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師范院校小學教育專業是培養小學教師的搖籃,在針對小學教育文科學生進行兒童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寓言教學是一個關鍵性的教學環節。這一教學內容對于學生今后更好地勝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等師范院校 小學教育專業 寓言教學 教學方法
高等師范院校小學教育專業是培養小學教師的搖籃,在針對小學教育文科學生進行兒童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寓言教學是一個關鍵性的教學環節。
寓言教學在整個兒童文學體裁的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寓言就是一種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訓寄托在簡短、形象的故事里的文學樣式。”這種文學樣式生動而富于哲理性,因此,寓言教學也應該是生動有趣,講求方法的。
一、了解寓言的起源和發展,把握寓言的特征
寓言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和童話一樣起源于民間,受到神話傳說的深刻影響,寓言的三大發源地是古希臘、印度和中國,并自然形成世界寓言史上最重要的三大分支。因此,寓言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了解世界寓言的起源和發展,了解伊索寓言、古印度寓言、拉·封丹寓言、萊辛寓言、克雷洛夫寓言、達·芬奇寓言、中國古代寓言以及現當代寓言的發展狀況、特點、作用和對世界寓言發展的貢獻。以此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
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把握寓言的文體特征。首先,寓言具有鮮明的教諭性和強烈的諷刺性。這是寓言的“靈魂”所在。人們常說的“寓意”(哲理、教訓、諷刺等)在寓言中是切不可少的。拉·封丹說:“一個寓言可以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體,所給予人的教育好比是靈魂。”寓言常常從反面對糊涂、愚笨的好人予以教諭、幫助和善意的諷刺,對于陰險毒辣的歹徒則給予強烈的嘲諷,不留情面的揭露、挖苦和批判。這是寓言內容題旨上的一大特點。其次,具有故事情節的虛構性。寓言中的故事帶有明顯的、一望便知的虛構性,然而只要言之成理,“假戲真做”,同樣會受到讀者的歡迎。舉一則伊索寓言《狐貍與葡萄》就明白了。稍有動物常識的人都知道,狐貍是食肉動物,從來不會垂涎于葡萄,而寓言中的狐貍吃不到葡萄便說葡萄是酸的,這顯然違反了“物”性。但讀者卻樂于接受,其原因就在于寓言本質上只是一種比喻、一種影射,它所追求的不是故事本身的真實性,而是將整個故事當作一個比喻,或以此喻彼、以古喻今;或以大喻小、以遠喻近,借此傳達某種教訓和事理。第三,語言簡練,極富表現力。寓言常常是從反面來嘲諷生活中某些落后、愚蠢和惡劣的現象,因此出語幽默,入木三分,一語中的。第四,篇幅短小,結構緊湊,主題集中。寓言是敘事性文學作品中最簡短的一種。寓言用最簡潔的語言,通過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或說明一個道理,或批判一種現象。因此,結構十分緊湊。學生只有把握了寓言主題內容和語言形式方面的特征,才能保證寓言閱讀與賞析的順利進行。
二、通過對寓言的閱讀與賞析,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在高等師范學院小學教育專業的寓言教學中,寓言的閱讀與賞析,是一個比較關鍵的環節,應該集中時間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學生能夠寫出作品賞析和作品導讀。這個環節應該從兩方面下工夫:(1)解讀故事。寓言的寓意是以生動有趣的故事為載體的,要想準確地概括出寓意,必須首先理解故事。所以,應該引導學生注重寓言故事的分析和解讀,看作品的故事敘述是否精彩,和寓意的傳達是否結合得巧妙自然又恰到好處。(2)概括寓意。寓言的寓意是肯定的、明確的,寓言最突出的特點就在于寓言作者都是直言不諱地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真知灼見和審美評價。寓言比其它任何體裁的文學作品都更明確地表現出作者的觀點看法。寓意的表現可在文中直接寫出,也可含而不露。如《自相矛盾》(《韓非子》)諷刺了任意夸大事實絕對化、缺少辯證法的人;《畫蛇添足》(《戰國策》)諷刺了自作聰明、弄巧成拙的人;《杯弓蛇影》(《晉書》)諷刺了疑神疑鬼、顧慮重重、在虛幻現象面前妄自驚慌的人;《雞生金蛋》(拉封丹)諷刺了貪心人的愚蠢;《鵝》(克雷洛夫)諷刺了自以為是、回避現實的人。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賞析寓言時,要引導學生概括出作品所要傳達的寓意極其它對現實生活實踐具有的指導意義,并在此基礎上寫出鑒賞文章,提高學生的寓言鑒賞能力。
三、掌握寓言的表現手法,進行寓言寫作訓練
寓言最常用的表現手法有比喻、擬人、夸張和象征。寓言實際上是一種比喻的藝術,象征的藝術。黑格爾在《美學》中把它歸為“比喻的藝術形式:自覺的象征。”因為寓言是借助設譬立喻的藝術手法來表達寓意的,是一種譬喻故事。如《揠苗助長》就是用迫不及待地拔高禾苗以促其生長來比喻那些主觀急躁的人,說明違反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只能得到失敗的結局。《雞生金蛋》用妄想一次就發大財的殺雞取蛋來比喻貪心愚蠢的人,說明“心貪全想得到,結果全都失掉”的道理。
四、把握寓言教學的難點,進行寓言教學設計訓練
寓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教師對于這一文體教學的準確把握十分重要。因此,在大學時代教會學生怎樣把握寓言教學的難點,進行寓言教學設計的訓練,對學生今后從事小學語文的寓言教學工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寓言教學的難點是怎樣引導學生揭示寓意,寓言教學的重點應該是:感受形象和揭示寓意。
1.感受寓言的形象。寓言的價值在于它的寓意,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如果不重視引導學生想象形象,只把寓言的形象簡單地當作教師的比喻來告訴學生,把分析形象的目的只看作為了最后可以說“這個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學生就只能獲得抽象的教訓,不能真正領會寓言的寓意。寓言的寓意是包含在它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里的,只有學生具體而完整地感受了形象,才能真正領會它的寓意。所以,在寓言的教學中,教師不僅不能削弱或減少學生對于形象的感受,而且應該運用各種方法加深學生對形象的感受。
2.揭示寓意。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學的關鍵。在引導學生揭示寓意時,不要急于求成,過早地把寓意告訴學生。應引導學生對事件或行動作出評價。同時,要注意一點,寓言的寓意和中心思想不是一回事,教師千萬不能誤導學生把中心思想當作寓意。比如,《揠苗助長》的中心可概括為:諷刺了拔苗者因違背自然規律,結果事與愿違的愚蠢行為。而寓意是通過拔苗助長告戒人們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能違背客觀規律,任何超越自然、違背規律的做法都是幼稚可笑的。可見,寓言的寓意比中心思想要寬泛得多。在揭示寓意的同時,既要讓學生增長知識,又要讓學生學會用辨證的方法看待世界。寓言教學無論是在高等師范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兒童文學還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為小學教育專業兒童文學的教師有責任研究這門課程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指導小學教育專業的寓言教學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寓言教學。
參考文獻:
[1]方衛平,王昆建.兒童文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德]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作者單位:黑龍江黑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