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月2日,在山東省國資委、煙臺市國資委的積極推薦下,《企業文明》記者在煙臺市國資委團委薛萍書記陪伴下,踏著開年的瑞雪,來到了座落在依山傍海的煙臺市西炮臺山腳下的冰輪集團公司調研采訪。
煙臺冰輪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由公私合營的13個手工作業的動力廠、機械小工廠合并而成。當冰輪人用自己的雙手生產出第一臺制冷壓縮機時,呈現在冰輪人面前的是一個嶄新的天地。在制冷產品和技術逐漸成熟后,擴大了生產規模,始終站在制冷空調業的前沿,冰輪公司也逐步發展壯大為技術裝備精良,開發能力先進,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布局合理的大型企業集團。
特別是1992年12月成立冰輪制冷空調集團公司后,公司先后與日本、美國、韓國等合資合作,建立合資公司8個。產品從一個產品發展到六大產品體系,從小工廠發展到三個現代化工業園,資產從10萬元發展到固定資產20億元。
多年來,公司堅持以科技為先導,在產品結構調整上堅持自主開發與引進、合資、合作相結合,形成了六大系列產品:在葛洲壩水電工程、首都國際機場、中華世紀壇等國家重點工程中屢屢中標的中央空調系列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工業制冷成套系列產品;農產品深加工領域的冷凍冷藏系列產品,成為中國最大的果蔬保鮮加工配套設備生產企業;年產塑料型材1萬噸、管材1萬噸、塑鋼門窗5萬平方米規模的塑料型材管材系列產品;還有燃氣型工業鍋爐、醫用高壓氧艙等等產品不僅暢銷國內,還銷往日本、韓國、俄羅斯、東歐、非洲、南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幾年企業規模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
這么多產品出自一個當初生產簡單機械零件的手工作業的小工廠,讓人不禁驚嘆這家企業創造力的強大。而能創造出如此驚人物質財富的企業,會有什么樣的精神財富相伴隨呢?
當見到煙臺冰輪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房本瑜,并提出這個問題時,房書記說,冰輪集團能從小工廠成長為大型企業集團,那就一定要從原來的老廠長張樸合說起了。隨著工廠的發展,當時的企業管理層因沒有像樣的產品而產生了危機感,老廠長親自到原機電部找部長要產品,定位為生產冷凍機。經協調派前蘇聯專家來進行技術指導工作,幾經努力生產出了成型的冷凍機樣機。全廠職工都非常高興,大家一致認為:自己一個小工廠能生產出像模像樣的高科技產品就很不容易了,有一兩個指標沒有達到也是情有可原的。但這時,張廠長對此非常不滿意,當著全廠工人的面說道:自己生產的東西要地道、好用,不然光有一個漂亮殼子有什么用?說話間,不由分說掄起大鐵錘,咣,咣咣,三下五除二將自造的機器砸了個粉碎。
這一錘砸出了冰輪人質量是企業生命的意識!
這一錘砸出了冰輪人氣壯河山打造品牌的骨氣!
這一錘砸出了冰輪集團公司誠信務實的企業精神,也砸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好的意識才能生產高質量的產品,高質量產品才能贏得用戶。
房本瑜說,冰輪的企業精神是在一輩輩冰輪人踏踏實實的工作中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冰輪集團的現任董事長于元波在1998年9月被任命為煙臺冰輪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時,便提出“營造競爭優勢,拓展發展空間,實施二次創業,把冰輪集團建設成為具有強大綜合實力的一流企業”的發展思路和奮斗目標,并在這一目標指引下,團結企業領導班子,通過科學管理,激活全體職工的創造力,鑄就了冰輪集團“二次創業”的輝煌。
冰輪集團獨具特色的“精確管理”體系,于2005年獲得山東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第十二屆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并被國家有關權威管理專家認為“是一項符合中國制造業客觀需要的管理創新”。房書記針對記者感興趣的話題,進一步地做了詳盡介紹:
冰輪集團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注意把企業文化建設與精確管理結合起來,進行以“七個精確管理”模式為主體和載體的企業文化再造和創新工程。精確管理主要包括精確設計、精確營銷、精確制造、精確質量、精確財務、精確人力資源以及精確信息化,涵蓋了企業運營的全過程。
精確設計:精確設計主導思想是把創新作為技術研發的靈魂,以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為目標,充分調動研發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方法,整合內外部資源優勢,開發具有國際競爭力并滿足細分市場需求的產品,以實現企業持續發展。精確設計流程的突破點是設計與制造和市場相結合,將人力資源、質量、成本與設計有效融合,提高產品設計的速度和質量。
精確營銷:建立并完善銷產存適時決策系統,使公司在生產經營全過程中既有靈敏的信息反饋能力又有滿足市場需求的運營機制,降低成本,控制資金占用,減少不合理的應收賬款,最大化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使銷、產、存各環節,人、財、物各因素,得到合理的控制和有效利用,最終實現同一個目標——讓用戶百分之百滿意。
精確制造:合理分權與授權,讓每一名員工既有一定的自我決策權,又相互制衡,通過上述措施,使生產組織體系由傳統的金字塔式結構轉為扁平結構,將剛性結構變為柔性結構,形成每個崗位應對環境變化的靈敏反應和自我提高。
精確質量:質量管理與企業運營有效融合,使之成為企業管理方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利用質量統計控制工具,把質量重心從降低差錯率轉向提高正確率以符合顧客利益。深化質量內涵,倡導質量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紀律;質量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哲學;質量是一種誠信,也是一種服務意識;質量是一種變革,也是一種團隊意識。質量表現為產品質量,更表現為工作質量、服務質量。質量管理不再僅僅是授權給質量部門進行管理的事情,它已融入了企業運營的全過程。
精確財務:一是建立成本控制優勢,實施二級成本核算;二是完善資金管理分析與管理制度,建立資金使用授權管理,以最低的資金成本滿足公司經營周轉和發展需要;三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做好資本運營,以較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回報,消除企業浪費環節,優化企業增值流程。
精確人力資源:尊重和關懷每一名員工,合理規劃員工職業發展,營造公平公正環境,讓大家在工作中感受到成功和成長的快樂,讓每一位員工都能感到與企業息息相關,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潛能;堅持人本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倡導系統觀念、全局觀念和協作配合、有效溝通,培育團隊精神。
精確信息化:信息化是將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現代管理技術與制造技術相結合,全面改造、整合企業流程和可控有效資源,以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等流程。
房本瑜說,實施精確化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把企業的愿景、戰略準確地分解到組織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人,通過運用團隊的集體學習能力,把企業戰略持續轉化成每一位員工的行動能力;就是準確把握客戶需求,為客戶創造增值價值;就是為客戶量身設計制造最適合的產品,提供最優良的服務;就是提供最優的投資方案和最低的運營成本;就是追求質量卓越;就是將最合適的員工放置到最合適的位置,讓員工快樂工作,享受生活;就是準確、高效地把信息化融入到企業管理的所有相關環節。
有一位著名經濟學家曾說過:企業文化是“長青樹”,是企業管理的“靈魂”,企業文化不抓不得了,抓了了不得。在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的21世紀,企業的文化力無疑將成為未來企業的第一競爭力。因此,冰輪集團積極建設區別于其它同類企業的特色文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今,冰輪集團已成為中國機械工業核心競爭力100強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銷售收入100強企業。
“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轍。”宋代詩人陸游在《月下作》中的詩句,把皎潔的月亮比作為“冰輪”,意在描繪其高潔鮮明亮麗的特色。煙臺冰輪集團在歷經了改革開放大潮的洗禮、進入全球經濟之后,給自己的企業取名為“冰輪”,賦予其更加絢麗多姿的深刻內含,喻企業猶如宇宙太空中那高懸的明月一樣,在全世界制冷王國的浩瀚星海中,去奮勇博擊,永立潮頭!
(責任編輯:羅志榮)