必須站在現代教育改革的高度, 由傳統的側重研究怎樣教, 向現代的側重研究如何學過渡。也就是說, 把研究的側重點從教師轉移到學生, 并以學生如何學來確定教師怎樣教。多讀些有關教學法的書刊和論著, 及時了解外語教學的動向, 開擴眼界和思路, 不斷充實自己的教學法知識, 不斷總結前人及自己的教學經驗, 爭取有所創造, 有所前進。學習外語教學法必須進行外語教學實踐和試驗, 不能紙上談兵。要把學習的心得、體會應用到教學中去, 在教學實踐中加以驗證, 從中總結經驗教訓, 以提高教學水平。
三、外語教學法的展望
中國的外語教學法歷來借鑒國外的教學法。對各流派的主張, 既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 也不能輕易地肯定或否定, 而是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對象和條件, 從實際出發, 靈活地處理教學內容, 恰當地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提高外語教學的質量。以我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的教學來說, 在處理語言和言語的關系上, 應該以培養言語交際能力為主, 傳授語言知識為輔; 在處理語言材料上,要以句子和話語綜合為主,以詞匯和語法分析為輔; 在處理“五會”的關系上,要以聽、說領先, 讀、寫、譯及時跟上,著重培養閱讀能力; 在處理外語與母語的關系上, 應盡量用外語教學, 但也不絕對排斥母語, 例如教學一些抽象概念或語法難點時, 適當地利用母語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要繼續學習和吸收古今中外外語教學理論的成果和實踐經驗, 更要針對自己外語教學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 大力開展外語教學法的研究和科學實驗, 進一步探討我國外語教學的規律, 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外語教學風格和教學法體系。我們能夠提出具有自己的科學理論基礎和基本原則并在國際上獨樹一幟的外語教學法嗎? 這對我國外語教學界是一個挑戰。至于在每項外語教學活動中, 如何靈活有效而又恰當地掌握運用各種外語教學法,揚其所長,抑其所短, 只能靠每位外語教師在實踐中作出選擇。
總之,外語教學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科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只要遵循實踐——認識——理論——再實踐的原則,不斷地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在借鑒和利用國外教學法的優勢的同時,立足于走自己的外語教學之路, 一定能夠創建我國自己的外語教學法的新體系。
參考文獻:
[1]夏紀梅.堅持符合客觀實際的大學英語教學路子[J] .外語界,1999,(4):36.
[2]劉潤清. 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147-148.
[3]Stern, H.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4]Marianne Celce - Murcia.,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Heinle Heinle Publishers, 1991.
(作者單位:河北秦皇島外國語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