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話水平等級考試(簡稱psc)是國家考試,作為全國普通話推廣工作的一個平臺,它對推動全國整體漢語言水平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弄清psc對于漢語教學的正負向反撥效應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以期最大限度地實現測試對教學的正向反撥作用,并且期望對psc測試的改革和發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普通話 語言測試 反撥效應
語言測試的反撥效應是應用語言學的一個新興研究領域。所謂反撥效應(Bffects)是指在語言測試中測試本身(包括命題的原則、范圍、難易程度、測試的環境、答題要求和對測試的統計分析等)對考生、學校、社會、乃至家長的諸多方面的影響。“任何一種考試都會對教學產生兩種不同的反撥效應。一種是對教學起積極有益的促進作用;另一種是對教學產生消極的甚至是有害的反撥作用”。反撥作用有正負之分。近年來,國外學者對反撥作用從理論到實踐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國內,與此相關的研究在測試學中還是個相對較新的領域,這方面的研究甚少,即使有相關研究,也大多以大學英語等級考試的反撥作用為研究對象,而對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的反撥作用及其相關問題所進行的專門研究和實證研究,目前,在國內卻并不多見。
普通話水平等級考試(簡稱psc)是國家考試,作為全國普通話推廣工作的一個平臺,它對推動全國整體漢語言水平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廣大考生在為獲得psc證書的過程中也受益匪淺,很多人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考試成績。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psc 的實行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學的管理與過程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弄清psc對于漢語教學的正負向反撥效應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以期最大限度地實現測試對教學的正向反撥作用,并且期望對psc測試的改革和發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正向反撥效應
首先,psc是一項科學的測試,它會推動教師的教學,以此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測試的反饋信息發現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診斷和分析學生的錯誤,并以此為依據,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其次,科學公正的測試對學習者的語言能力進行客觀、準確的評價。學生可以根據測試結果來及時了解自身的學習狀況,確定學習目標,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便于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
二、Psc的負向反撥效應
1.從測試的題型看
psc采用的題型有:(1)單音節;(2)雙音節;(3)判斷選擇;(4)朗讀;(5)說話。除了說話項外,其它都是客觀題,多采用客觀題對保證評分的客觀、公證、可信,尤其是維護測試的信度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這種題型只注重考察考生鑒別語言信息的能力,而忽視了考生的提供語言信息的能力。
測試中說話項是一道主觀題,測查應試人在無文字憑借的情況下說普通話的水平。要求說滿三分鐘,很多培訓者為了讓學生能順利完成說話項,就教學生將說話題程序化、八股化,多個題合成一個題。這樣就弱化了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對學生來說,一方面,考試成績在提高,另一方面,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在下降,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很差。
2.測試信度與效度之間的矛盾
信度和效度是語言測試中兩個互補的因素,也是兩個矛盾的因素。口語測試信度與評分方法、評分標準和評分人員有直接的關系。Psc采用二對一(兩名測試員一名應試者)的口試直接測試方式,其效度較高。但類似于手工作坊的測試,在“手工者(測試員)”心理及生理狀態好的時候,測試的信度要高一些。因而可能出現同一判分標準下,同一應試者出現不同的等級(分數可能差不遠)。這樣,其信度就較差,從而影響效果。測試在實施過程中不可能給考生提供一個絕對公平的機會和條件。
3.應試者的自身原因
多數考生面對測試,并不是以測試作為自己提高漢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手段,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應試的技巧訓練上,忽視了語言的具體運用。
4.語言測試的功利性
現在psc的證書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師公務員資格、晉級、職稱;高校學生的畢業考核;其他行業的就業求職……為了能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參加psc,為了能拿到合格的等級而應對考試。使大多數應試人帶有明顯的功利目的,這樣就不可避免的存在“應試現象”。
三、提高psc正面反撥效應,降低psc的負面反撥效應
1.在保證psc的效度的同時增加其信度
Psc采用直接測試,測試內容覆蓋面廣,且使用尺度參考,這對于測試的效度有關。“效度是考試的核心問題。如果一項考試的信度很高,但并未考到應考的內容,這樣的考試效度就不高。效度不高的考試又有什么用。”因而在無法解決信度和效度這兩者的矛盾時,我們只有采用一些措施來緩和兩者的矛盾,使之達到最和諧的共存。
(1)測試內容覆蓋面要廣,并且具有不可預測性。Psc的題型和測試內容的覆蓋面應該是很合理的,但現在新大綱的“說話”項由原大綱規定的50題減為30題,不僅仍采用固定的題目且縮小了測試覆蓋的內容,選題方式也由原來的抽簽決定改為與朗讀題捆綁。是否可以考慮將固定的說話題目改為不確定的或是增加說話項的題量。這樣可以提高測試的效度。
(2)提高測試員綜合素質,定期“回爐”培訓。測試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測試員的素質。Psc不僅腦力勞動強度大并且也是一項需要耐力、毅力的考試。除了必備的語言文字素養外,測試員還應具備穩定的心理素質、良好的道德素質和一個好的身體。湖南省測試中心2000年通過各地的測試評分表及復審發現:有不少人雖然取得了測試員資格,但實踐經驗不豐富,操作能力不高,聽辯能力不強,把握評分標準不準,工作責任心不夠。加之許多測試員不是專門從事語音教學,不是中文專業畢業,語音知識不系統等。因而應定期對測試員進行考核并針對考核結果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語音知識、心理學及道德修養。
2.端正對測試的態度,了解測試的目的
首先,應加大對psc的宣傳力度,讓人們都了解這項考試,從而端正測試的態度,了解測試的目的,應試者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測試。但應試者必須通過測試,自己所具備的水平和所學的東西才能得到驗證。其次,應試者也要善于利用測試結果,了解自己在某一階段取得哪些方面的進步,發現在學習中的存在的弱點及問題。最重要的是語言測試能夠在學生學習觀念的轉變、學習動力的增強以及在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口語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等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
3.一定要保證測試的質量,維護psc證書的信譽
樹立質量意識,堅持“質量第一”原則,寧可犧牲速度,也要保證質量。強化對測試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對測試員的管理和后續培訓,加強測試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堅決實行測試員回避制度、異地測試制度和抽查制度,嚴肅考紀考風,維持psc證書的信譽。
語言測試的反撥作用的研究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涉及多個層面,多種因素。在這樣一個語言學習的高潮時代,Psc的反撥作用的研究更需要我們更深入地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呂良.CET的反撥效應對外語教學的影響.山東外語教學,1995.
[2]楊惠中.語言測試與語言教學[J].外語界,1999,(1).
[3]李筱菊.語言測試科學與藝術[M].長沙:長沙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湖南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