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既是學科教學德育滲透對英語教學的要求,也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初中英語教學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德育滲透應該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德育因素貫徹得力與否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德育這一重要育人途徑對現代青少年的成長、成才、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德育滲透 陶冶情操 觀念轉變 和諧關系
英語學科作為一門語言學科,不僅具有文學性和工具性的特點,也具有教育性和思想性的特征,因此,我們不僅要通過英語語言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也要使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激發起他們積極的思想感情。
一、教師觀念對德育滲透的潛在影響
1.以身立教的崇高思想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既要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基礎、專業技術、敬業精神, 還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養。具體而言我們教師要熱愛黨的教育事業,行為高尚,愛護學生,嚴于律己,處處給學生起模范帶頭作用。教學實踐表明教師高尚的品質,以身作則的形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終生受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也起著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所以教學中凡我們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教師一定要自己先做到;英語教學中我們要經常和學生強調,學好英語,不但要學會英美國家人所使用的語言,還要學會英美國家人士身上的優良品質,不但會說Please,Thank you,That's all right等禮貌用語,還要有意識地、靈活地運用到自己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來,可以試想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學生不但會說這些禮貌用語,而且會不知不覺在自己的潛意識中裝有這些積極思想。
2.春風化雨的教學行為
由于教師是課堂德育的實施者,所以教學中教師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響學生,以愛激發學生的情感世界,事實證明教師的世界觀、情感、品行,及教態,都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學中,我們教師要體現師生平等的關系,要熱愛學生,要用自己的愛來喚起和培養學生對學習的愛,從而引伸到對生活的愛。同時,英語課堂教學不只是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操練,更是一種溫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潛能的開發,社會性交際能力的早期培養場所所在,因此我們要在英語語言交際項目訓練中,體現素質教育的基本思想,關注所有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對于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視具體情況,給予他們信任和鼓勵,使所有學生在寬松、融洽、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的同時,品德得到培養,性格得到完善。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英語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他們以更多的愛護與鼓勵,使他們與其他學生一樣,在愛的教學行為中逐步發展。
二、環境熏陶對德育滲透的積極意義
1.外在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研究表明,建立和諧師生關系,體現融洽教學氛圍有助于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初中英語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共同滿足英語教學需要、協同英語教學活動、實現英語教學目標的基礎和保證。古今中外,大部分教師都十分重視師生關系,并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給予高度的評價。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年齡特點的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還有利于激發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它不僅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信任,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講授的學科上來,正如古人所云,親其師,信其道。為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達到這種移情心理效應,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必須在教育教學理念上要體現博愛的思想,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英語學科、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生,事實上許多成功的英語教師都把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看成是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開始。
2.內在勤快探索的工作心境
當今社會的發展,以突飛猛進的科技進步為顯著標志,我們英語教師要不斷積累知識、更新知識,充實自我,以實現不僅交給學生一把通向新世紀科學寶庫的金鑰匙,更要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對學生心靈的有效洗滌。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因此,我們教師要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滲透就必須恪守師德、嚴于律己、勤奮探索、踏實工作以實現修身養性之目的,要在道德標桿上樹立一個“范”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記得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就是這個道理。就現階段廣大英語教師而言,在教學工作中要多體現一字勤字,在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勤于學習,勤于探索、勤于實踐;在知識上要追求一個“博”字,教師要掌握廣博的知識,為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滲透打下堅實的基礎,并最終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勞動。
三、教學過程對德育滲透的現實作用
1.教學過程可滲透的德育內容概括
初中英語教材中,學生可以接觸到的本國和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歷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禮儀、習俗風貌等知識可謂豐富多彩,這些知識可以細化為思維活動,如同意、幫助、邀請;情感態度,如喜歡、感激、愿望;道德態度,如抱歉、感謝、關心;社會文化,如介紹、問候、慶賀等多個語言功能項目,這些語言材料的學習,為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誠然根據初中英語新教材建設的基本構成,英語教學中可滲透的德育內容也因此可以做如下的概括:對學生進行包括熱愛黨和社會主義祖國,及增強民族自豪感的愛國主義教育;包括對學生進行明確學習目的,把學習提高到對社會責任感認識的學習目的性教育;包括對學生進行熱愛集體,正確對待個人與集體,增強集體觀念的集體主義教育;包括對學生進行懂得關心家人,學會尊老愛幼,團結同學,誠實守信,謙虛謹慎和良好的道德作風的文明道德教育。
2.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的方法體現
初中英語教學是英語學習的承接階段,尤其在初中的起始年級階段,其教學內容一般比較淺顯,多與學生的生活接近,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階段,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善于找準德育滲透的切入點和結合點,進行自然的滲透,切忌長篇大論。例如文明用語的滲透:“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Sorry.”等等,這些禮貌用語是學生學習英語接觸到最多的語句,我們教師要利用學生初中起始階段學好英語時的激情,創設真實的語言情景,在學生進行語言操練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又如在學習“How do you …”句型時,當學生們興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談論自己如何參與日常生活、如何和同學相處時,教師在要求同學注意聽別人發言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來認識什么是有意義的日常行為,從而懂得什么是合理的生活和學習方式,這時知識的講授、學生的交際練習,實際上成為德育滲透的載體,既促成了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達到了教育、教學融于一體的教學效果。
總之,我們教師要改變以往那種只抓學生成績的應試教育,忽視德育滲透的舊觀念,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大力提倡德、智、體、美等諸育共同發展,把強調教書育人的思想真正落實到英語教學的全過程。
(作者單位:江蘇平潮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